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的长河奔腾不息,农行年终决算的钟声,在每年的12月31日准时敲响。它宛如一道分水岭,清晰地标记着一年的落幕与新篇的开启。
回首过往的三十年,那些在年终决算日里的一幕幕场景,如同一幅幅细腻生动的历史画卷,在我的记忆深处缓缓铺展,历久弥新。
三十年前,大学毕业后,我怀揣梦想踏入了农行山西平定锁簧营业所。彼时的年终决算仍是以手工操作为主,没有如今便捷的电脑和智能化的系统,一切都依赖于双手和传统的计算工具。
决算前的整整一周,营业所主任便开始了精心周密的部署。只要日常工作稍有空闲,我们就会投入紧张的年终决算准备工作中。
同事们会小心翼翼地打开那存放着重要档案的柜子,从层层叠叠、排列整齐的档案夹中将“定期存单留银行底
”
一联取出。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敬畏和专注,仿佛手中握着的不是简单的纸张,而是沉甸甸的责任。
到了决算当天,所里更是忙碌万分,我们需要把定期业务发生的每一笔金额精确汇总,然后与报表反复核对,确保分毫不差。活期账那九箱色彩鲜艳的分户账页犹如九座等待我们去攀登和征服的高峰。相对而言数量较少的零存整取账页,处理起来则显得轻松一些。
营业所里,人群穿梭,热闹非凡。柜台前,客户们排着队,有的焦急地等待办理业务,有的则与工作人员交流着自己的需求;办公区域,同事们忙碌的身影来回奔波,有的手持厚厚的账本,眉头紧锁,仔细核对每一个数字,有的则在算盘上快速地拨打着,口中念念有词;角落里,负责后勤的人员也没闲着,忙着为大家准备茶水和点心。
整个营业所仿佛一个巨大的蜂巢,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辛勤劳作。大家虽然忙碌,但眼神中都透着对工作的坚定和专注。
大约中午12点,热气腾腾的拉面、色泽诱人的过油肉、松软喷香的馒头,还有温暖身心的鸡蛋汤上桌了,这些看似简单却温馨的食物,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成为了我们在工作之余的一份慰藉。大家围坐在一起,边吃边交流着工作中的点滴心得,欢声笑语在空气中回荡。
后半夜,当各营业网点完成结账、做完报表,大家带着满身的疲惫,踏着夜色各自回家。而支行会计科的工作人员,则在那寂静的夜里,伴着单调却坚定的算盘声,一直坚守到天际泛白。当所有的报表全部精准做好、仔细核对无误并成功上报市行后,他们才如释重负,拖着那一夜未眠的疲倦身子,迎着朝阳踏上回家的路途。
三十年如白驹过隙,农行的年终决算也在时代的浪潮中发生了
翻天覆
地
的变化。曾经占据主导地位的手工操作,逐渐被高效便捷的电子化所取代。
曾经堆积如山的账本和账页,如今已化作电脑屏幕上清晰明了的数据和图表。曾经那些烦琐的核打、抄写工作,如今只需轻点鼠标和键盘,便能迅速、准确地完成。曾经那熟悉而又充满节奏感的算盘声,渐渐隐匿在岁月的深处,成为了珍贵的回忆,取而代之的是电脑主机和打印机运行的声响
。
而我,也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实现了从储蓄所的会计员到支行助理会计师、省分行审计办事处会计师、市分行内控合规监督部工作人员的成长与蜕变。
回首这三十年的风雨兼程,农行年终决算的变化远不止于技术和工具的更新换代,更体现在理念的升华和管理的优化上。
从最初单纯地注重数据的准确性,到如今全面关注风险的有效防控;从过去简单的业务处理,到当下综合的经营分析与战略决策,农行始终紧跟时代的步伐,积极适应市场的变化,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无论技术如何突飞猛进,无论工作环境如何不断变迁,
始终不变的是农行人对工作的那份执着与坚守,那份认真负责和敬业奉献的精神。
因为我们深知,年终决算是对一年辛勤耕耘的全面总结和严格检验,是对广大客户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