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经旗舰
每日一更原创内容,带您扬帆驰骋金融之海。(刘鹏程Sai.L)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财经网  ·  微博:暂停张兰账号的直播功能 ·  23 小时前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财阿星 ... ·  昨天  
有限次重复博弈  ·  欧洲各国依然在运作的最古老公司,有个小伙子说 ... ·  2 天前  
计量经济圈  ·  重磅: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经旗舰

2018.10.16 A股的“春天”在哪里?

财经旗舰  · 公众号  · 财经  · 2018-10-16 23:03

正文

10月14日,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刘士余来到中信建投证券公司北京东直门南大街营业部,与私募基金和个人投资者代表展开座谈,倾听一线投资者对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稳定的意见建议。

并在座谈中表态“春天已经不远了”。

但是本周一和本周二的市场走势,并没有出现任何“春天”的迹象。

周一上证指数在周五单日反转,周末外围股市回升以及证监会主席表态的情况下,

居然连小幅高开都没有做到,而是平开之后一路走低,

而周二的市场走势更加惨淡,上午的回升只坚持了不到一个小时,之后就再次泥沙俱下,甚至跌出了近期的新低——2536点。

创业板指数更是破位大跌2.68%,盘中最低点位到了1210,距离1200整数大关仅有10个点。

虽然最近两年创业板指数的走势一直是三大指数中最弱势的一个,但是年初甚至的年中的时候,大家对创业板指数的预期都没有现在的实际情况惨,大多数投资者觉得创业板指数跌到1500点左右就已经是极限了。

而如今,创业板指数不仅跌破了这个大多数投资者预期的极限,还在这个基础上又跌了近300点。

很多投资者最近都在问,市场到底是怎么了?难道“救市”也挽救不了市场的疲弱态势了么?

其实不是“救市”也挽救不了市场的疲弱,而是目前的所谓“救市”从诚意上和力度上都远远不够。

我们逐条来看看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发生的所谓“救市”措施。

首先是 证监会组织调研企业融资 下周没有 IPO发审会安排

看到这个消息,很多投资者都误以为下周不发IPO了,觉得周一可能有戏。

不过,好戏没有5分钟,证监会又发了一条消息:

证监会 核发2家企业IPO批文 ,拟募资不超过9亿元。

因为大多数普通投资者不了解,发审跟核发新股之间的区别,

所谓通过发审,通俗的讲就是证监会认为一家企业已经到达了所以关于上市的要求,

进入核发排队序列,等排到了号就可以上市发行了,

而核发就是给已经过了发审的企业安排上市时间,

因为已经通过发审的新股池里面仍然有几百家公司在等待上市,

所以即使证监会一个月都不开发审会,都不会影响这些公司的上市节奏。

同时,大家应该注意到,证监会下周暂停发审的原因——是去调研企业再融资,

对于这次调研,官方的说法是:

提高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按照既定的工作计划,下周你集中组织发审委委员就 积极支持上市公司再融资相关事宜开展调研 没有IPO发审会安排。

总所周知,近年来A股市场最大的抽水机器不是直接IPO的直接融资,而是持续不断的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最近几年A股市场再融资圈走的资金量已经数倍于IPO直接圈走的资金。

在A股市场上周五已经下探到2536的情况下,证监会还在组织积极支持上市公司再融资调研,对市场信心和未来前景的压力是难以想象的。

所以,本周的市场继续下挫,实在也没有什么难以理解的。

上海证券交易所与伦敦证券交易所互联互通(简称沪伦通)准备工作又有了新进展。

10月12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交所)就相关业务规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其中,包括个人投资者参与交易需日均资产不低于300万元人民币,境外发行人申请中国存托凭证(CDR)首次在上交所上市平均市值不低于人民币200亿元等。

虽然过去几个月,由于A股市场走势惨淡,曾经火爆一时的CDR和独角兽方面的消息暂时沉寂,但是随着沪伦通的进展以及CDR的参与门槛确定,也让投资者再次担心有限的市场资金被分流,或者是CDR和独角兽上市方面再出现新的动作。

我们之前写过一篇关于A股市场承载的“包袱”的内容,并且说过,只要这些“包袱”还压在市场身上一天,那么就很难指望真正的牛市能在回归A股市场。

而目前市场惨淡到如此地步,不但没有实质性为A股市场卸“包袱”的举动,市场反而面临着“包袱”进一步加重的可能性。

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谈及“春天”?

