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净宗18
我是净土宗,我是净宗,这里是净土宗【净宗18】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架构师之路  ·  你的提示词根本只是在浪费算力,能让deeps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净宗18

精要摘录20 |《净土宗概论讲记》

净宗18  · 公众号  ·  · 2020-10-14 11:52

正文






《净土宗正依经典》


总分四节:

第一节《正依经典之意义》,主要讲能依的规则。正依经典怎么依,按什么样的规则依准,这是第一节给我们的启发。


第二节《净土三经》、第三节《三经关系》、第四节《三经先后》,这三节都是讲所依经典,依什么经典,是什么内容。《净土三经》是直接表述,《三经关系》《三经先后》是补充说明。


所以这四节分为两大类:一是能依规则,二是所依经典。


正依经典之意义


(1)正依地位


建立一宗教义所根本依据的经典,称为正依经典。

 

这一句是说明正依经典在整个一宗范围内的地位,是“建立一宗教义所根本依据的经典”。它不是泛而论之的,而是有着不可动摇、不可替代的地位。这种地位决定了我们要对它依奉。


(2)依奉规则


“正”是纯、专,与“旁”相对,是统摄义;“依”是用,与“不依”相对,显简别义。于佛说一切经中,既然选择所宗,必然有所依、有所不依;于所依经中,也有正、旁之分,根本依据者为正依,辅助依据者为旁依。


我们学佛,讲经典肯定是指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就净土宗来讲,有的经典是在正位,其他的就在旁位。所有的经典都拿来立宗,这不可能。立宗就有所依的经、法,依哪个宗,修哪个法门,必然有所选择,修净土当然以净土教法来讲解净土经典,学禅就依《金刚经》《楞严经》等等,一定要有选择。所依经可能是一部,也可能是两部、三部或者四部。


正依统摄旁依,余经所说与正依经矛盾时,依正依经典为准。


“依”有两种含义,一个是依据,一个是依准。这是有标准的,当别的经典与正依经典发生矛盾时,怎么办?有办法会通就会通,没有圆融智慧就不要会通,就依据正依经典。


正依经典这种观念有必要深入,一定要坚固。因为我们一切修学都是依正依经典来的,如果没有这个概念,可以讲根本就没有入净土宗,没有入净土门,在那里左右飘移,脚底下是浮萍,没有根。根,一定要扎在这正依三部经里。


思考题


(1)“依宗判教”与“依教立宗”


“依宗判教”和“依教立宗”这两个名词,大家以后看教理会经常看到,所以把它们列在这里。“依宗判教”就是依宗派的立场来判释一代佛教,比如净土宗判圣道门、净土门;“依教立宗”的“教”是指宗派所特别依据的经典,比如净土宗就是依据净土三经来建立这一宗,“教”就特指净土三经:它们有互为一体的关系。


(2)三依


三依的典据出自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是解释天亲菩萨《往生论》中“我依修多罗,真实功德相”的“依”字。他提出三点,“何故依”“何所依”“云何依”,非常简略,非常具有纲领性,特别有远见。如果以净土宗的立宗体系来看,这“三依”就已经包括全面了。


“何故依”就是教相判释,就是我们为什么依净土三经:通过教判,说明为什么要学净土门,为什么要学他力易行道。通过教相判释来解决“何故依”的问题:为什么依这个?这就是解释依的理由。


“何所依”,依据的是什么,就是第三章讲的“正依经典”。


“云何依”,怎么来依,就是第四章讲的“相承论释”。不是自己说依什么经典,一定要有传承的来历,相承论释里讲得很清楚——怎么安心,怎么起行,证什么果位。


这就是“三依”。


净土三经


正依经典与旁依经典

  


(1)正依


净土宗正依经典有三部,称为“净土三经”,即:


《佛说无量寿经》(简称《无量寿经》或《大经》)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简称《观无量寿经》或《观经》)


《佛说阿弥陀经》(简称《阿弥陀经》或《小经》)

这里就列了这三部经典。在这之前有一段文,这段文主要说了两件事:


第一,说明净土宗正依的经典只有三部。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有针对性、启发性的。


第二,说明旁依经典甚多,讲到极乐世界的太多了,有二百多部经论。


正依经典为何只有这三部,不能多一部吗?不能少一部吗?这三部有正依的理由。


三经皆专门、纯粹讲述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净土之事,不杂其余,故为净土宗正依经典,善导大师称为“正行、专依、往生经”。


这三部经之所以被列为正依经典,有这样三点:纯、专、不杂。把一大藏教所有经典翻开看的话,这三部经完全符合这几个条件,因为是正依,就要纯,就要专,就要不杂;其他的都不符合这几个条件。所以,“善导大师称为‘正行、专依、往生经’”。


(2)旁依


兼说阿弥陀佛净土之经甚多,皆为旁依经典,如《华严经》《法华经》《首楞严经》等,《观念法门》亦列举“六部往生经”。


为什么是旁依呢?“兼说阿弥陀佛净土之经甚多,皆为旁依经典”。旁,就是兼说,不是专门说,也就是说,这部经有它本来的宗旨。比如,《楞严经》里有《念佛圆通章》,但它的宗旨本身不是专讲念佛的,不是以专门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为经宗的;它以首楞严定、怎么修行破五阴作为它的经宗。


释迦牟尼佛在很多经典讲其他法门的时候,念念不忘阿弥陀佛的本愿、极乐净土,一定会旁涉到极乐净土。这时候他所讲的力度、所照顾的摄众面是不一样的,所以不可以把这一段当正依,但可以引为旁依。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