专栏名称: 北京发布
传递政府声音;提供服务资讯;倾听社情民意;回应社会关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  ·  近日择机出舱! ·  2 天前  
都市晨报  ·  徐州真要下雪了?最新消息! ·  3 天前  
都市晨报  ·  徐州真要下雪了?最新消息! ·  3 天前  
扬子晚报  ·  视频属实!官方通报:已立案!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北京发布

“砥砺奋进的五年”系列发布会|一起看教育、医疗、就业、住房、民政五年大变化

北京发布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6-15 18:12

正文

今天(6月15日)上午,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了“砥砺奋进的五年”系列新闻发布会。本场发布会聚焦北京市推进民生事业发展成就,市教委、市民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住建委、市卫计委等单位领导介绍了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现场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新闻发言人 李奕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李红兵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陈蓓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住房保障办公室主任 邹劲松

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委员、新闻发言人 高小俊

小布

今天的发布会可谓是重量级别的,发布内容涉及教育、就业、住房、医疗卫生等各方面。受到各路记者的广泛关注↓↓↓

访

发布会上有哪些精彩问题?是不是也有您想问的?小布为您进行了整理,一起来看↓↓↓


Q:近几年来,北京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去几年北京采取了那些改革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新闻发言人 李奕:


这个话题是过去五年北京市教委在推进惠民整体政策发展过程中最核心的一部分。在促进北京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过去五年打出了一个组合拳。这个组合拳紧紧围绕着老百姓,特别是孩子的实际获得,有效调整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包括资源的供给和服务的供给。有三句话,叫做大蛋糕、做好蛋糕和分好蛋糕。


“做大蛋糕”有几项,如通过扩大横向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学区制、集团化办学、一校多址,包括城乡携手到郊区办分校,使优质教育资源学位的总量得到有效扩大 。把蛋糕首先做大。


二是“做好蛋糕”。做大的过程中,还要特别回避一点,蛋糕做大了,质量下降了,在这个过程中,过去五年出台一系列确保质量提高的转型升级的制度措施。如学科改进,更加关注孩子在学科学习中科学动手实践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同时,针对学校短板,除了提供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课程之外,进一步扩展资源,实现高校办中小学,包括民办培训机构、其他有特殊教育资源的机构深度整合、合作,利用他们的优势把优质教育资源和服务通过政府购买和引入方式进入到集团、集群中。蛋糕在做大的同时,蛋糕的质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


三是“分好蛋糕“。特别是幼升小、小升初制度不断完善。在过去五年,形成两个招生的电子化系统,使得整个招生环节更加阳光透明和公开。让老百姓知道自己的孩子上哪所学校,怎么持续升学。同时,在中考高中的入学指标分配以及向农村地区倾斜等政策,使双增量的增长得以实现。 这种双增量既保证优质教育资源分配的均衡,也保证优质教育资源升学机会的公平。在高中入学中的统筹和指标分配体现在机会公平整体的配套上。


当然在做大蛋糕, 做好蛋糕和分好蛋糕的整体推进中,广大老百姓和学生实际获得的是一个学生得到的教育资源,不再是过去一所学校那一部分老师提供的资源,而是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优化教育资源的供给。学生可以消费到更多的教育资源。同时,孩子可以就近在本地完成九到十二年基础教育的消费, 而不用跨区来回跑。通过这样的机制,增强学生、 百姓家庭的实际获得感,使北京市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持续发展下去。总体上满足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持续消费 。


Q:在分级诊疗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能力的建设?

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委员、新闻发言人 高小俊:


以基层为重点,推进分级诊疗,是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的重要内容。北京市委市政府对加强北京卫生医疗的基层服务能力建设非常重视,截止到去年底,北京市有32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1668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有2789家农村的卫生室,整个北京市基层卫生服务的人员是36204人。这支队伍和这些机构在保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特别是满足百姓基本健康、社区卫生服务的能力方面,满意度方面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如何提高他们的能力或加强、推进分级诊疗,有这几件事需要做:一个是提高服务能力,二是增强服务的吸引力,三是加大保障能力。 


一要提高服务能力,首先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优质服务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的创建工作,特别是加强农村定向培养医学毕业生,鼓励大医院的专家,大医院的卫生资源下沉,还要开展社区卫生人员的培训,特别是要通过多劳多得,绩效考核,优秀优酬机制,提升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的积极性和能力水平。


二是增强服务的吸引力。主要是在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完善家庭医生团队服务能力,比如这次医改,有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了先诊疗后付费的诊疗模式,深受基层百姓群众的欢迎。因为过去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疗、付费同时进行。医改过程中,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17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先诊疗后付费的模式,百姓特别欢迎。另外,百姓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普通门诊的时候,60岁以上户籍已经是免费。医改以来,基层服务能力在提高,特别是基层的吸引力在提高,一级医疗机构门急诊量上升7.8%,老百姓到基层去,主要是吸引力在进一步提高。今后这方面的工作还要进一步加大力度。


三是加强保障能力,就是满足百姓在基层看病的需求。比如,现在实施了签约家庭医生的慢病患者,四类慢病患者可以享受到105种常用药两个月长处方的服务模式。同时要推进石景山和朝阳等区基层药品供应改革试点工作,比如石景山有关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配送药品由药品配送机构完成,特别是有的药房都是由药品配送公司完成服务,这种模式也是保证基层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的重要方面。同时在药品短缺、登记满足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让保障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Q:请问五年来北京市困境儿童保障工作情况开展得怎么样?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李红兵:


