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杭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杭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官方公众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安徽商务  ·  新春看大戏 市集也精彩 ·  昨天  
钱币头条  ·  大年初五,这些习俗有讲究! ·  昨天  
天津广播  ·  快看 | 大年初一,怎么拜年更合适?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杭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立春 | 和风含心意,春来万物生

杭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 公众号  · 传统文化  · 2025-02-03 09:55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介绍了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包括其历史背景、自然界特点、风俗活动等方面。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标志着冬季结束,春季开始。

文章详细阐述了立春的历史背景,包括其在传统农耕文化中的地位和重要意义。

关键观点2: 立春自然界特点主要是万物开始复苏。

文章描述了立春时节自然界的变化,如虫类苏醒、河冰融化等。

关键观点3: 立春的风俗活动包括糊春牛、迎春、打春牛等。

文章介绍了这些风俗活动的起源、做法和意义,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正文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时为立春。立春标志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

在自然界,立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万物开始有复苏的迹象。


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

立春,在自然界,最显著的特点是万物开始有复苏的迹象。时至立春,在我国,北回归线及其以南一带,可明显感觉到早春的气息扑面而来。立春五日后,蜇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中国古代一些著作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

一候·东风解冻


二候·蜇虫始振


三候·鱼陟负冰


立春五日后,蜇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

糊春牛这项风俗活动是在立春前开始进行的,按传统的做法,聘请纸扎能手好匠,精心制作春牛图像。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

鞭春即打春牛,亦称“鞭春牛”“鞭土牛”,立春日将泥塑春牛打碎,这是农耕文明时代的遗风。通过打春牛之俗,提醒农人,春天已到,应该不违农时,及时播种谷物,祈愿一年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供稿:行政与综合管理部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