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悦网美文日赏
美文日赏,每日一次的阅读之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周刊  ·  强烈建议所有人都去培养“差生心态” ·  19 小时前  
三联生活周刊  ·  这部春节档预售第一的电影,为何后续乏力? ·  3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中国书法,美!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悦网美文日赏

“你已成功加入穷亲戚群”

悦网美文日赏  · 公众号  · 杂志  · 2019-02-13 20:30

正文

作者:Jenny乔

来源: Jenny乔

ID:Jenny-Qiao-Love

01

虽说春节刚放完假,但过年期间谁也没闲着,一个个都很疲惫,不过也有些人,精神饱满、欢天喜地地冲回北京。


我一个90后同事说,新的一年给自己立了flag: 不管多难,发誓要留在北京。


问她原因,是跟亲戚们吃团圆饭时受了刺激。


去年老家占地,一个亲戚分到了七位数的拆迁款,常年月薪三千,hold不住一夜间身价百万,飘得找不着北。


别看往年聚会不爱讲话,今年刚一落座,就把远亲近邻数落一遍。


表弟留学归来,学业有成,但遇上了就业寒冬,他说:“读再多书,看来也没用。”


小姑最近愁孩子上学,买不起学区房,上不起私立,他说:“没钱就别富养孩子。”


看同事还是单身,他说:“你一姑娘家,没事别总往大城市跑,老家现在都拆迁了,找个能养你的不难。”


往年的聚会话不多,今年据说画风突变,开着新提的宝马,还坚持要买单,都说伸手不打出钱人,可这个出钱人太招人烦。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上一秒刚吹完自己腰缠万贯,下一秒为了两块钱,和服务员吵翻天。


逼得同事忍不住骂街: 我能忍受北漂十年的苦,受不了和亲戚吃上一顿饭。


听同事说,自打这人发财了,愿意搭理他的人越来越少了。愁坏了他老婆,说没想到,有钱的日子也没多好。


不得不说,现在的人都太精明了,言为心声,老早就从你的一言一行里,看出你骨子里的穷,却从来不告诉你,你已经成功加入“穷亲戚群”。

02

有人说自己不是暴发户,有稳定高收入,绝不是“穷亲戚”。


但想入群,无关收入多寡,只要冒出穷酸气就够了。


前两天,“半吊子亲戚爱教训人”上了热搜。



一句话说进年轻人的心坎里,有人说自己刚领教完,亲爹就这样;有人恨不得截图发朋友圈,给亲戚们看看;还有人直接反击,被上了女德思想课以后,反手就是女权知识普及。


最让人忍不了的是亲戚使出“为你好”的杀手锏,说到你没脾气:



其实,年轻人最希望成长的路上有人带。但尴尬的是,大部分喜欢给你讲道理的人,多半也没多大出息。


他们只是拿出自己在“随大流”年代的生活体验,推己及人,来judge年轻人的生活:


“工作这么不体面,一定混得挺惨吧。”

“这么大岁数不结婚,不是有什么毛病吧。”

“月薪3000,还去参加什么同学会。”


只要晚辈跟他们活得不一样,就是错,一定要批评教育一番才能安心。


过年的时候,一个老铁因为没拿到年终奖,被他叔叔训了,说他性子太浮,要“沉下来”,跟同事得搞好关系,对领导要言听计从,引经据典讲一堆大道理。


老铁实在听不下去了,就问了他叔一个问题:


“我今年开始带团队,自己技术水平过硬,还有经理的背后支持,可是手下的五个员工不配合,有人是猪队友,有人是职场巨婴,管不住队员,项目进展不顺,该怎么办?”


叔叔一句都没答上来,连问题都没懂。


许多长辈都不明白,只有可借鉴的成功经历才叫作经验。


就像罗胖说的: “做事的人和搞评论的人,完全在两个世界。”


可是,不难发现,越是没见识的人,越爱给晚辈送人生经验,因为实在拿不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03

犹太人有句话,我特别喜欢: 无论多穷,都要往富人堆里扎。


于是,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活得特明白,把远离身边的穷人,当做毕生目标。


但一个人是不是穷,其实并不是看眼前,而是看未来。而一个人的未来,都在他的见识里。


关于见识,互联网公司Hulu全球副总裁诸葛越有个精辟总结:“见”是对外部信息的吸收,“识”是一个人的内在思考。


人如果不主动去“见”世界,就无法跟上时代。但只输入信息,不会思考,一样会暴露出没有见识。


所以,短视的人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永远活在自己的认知里。


前几天,看了一个新闻,今年寒假,厦门大学一个大一新生带了一箱子书回家,引发热议。



他身边的同学说,这个男生从高中起就是学霸,带书回家是想预习下学期课程,要向他学习。



但网友们却说,这男孩是在装努力,调侃他“太年轻,还不懂得书拿回家也不会翻开的道理。”


从这种反差里,你就能看出来,这两种人的未来在哪里。


我有个闺蜜是做线上教育的,早已习惯了全年无休。春节黄金周,她趁有空处理工作文件,被亲戚们看见以后,对她冷嘲热讽,说难怪她到现在还嫁不出去。


“过年还工作,是想钱想疯了,在北京又买不上房子,还死撑什么。”


说这话的人,女儿待业在家,打着一朝嫁给有钱人的算盘,迟迟未能如愿。她爸妈这两年有点着急,不管听说谁家女儿有本事都有怨气。


这是“穷亲戚”们的通病: 见不得别人好,还见不得别人努力。


过去,大家一起受穷,他们早已认定“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如今身边人靠打拼实现逆袭的事实摆在眼前,才明白自己吃了不肯努力的亏。


身穷,穷一时,眼穷,穷一世。


今年的春节过完了,大家告别家乡和亲人,回归职场。


其实仔细回想一下,具有“穷亲戚”特质的同事也大有人在,有些人擅长给别人挑刺,但让他做,他也做不了多好。还有有些人自己不上进,但看你加班就diss你装蒜。


遇到这种人,不必纠缠,但有多远躲多远。


当然也要以人为镜,时刻提醒自己,勤勉谦卑,别一不小心成了别人心里的穷人群成员。


作 者 简 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