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房屋屋
政经大局、宏观走势与楼市逻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财宝宝  ·  @财石榴 -20250223114145 ·  昨天  
君哥说房  ·  2025番禺最值得买的房子原来是它 ·  昨天  
君哥说房  ·  2025番禺最值得买的房子原来是它 ·  昨天  
财宝宝  ·  小小菜进步了。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房屋屋

抛售+喊停+锁盘,楼市正在迎来新变局?

房屋屋  · 公众号  · 房地产  · 2017-09-08 11:50

正文

文|凯风

最近,楼市新闻层出不穷,有三则消息最为值得关注:

一是 上市企业正在集体抛售投资性房地产。 据统计, 今年上半年,在披露房地产投资数据的 1495 家上市企业中,有 1145 家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环比一季报减少,占 比76.6%。 减少 1 亿元以上的公司 13 家,超过 10 亿元的公司 3 家。

二是地方国资委直接向楼市喊话。 近日,湖北省国资委出台文件,要求自9月 5 日起, 省出资企业及其各级子企业,要谨慎开展房地产新增投资 ,在建、在售房地产,要加快建设进度和销售进度,确保资金尽快回笼。

三是大部分城市锁盘已经成为常态。 作为楼市调控组合拳的“限卖”政策,或要进一步升级,覆盖更多城市。据悉,目前已有包括广州、厦门在内的40多个城市出台了“限卖”政策。


这三条消息,代表着楼市走势的三个侧面,从中可以窥出 楼市大变局的一些端倪。


1

这些上市公司为何集体抛售房地产?


先说上市公司抛售投资性房地产。1145家上市公司集体抛售房地产 ,这在过去并不多见。 这其中,既有套取现金流保壳的需求,也有看衰后市,提前落袋为安的考虑。

数据显示,有 1/4 的上市公司一年的年利润不到千万元,买不起北上深中心城区的一套房。更有部分处于退市边缘的企业,试图通过卖房回笼资金。



以主业经营惨淡的“ S*ST 前锋”为例, 在今年不到9个月的时间,连续抛售北京的三套房产,累计套现3170万元,公司的经营面得到显著改善。虽然壳不一定能保住,但至少没那么危险了。


这个套路,和去年的*ST宁通B是一模一样。 2016年9月,业绩惨淡的*ST宁通B以挂牌方式出售北京两套学区房, 作价2272万元,当初购置时的成本仅有129万元,12年狂赚16倍。


当然,对于大多数兢兢业业的上市企 业来说,这一轮房价暴涨所带来的资产增值,属于意料之外的收获。随着部分城市房价翻倍、楼市调控政策持续不断、信贷空间不断收缩,楼市的风险已经远远大过收益,如今集体抛售、落袋为安,都想到一块去了。


2

一纸令下,房地产大投资被叫停


再说国资部门直接警示楼市风险。就在前两天,湖北省国资委发布通知,要求相关企业谨慎投资房地产,尽快回笼资金。


按照文件的说法, 当地国资参与的房地产项目,基本存在资产负债率高、资本成本高、盈利空间收窄等问题。


一纸令下、紧急刹车 ,说明地方开始看衰后市,让国资退出房地产项目,是防范风险的未雨绸缪之举。


透过纸面,从政治层面出发,这可以看作是对高层表态的响应。此前,多部门已经三令五申,要求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国资逐步退出; 最近高层关于“房子不是用来炒的”明确表态,各部门关于楼市调控的三令五申,让地方开始有了压力。


3

近40个城市加入“锁盘”大军


最后说限卖。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将近40个城市出台限售令: 既有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 也有厦门、武汉、南京、杭州等热门二线城市; 更有惠州、保定、开封、嘉兴等三四线城市; 甚至还有江苏启东、福建闽侯、河北高碑店等四五线城市……


这是截止到2017年9月的“限卖城市”一览表:


限卖的用意其实是不言而喻的:从短期看, 让投机资金对楼市敬而远之,同时让已经进入市场的资金锁定在楼市中。 从长期来看,未来楼市无论是涨还是跌,只要大量资金被锁定在楼市里,就不会那么容易产生金融风险。

很多人以为限卖会让泡沫破裂、房价下跌。恰恰相反, 市场内交易性房源减少,但是市场情绪没有扭转,对于住房的需求仍旧旺盛,那么限卖在短期内很容易导致房价持续上涨。


这方面的例证是,今年上半年,广州、厦门等地就已出台限卖手段,但两地的房价并未就此企稳,而仍在上升之中。

4

楼市迎来新变局?


总结一下,这三则消息,其实说明了两件事情:

其一, 从抛售+喊停中不难看出,从政府到上市公司,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意识到房价暴涨背后潜藏的风险。 无论是政府要求国资退出房地产项目,还是企业大量卖房回笼资金,在他们看来,房价回调下跌的风险已经超过持续上涨的可能。无论未来还会怎么上涨,提前落袋为安、不与风险为伍,都是好的选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