我们可以把A股市场目前承载的包袱分成几个类型,

其中需要市场自行消化的包袱主要是之前大量IPO和再融资带来的待解禁股票,市场信心崩溃后的自我修复。

需要政策作出调整才能解除的“包袱”主要是IPO节奏,CDR和独角兽的上市可能,再融资的节奏,监管的强度。

需要多方合作努力才能解除的“包袱”主要是IPO模式和堰塞湖问题,A股市场企业整体质量下滑,股权质押危机,市场流动性缺失和存量资金的流失。

还有一些主动权不在我们手里的负面影响,比如说贸易战的问题,和将来外围市场盛级转衰对A股的影响。

这些压制市场的包袱,加起来差不多有10个,除了目前深圳开始着手处理企业股权质押危机之外,其它几个包袱目前看来并没有任何将被卸下的转机。

我们之前在更新中多次说过,A股市场的牛熊周期平均是5年一个轮回,

也就是说,上一次牛市最高点,最少要等到上一次牛市最高点的5年之后,

而今天距离上一次牛市的最高点5178点,过去了3年零3个月。

上一轮大熊市中,最低点位出现在2013年年中的“钱荒底“,当时上证指数跌至了1849点,再创出历史低点之后,A股市场又熬了一年多的时间,才于2016年7月开始迈入新一轮的牛市。

所以,即便近期的A股市场已经跌进了历史极低估值区间,即便假设今年的2536点就是本轮熊市的最低点,那么牛市的来临最快也还要一年多的时间。

总之,无论从市场“包袱”情况还是技术角度来看,我都很难理解所谓的“春天不远了”这一说法的根据到底是什么?

虽然我自己从5月份完成了减仓,到今天已经接近5个月的时间零交易了,算是彻底躲过了这波惨烈的下跌,但是我身边很多人都在这波下跌中损失惨重。

之前更新中和大家说过的那个爆仓的小伙伴最近心情已经平复多了,

因为他爆仓在2700多点的时候,如果那时候不是因为没有进一步追加资金的能力而被迫强平,而是再继续找资金追加保证金硬抗的话,他现在要背负的债务还要再多近百万。

他被强平的时候,最担心的就是他刚刚爆仓之后,下一个交易日或者下一周市场就大幅反弹,他成为死在黎明前最后一刻的那个倒霉蛋。

但是他现在已经放心了,他爆仓之后市场继续下挫,虽然目前境遇比较惨,但好在不是最倒霉的。前几天我们都有点担心他受打击太大,怕有点想不开什么的,好在这几天的行情给他最好的宽慰。

昨天我还有一个从来不关注股市的同学给我打电话,问我最近股市的惨烈下跌有没有可能影响到房价,因为他最近计划买房,怕股市下跌连累房价,导致他买在高点。

我很好奇他这种从不关心股市的人是怎么知道最近市场跌得惨的,他告诉我说他同事有炒股被深套,最近打算卖房子补仓的,而且不止一个,所以他担心大家都去卖房补仓把房价砸低。

听了这个情况我简直哭笑不得,只能告诉他在所在的城市因为新房供应量极为充足,而且本身房价也不高,没什么下跌空间,看好了可以大胆下手。

结果今天在微信群里聊天谈到这件事,发现群里也有其它人已经在上半年卖掉了一套房子去补仓股市。

其实,去年的“慢牛”给很多投资者造成了错觉,让他们以为A股的“价值投资”时代真的来了,只要投资在盈利稳定的白马股上,就能轻松熬过熊市,并且还能跑赢大盘。

这种想法和对过去大熊市经历的不足,让很多人都忽视了大熊市的真正杀伤力。

也许十年后回头再看,很多优质个股在未来的十年还能走出十倍的行情,但是能不能有足够的资金和信心熬过眼下最艰难的时刻才是决胜于未来的关键。

一旦在大熊市中被清洗出局的话,之前所做的一切抗争都是在加速自己的损失。

面对现在的行情,我很庆幸我是在2009年入市,并且在入市之后就一直在大熊市中求生,那段经历给了对市场风险和周期的最好认知,以至于我这些年的投资风格一直很怂,从不冒任何不可预期和控制的风险。

否则我也很可能在这波下跌中失去过去数年积累的财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