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苍龙生活号
「麻辣娱投」是微博签约财经自媒体、界面JMmedia联盟自媒体,由清华北大文化产业研究教授与资深文娱商业记者团队共同创办,聚焦文化产业,纵深泛娱乐细分领域报道,更多的发掘与更远的探险,使我们得所遵循。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海证券报  ·  强势翻红 ·  13 小时前  
上海证券报  ·  腾讯游戏宣布:全面升级 ·  昨天  
李楠或kkk  ·  考虑到 elon musk 发布了 ... ·  2 天前  
烂板套利  ·  人形机器人,具有唯一性的7家公司 ·  2 天前  
烂板套利  ·  人形机器人,具有唯一性的7家公司 ·  2 天前  
证券时报  ·  售价217.7万元!飞行汽车起飞!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苍龙生活号

《陈情令》的爆火,不是大IP的影响力,而是大屏幕的坚守

苍龙生活号  · 公众号  ·  · 2019-07-05 22:12

正文

文/陈子良


6月27日晚八点,根据墨香铜臭小说《魔道祖师》改编,由王一博肖战主演的网剧《陈情令》于腾讯视频全网独播,开播仅一周,已经显露出小爆的趋势。 微博#陈情令#话题阅读量达16.7亿,讨论突破335万,据珞思影视研究组联合艾漫中国娱乐指数打造的“珞思热榜”显示,虽然上周四才上线,《陈情令》就在6月第5周剧集讨论量排行榜中遥遥领先,讨论量比第二名多出近4倍。



与此同时,新华社与人民网两大党媒和央媒也同步发声,新华社发文《〈陈情令〉: 以侠义初心铸就理想信念》,人民网海外版发文《展示中国元素,传递文化自信,〈陈情令〉书写国风之美》。 这样的口碑加上党媒们的发声站台,《陈情令》的出品方终于可以松了一口气,押宝同人耽美题材,尽管是“钢丝上起舞”,但是这支舞,终于是成了!



1


起点、晋江双双被查,网文圈里人人自危,

同人耽美题材的《陈情令》却逆势而上


5月21日,北京市扫黄打非办公室牵头组织的一次联合检查,矛头直指网文圈,一夜之间,起点平台上作品数量从123万本删到17万本,未下架的书籍也有多章节被删除,原文中的部分敏感词被全部“和谐”,堪称整个网文圈近年来最为严格的一次整顿清理,同人耽美类的网文更是整顿与清理中的重中之重。



与网文联系紧密的下游影视产业最易受到波及,圈内人担心更加严厉的一波针对影视作品的审查工作即将到来,一时间风声鹤唳,人人自危,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而《魔道祖师》原著中最令粉丝津津乐道的就是魏无羡和蓝忘机两位美少年的同人CP,将这样的原著改编为影视作品,在当下这样严格的审查环境下顺利过审上映,而且还能收获一篇赞誉之声,《陈情令》是怎么做到的?



就目前已经播出的十四集来看,《陈情令》采取了两个办法,一是适当改动弱化原著中的敏感内容,二是放大呈现出更多优质元素。 在弄清楚剧组是如何做好这两点之前,首先需要明确一个问题: 网文IP类影视作品,受众是哪些人?


2


更强的吸金能力与引流能力,

决定了影视作品在原著面前的强势地位


网文题材类的影视作品,粉丝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原著粉,一类是演员粉,还有一类是正常观看影视作品的“路人粉”,这三类粉丝中,最好“说话”的是演员粉,由于对Idol的喜爱而爱屋及乌的认可影视作品,最不好“说话”的则是原著粉,在先入为主观念的影响下,加之对原著作品的高忠实度,原著粉往往摆脱不了原著的束缚和桎梏,用一种批判和审视的眼光看待影视作品,一旦站在这样的立场上,对于影视作品和原著中不符的改编内容也就抱以更多的负面评价,甚至掷出激烈的言辞,将原著和影视作品放置于“势不两立”的对立面上。



而人数最多的粉丝群体,则是“路人粉”,他们没看过原著,对演员也没有过度的好恶,左右她们是否看剧的唯一要素就是影视剧的质量, 而只要大多数人满意,只要市场肯定,这就是一部好剧。


大热IP和影视剧之间的关系,绝不是平等关系下的互相成就,除非像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一般,原著本身的艺术魅力拥有凌驾于任何改编影视作品本身之上的地位与广大受众的肯定,否则在影视行业这样一个重资本投入的行业内,商业价值和变现能力直接决定市场地位,一部影视作品,只要能够赢得口碑,甚至不需要口碑而只需要得到流量,那便是市场规律下的成功影视作品。


