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沥金
沥金是一家数据驱动的消费创投平台,凭借深度观点、智库研究和高效链接,赋能消费相关方,助力行业快速成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教育之江  ·  之江夜读 | ... ·  11 小时前  
苏州新闻  ·  提醒!苏州开学时间来了 ·  3 天前  
苏州新闻  ·  提醒!苏州开学时间来了 ·  3 天前  
京九晚报  ·  商丘等河南各地开学时间来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沥金

塔斯汀涨价,年轻人集体回归华莱士

沥金  · 公众号  ·  · 2024-11-05 18:11

正文



谁能想到,2024年塔斯汀接走华莱士的棒子,成为了新一代“喷射战士”。


曾经的华莱士以食品安全问题闻名,“吃了立喷”套餐让人闻风丧胆,但今年不仅在福州烟台山开了全国NO.00001独栋大店,还邀请了范丞丞当代言人,把品牌整高级了,吃起来倍有面子。


角色对调,中国汉堡塔斯汀曾经以质价比出圈,如今却深陷“生肉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塔斯汀生肉的投诉高达118条,说明这完全不是偶然事件,品控是真有问题啊。


华莱士首店 & 塔斯汀生肉投诉 图源:小红书 & 黑猫投诉


不仅如此,塔斯汀似乎混得越来越差了。


产品偷摸涨价,外卖平台上¥19.9的翅桶涨到¥22.9,曾经¥7一个的汉堡变成¥28.9两个,单点还不配送;扩张速度也放缓了,2022年新开门店2316家,2023年新开门店3772家,截止2024年10月仅新开1917家门店。


咋一样做汉堡,便宜的华莱士红红火火,贵点的塔斯汀反而越活越回去了?


难道消费者唯爱明目张胆地喷射,不爱偷偷摸摸的窜稀?



塔斯汀:猛打差异化

强占空白带


曾经的塔斯汀靠两个策略,脚踩华莱士,手撕麦当劳。


第一,是融会贯通,与众不同,猛打差异化。


从产品角度看,西式汉堡无非就是两片面包夹点馅,自古以来大小品牌都是如此;中式肉夹馍无非就是两片烤饼夹点馅,自古以来大小摊位也都是如此。


而西式汉堡称霸快餐界,中式肉夹馍称霸小吃一条街。


于是聪明的塔斯汀将汉堡和肉夹馍二合一了,将面包替换成中式烤饼,独创了手擀现烤堡胚,麦香+嚼劲,狠狠拿捏住了消费者。


塔斯汀现烤堡胚 图源:网络


此外,还在馅上下了点中国功夫:北京烤鸭堡、梅菜扣肉堡、醋香里脊堡等等,完全打破了西式汉堡的口味局限,也成功出圈。


从定位角度看,塔斯汀的品牌口号经历了三次变迁,从2020年的“中国汉堡领潮者”,到2021、2022年的“我们只做手擀中国堡”,再到2023年至今的“中国胃,中国堡”。


消费者对塔斯汀的印象也经历了三次变迁,从对中国汉堡=塔斯汀的初印象,到进一步了解,塔斯汀=手擀中国汉堡,再到对塔斯汀倾注了一些中国人中国堡的特殊情感。


于是围绕着中国汉堡的差异化定位,塔斯汀稳稳地下好了占市场,促增长,抢存量的三步棋,和消费者牵手成功,走上通往幸福的道路。


第二,是取长补短,一箭双雕,强占空白带。


肯德基麦当劳是快餐界爱马仕,口碑、地位摆在那,想不开才去比;华莱士是快餐界拼多多,价格、市场摆在那,想不开才去比。


于是聪明的塔斯汀卡位肯麦和华莱士之间的空白价格带,成功做到买起来比肯麦容易,吃起来比华莱士有面子。


这下市场大大的:一二线城市的白领们当然愿意在不丢人的情况下少花几块钱买个堡,三四线城市消费者也不排斥多加几块钱尝尝高级点的堡。


塔斯汀就这么找到了市场空隙,靠着优秀的质价比,拿下这场“堡”卫战。



华莱士:不嫌你穷

别嫌我脏


县城堡王华莱士,那么久了都没有替代品,谁学谁倒。


成名作是123活动:可乐1元,鸡腿2元,汉堡3元;出道这么久了也不忘初心,常态化的7.9元2堡,加点钱还能买到快餐八件套,29.9元拿下4堡3小吃1可乐。


华莱士123活动 图源:网络


300块都能在华莱士办场婚礼了,所以它咋赚钱?一样是靠两个策略。


第一是成本控制,把华莱士打造成新型快餐食堂。


门店面积要小,还要统一采购、统一装修;单品也要减少,这样子出餐才快;原材料那更不用说了,鸡胸肉代替鸡腿肉,味好美代替亨氏;至于品控管理,初代喷射战士岂非浪得虚名?


不过即使在方方面面的成本压缩下,能挤出的利润空间也是微乎其微,所以,华莱士只能靠极速扩张来放大规模叠加利润。


所以万店计划正式启动,对于这些门店,从各类餐饮设备,到餐具托盘,再到原材料,均由华莱士品牌统一提供,那么在采购量巨大的情况下,进货成本自然低上加低。


第二是利益捆绑,把华莱士门店模式玩成股票。

华莱士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合伙人模式,员工入股以外,供应商、房东、装修公司也都拉来做合伙人,利润共享,大家从此变成一条绳上的蚂蚱,这不得为了自己的钱包猛搞业绩。


把门店“外包”出去后,华莱士品牌并不抽成,而是在其中扮演了一个中间商,向供应商采购原料、设备,再销售给门店。


至此,华莱士靠着极致的性价比,业绩迎来火箭般的飞升,真正实现了万店计划,彻底吃掉下沉市场的蛋糕,企业营收从2018年的23.26亿元,飙至2023年的88.19亿元。


谁说这汉堡脏啊,这汉堡太香了。



没有自建供应链

容易玩完


接开头,今年的塔斯汀不行了,不仅新开门店放缓,甚至微信社区运营也出现了停运的迹象,咋回事呢?


首先是自身问题,食安+涨价。


塔斯汀一向以中国汉堡自居,并且是靠质价比上桌吃饭的,但今年频繁出现的食安问题,让品牌口碑迅速崩坏,汉堡品质断层下滑,这种情况下,产品还偷摸涨价,消费者很难不大失所望。


消费者选择塔斯汀本就是因为它品质胜过华莱士,价格低过肯和麦,生肉+涨价直接把两头雷都踩了,既然一样令人窜稀,干嘛不吃便宜的华莱士?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