六一儿童节刚刚过,大家对儿童、对儿童福利、对儿童社会保障福利关注更多,恰恰是在前面五年,也是社会福利拓展的范畴。从“一二五”三个角度去判断这五年的基本发展。

第一个“一”,是去年北京市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强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这是对于北京统筹性的制度设计,从儿童监护,儿童救助保护,儿童福利保障,儿童工作体系方面明确了今后的基本发展布局和发展的要求。

“二”是两个体系的建设。一个是困境儿童的福利保障制度,还有儿童福利服务和保护体系的建设。对于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实际上从生活保障方面,按照儿童发展的福利定位在拓展范围,提高标准。在医疗保障方面,着力解决孤儿弃婴和无人抚养儿童看病难、费用高、报销难的突出问题,建立残疾儿童护理补贴制度。实施婴幼儿重大疾病和意外伤害保险补贴制度。 同时,为了能实现这些政策的落地,正在构建包括区级的指导中心,街乡镇层面的儿童工作站和在社区、村里的儿童辅导员等儿童服务和保护体系。

“ 五”是五个专项制度。一个是规范家庭寄养的制度。这五年进一步规范,主要量化寄养家庭条件的审查指标。另外是完善困境儿童的医疗康复保障政策。三是孤儿成年后的社会安置。建立了安置的相应办法,包括每人一次性15万元的安置补贴,包括在生活就业方面的综合帮扶,这些都是整个系列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四是打拐解救儿童,这个阶段的孩子能够享受相应的政府支持和社会关注。五是对困境和留守儿童的救助和保护。包括对监护人制度方面的发展,北京更加注重在源头的预防和应急处置,评估帮扶和干预的基本救治。


Q:去年,市人力社保局就发布消息,今年将整合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形成新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目前这项工作的进展怎么样了?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陈蓓:


城乡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是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这个重要任务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之中明确提出的,同时也是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城乡一体化服务扶持体系建设一个非常重要的层面。对于这项改革,社会面上是非常关注的。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不断地在加大城乡一体的医疗保险改革力度,有这么一个推进的时间进程表。一个是去年8月份,完成了城乡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的并轨改革,也就是说,新农合的保险统筹在人力社保部门经办服务体系下,统筹实施制度的设计和管理。是去年8月份就做好经办机构的并轨的工作。在经办机构并轨以后,特别加强了两个制度体系的深入调研,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本着平稳衔接、公平设置,可持续衔接的原则,不断地找原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保险两个制度的科学设置的最大公约数。

今年一月份,推出了两项制度在三个层面的统一设置。一个就是门诊层面的政策统一设置,原来在筹资比例、保险比例上都不一样,今年一月份推出城乡医疗保险在门诊设置上的政策统一设置。第二个层面就是推出了城乡医疗保险封顶线。第三个层面是在大病保障制度上,实现统一统筹设置。 目前这项工作按照时间计划推进表,正在紧锣密鼓地抓细抓实,不断深化落地。将在七月份启动186.2万人的,就是原来新农合农村保障对象医疗保险卡的信息采集。9月份完成首次城乡医疗保险统一资金筹集。到年底之前,实现186.2万原来新农合的保障对象,也就是原来参加新农合的农民医疗保险持卡就医。同时,在城乡医疗保险制度的整合上,要完成六项制度的统一,一个就是在参保范围上,二是在筹资比例上,三是在医保待遇上,四是在医疗定点上,五是在用药医保目录上,六是在基金上,要实现全面统一。在年底之前,实现六统一的基础上,完成城乡一体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使186.2万名新农合的参保人员要实现持医疗保险卡就医。


Q:一段时间以来,在公租房和自住房项目中拿出一部分房源,面向新北京人分配。请问这个政策是什么考虑,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住房保障办公室主任 邹劲松:


介绍六个方面的考虑。第一,为什么对新北京人实现专项的配租配售。一是中央有要求,党中央国务院的文件提出各地方政府在解决本市中低收入住房困难的同时,还要把新就业无房职工和符合一定条件的外地职工纳入保障范围,事实上这些年北京市在解决本市中低收入的同时,也要求各区各个产业园区、功能区都出台相应的人才公租房办法,已经把一部分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新北京市民纳入保障范围,大概有一万多人。今年4月份对新北京人实行专项分配是贯彻中央文件的具体举措。


第二,新北京市民对北京有贡献,在北京市2170余万常住人口中,新北京市民占37.2%,庞大的新北京人为北京的城市建设和管理做出很大的贡献。他们的身影活跃在各个行业,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智慧、鲜血和汗水共同建设伟大的首都,应该对他们的贡献予以尊重和认可,把他们纳入住房保障的范围就是体现了这个城市应有的包容度和温度。 


第三,也有人会说,你们现在把新北京人纳入住房保障专项分配范围,是否对和疏解非首都功能有冲突,我认为不会。因为对新北京人申请保障房都还是有严格的条件,根据首都城市功能的定位,首先要符合限购条件,也就是五年的社保,还要在北京稳定的就业,而且所从事的行业不能和北京的禁限产业目录相冲突。


第四,也有一些老北京人担心,是否会抢我们的蛋糕,我觉得不会。主要把蛋糕做大,让新北京人、老北京人共同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首都社会发展的成果。市政府已经公布未来五年的供应计划,未来五年一共有150万套,其中自住房25万套,大家都共享改革的成果,蛋糕做大。我觉得老北京人和新北京人携手共建美丽的首都。 


第五,这个制度要坚持。最近进行专项分配试点,要长期坚持下去。 


第六,这个观点要在实践中进一步优化。比如,应该考虑对北京的贡献程度,进一步优化准入条件,可以和积分落户制度相结合。另外分配方式,除了公开摇号,应该对特殊人才实现专项分配,定向分配等。


小布

想知道今天的发布会还有哪些重要内容?敬请关注小布接下来发布的微信内容。


一起来看,这五年间,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