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能源学人
能源学人致力于打造最具影响力的知识媒体平台! “能”(Energy)涉及化学、生物、信息等与能相关的前沿科技领域; “源”(Nature)即通过现象探究事物本质,科学化深层次解析问题。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妻子去世1年后,丈夫偶然发现她藏在衣柜的惊人 ... ·  17 小时前  
马靖昊说会计  ·  Deepseek:为什么这么多女CPA都是单 ... ·  昨天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299入儿童版⌈大疆⌋!一键起飞、360°翻 ... ·  昨天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亚朵酒店的控温被,是怎么火起来的? ·  昨天  
马靖昊说会计  ·  一个家其实就是一套财报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能源学人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黄富强教授团队诚聘博士后

能源学人  · 公众号  ·  · 2025-01-01 12:34

正文


一、团队负责人简介
黄富强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席教授,中国化学会会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担任中国化学会能源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晶体学会陶瓷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交通大学未来材料创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无机固体化学与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研究,以通讯/第一作者在Science、Nat. Energy、Nat. Catal.、Nat. Mater.、Nat. Phys.、Nat. Commun.、J. Am. Chem. Soc.、Adv. Mater.、Angew. Chem. Int. Ed.等期刊发表SCI论文700余篇,H因子95,他引超35000次,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顶级材料科学家榜单;获授权发明专利140余项(国外15项)。主持科技委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部973和863项目、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以及产业化等项目40余项。担任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科技委重点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入选“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等。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2017年)、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目(2016、2019年)。

二、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面向规模储能与动力电池领域的国家重大需求,聚焦于固态电池等下一代颠覆性电池技术相关的材料设计与能源器件研发,为我国电池技术的迭代创新提供科学支撑。依托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江高等研究院未来材料创制中心、分析测试中心等平台,拥有专业齐全的研究条件,可满足从基础研究到放大验证的各阶段基础及应用研究。对外合作上,实验室与国内外多个顶尖科研团队保持长期密切合作,依具体项目所需,安排交流访问和联合指导。

三、博士后岗位
招聘计划:
因工作需要,诚招博士后4-6名

研究方向需求:
1. 全固态电池
2. 先进电池及关键材料
3. 电池研发AI计算

应聘条件:
1. 具有或即将获得国内外高校或科研院所的博士学位;
2. 已在国际知名SCI期刊发表论文不少于2篇;
3. 具有化学、物理、材料、电子信息等相关专业背景,熟悉科研前沿热点领域,具有储能材料设计制备、器件组装、系统集成、性能评估等方面丰富研究经验者优先;
4. 心态积极、性格开朗、有上进心;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科研兴趣与好奇心,对科研工作有明确清晰的规划和目标;
5. 年龄35周岁以下,特别优秀者可以适当放宽年龄要求。

岗位待遇与出站前景:
1. 基础年薪不低于24.2万元(税前),工作成绩突出者可获得课题组额外年终奖励以及参评学校、学院诸多奖项;
2. 可协助申请国家/省市/学校各级人才计划(如,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超级博士后等),或根据个人发展推荐国内外顶尖高校与科研院所工作交流;
3. 提供充足的科研启动经费和实验室条件,鼓励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提供与国内外高水平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
4. 可享受上海市和学校给予的各种福利待遇(如,落户、子女入学、博士后公寓和缴纳五险一金等)。

四、申请方式
1. 个人简历一份(包括基本情况、教育与工作经历、代表性论文及引用、参与项目、获奖等);
2. 其他能够证明本人成果与能力的材料(如:专家推荐信、获奖证明、成果证明等)。

申请人请将以上材料整合后发送至 [email protected] ,并抄送至 [email protected] 。邮件标题注明“ 本人姓名+毕业院校+拟研究方向 ”。我们将尽快回复符合要求的申请人,并安排面试交流。

申请信息将严格保密。本招聘长期有效,欢迎邮件咨询。


高达20 mAh cm-2!干法制备电极设计再迎新突破!

2024-12-31

中山大学韩东梅CEJ:提升电化学性能的策略——调控刚柔并济多嵌段共聚物的微相分离结构

2024-12-31

中科院力学所AEM-深入揭示高压(4.7 V)锂金属电池的衰退机制

2024-12-31

上海交大黄富强&林天全Angew:双官能区分子定制负极电解质界面,增强锌碳电容器可逆性与稳定性

2024-12-31

北京化工/延安大学徐斌教授、西安科大刘欢教授ACS Nano:Zn-Cl共调控MXene催化剂:大幅提升Li-CO2电池可逆性

2024-12-31

牛津大学Peter Bruce院士重磅Matter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