3


大改剧本,不是重压下的断臂求生,

而是对大屏幕的负责与执著


《魔道祖师》原著中是双男主CP的感情主线,两个高颜值的男主家世相近,性格互补,也有众多暧昧的感情戏份,这样的感情戏是众多“腐女”粉丝的最爱,却难以令更多主流价值观念的观众接受,所以编剧将双男主CP的感情戏弱化,改为“双男主+一女主”感情戏,使得整个作品更加符合主流价值观念。



感情戏份的调整引来了原著粉的声讨,去年十一月份,温情加戏的消息被披露,立刻引来原著粉们的口诛笔伐,“本应该见光死的女配被强行加戏到六十集,垃圾新湃传媒”,更有人爆出女主饰演者孟子义“携资进组”只为加戏的负面消息,《陈情令》官微及本剧的制作方新湃传媒微博下被魔道粉们彻底攻陷,狂热的粉丝们以一种非理性的谩骂方式肆意表示着他们对原著情节改动的不满,“垃圾新湃传媒,快点倒闭吧”这样的评论在新湃传媒微博下层出不穷。



面对来势汹汹的原著粉,总编剧兼总制片人杨夏及新湃传媒选择了最高傲的回应——沉默,不发声、不辩解,不辟谣,杨夏直接表示,上映之时,我们用作品回应。


即便在《陈情令》爆火之时,杨夏还是坦然的表示,如果是原著死忠看这部剧的话,剧情上可能会有点小失望。


但倘若不对原著中的敏感内容进行删减并增加更多的男女感情戏份,《陈情令》势必会受到主流价值文化的质疑与排斥,甚至都无法在今天严格的审查环境下过审。


将原著中的敏感内容进行改动,从而使整个作品更加符合主流价值观念,也更加符合大屏幕, 在原著粉们看来,这或许是一种向主流价值观念的妥协与退让。


但实际上,这更是一种坚持,坚持影视作品的标准与原则,坚持对主流受众审美的负责,坚持文化与价值观念的正面输出。


这是影视作品在自己行业内的一种坚持。



就像《媚者无疆》的出品人徐纪周所言,“越迎合就越会被抛弃”,没必要为了这一小群人牺牲更广泛的观众群。 脱胎于文学IP类的影视作品,还是要坚持影视圈的标准与原则。


换言之,二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走上大屏幕的影视作品汲取文学作品中的优质内容,而不是受制于原著而一昧还原。


4


将深度优质内容多元化发掘,

具化网文中的唯美意象


《陈情令》成功的另一大原因,表现在意象的重塑上,挖掘出原著中的优质内容,以极强的表现张力为观众呈现在大屏幕上。


视觉上的古意和听觉上古韵都体现出满满的“东方美学”,贯穿于配乐、服装、布景、特效、配音当中的中国元素各具有亮点而又融为一个高度统一的整体,这种剧情之外的美学艺术带来的感官冲击力是巨大的,配合剧情的层层推进也会带来更强的感染力。



几大家族的发源地不同,整体的视觉效果就全然不同,姑苏蓝氏位于江南,外景就是湍流秀竹、云遮雾绕的峻雅清丽之景,内景则是细格窗棱,轻纱帐缦。 清河聂氏据山依险,外景就是险峻山峰,兽骨图腾直挂于绝壁,内景则是黑灰色调为主,灯光幽暗,露出粗犷肃杀之气。


伴随着剧情的推进,五大家族之间镜头切换,宛如一幅恢弘唯美的古风画卷徐徐展开,连人民网都“点名表扬”《陈情令》: 展现国风之美。




在原著中挖掘出尽可能多的优质元素,进行重塑和再现,这是一次全新的“二次创作。


因为文学作品中的场景描写更多是一种交待说明或是对情节的推动,而在影视作品中,一切的场景都是剧情展开的基础,也能最直接的感染观众,这是一种将意象转化为具象的还原过程。


将文学IP还原为影视作品,就需要将作品中的其它优质元素进行放大和强化,释放出更多的美学元素,这是一个打碎分散的过程,将观众的关注点从作品本身的主旨题材分散到更多的优质元素上,也是一个重塑集中的过程,将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影视作品构建出的一个全新艺术环境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