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不收藏纸币的朋友看来,民国纸币发行量巨大,很多人家中都能找到祖辈流传下来的旧品民国纸币,比如中央银行发行的金圆券和后期的大洋券。
纵观整个民国尤其是国民政府时期,经济崩溃,金融轶序混乱,纸币超发滥发非常严重,民国纸币的券种五花八门,花样繁多;光国民政府中央银行就发行了法币券 , 金圆券、关金券、银圆券、铜元券及各路军阀发行的军用券;各省及地方银行发行的纸币,外国银行在华发行的各类洋商客钞,私人钱庄票号发行的各类私票,就连米行布店都能任意发行各类私票,由此可见民国时期纸币滥发之严重!
民国时期发行的纸币竟达3000多种,真可谓是多如牛毛。其中绝大部分纸币流通时购买力低下,在普通百姓眼里形同阴钞冥纸,一文不值。
于是很多人便认为所有的民国纸币都是不值一文的废纸,如果你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沙里淘金,土里寻宝,其中还有一些存世量稀少的珍品纸币,它们都是身价高昂,价格不菲!
中国是世界上使用货币较早的国家。根据文献记载和大量的出土文物考证,我国货币的起源至少已有4000年的历史,从原始贝币到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以及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流行的方孔钱,中国货币文化的发展可谓源远而流长。到北宋时期,我国出现了纸币——“交子”。“交子”的出现,便利了商业往来,弥补了现钱的不足,是我国货币史上的一大业绩。此外,“交子”作为我国乃至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币,在印刷史、版画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对研究我国古代纸币印刷技术有着重要意义。
时光的钟声咿咿呀呀的转眼间已经切换到21世纪,时光一晃而过。民国到现今已经过去百年有余,能留在历史长河记忆里的,唯有那些书籍、民间传说、人物传记等,当然还有艺术珍品。后世的我们从这些古时珍宝里能彻头彻尾的了解民国之时的风土人情、人物轶事。同样在收藏界也潜藏着一枚艺术珍品。
民国初期,是北洋政府统治全国的时期,这段时期内,以袁大头为代表的钱币在我国流通,据最新的想消息显示,之前的钱币拍卖中,一枚保存完好的袁大头以200多万元的价格成交;在民国中后期,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钱币的发行多以孙中山先生的头像为主,反映了我国近代知识分子学习西方走向独立的社会思潮,这段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