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利维坦
“利维坦”(微信号liweitan2014),也就是我本人(写诗的时候叫“二十月”)的订阅号,纯粹个人兴趣——神经基础研究、脑科学、诗歌、小说、哲学……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泽平宏观  ·  房地产税收新政:方式及影响 ·  2 天前  
新洞察  ·  十万青年夜袭开封,被紧急叫停? ·  6 天前  
新洞察  ·  十万青年夜袭开封,被紧急叫停? ·  6 天前  
阑夕  ·  晚安。 阑夕的微博视频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利维坦

从磁带开始的听觉记忆简史

利维坦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16-08-10 08:59

正文


文/懒得理你


嗯,先来看一段视频吧。相信会勾起很多人对往事的记忆:



1987年,江苏盐城无线电总厂的燕舞收录机广告


这个当年红遍大江南北的“燕舞收录机”的广告,虽然现在看起来土得掉渣,但就是凭借“燕舞,燕舞,一片歌来一片情”这句广告词,燕舞成为了当时国内知名度最高的音响品牌之一。广告片中的这位年轻人叫苗海忠,当年才19岁,是北京市体育职业高中的学生,中央电视台招广告演员,他去了,2000多人中间,选出了15个人,其中就有他。这首《燕舞之歌》是他和铁路文工团的老师一同创作的,至于旋律,是受门铃声音的启发,不信?你们再哼哼……


录音机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无疑是大件儿之一



当年争相购买燕舞收录机的人们


毫不夸张地说,在80年代中国,如果你自诩为是一位赶时髦的潮人,除了蛤蟆镜喇叭裤,如果没有一台“卡带式录音机”作为标配,那简直就不好意思出门见人。而且,卡带录音机也有着三六九等的地位认知,单卡录音机那是入门级,家庭自娱自乐够使,双卡四喇叭才是标配。究其原因,并非单卡录音机的外观不够大气时髦那么简单,而更多的是出于一个更实用更朴素的考虑:录,磁,带!



双卡录音机


“啊,磁带”,相信很多人此刻内心都在感慨唏嘘。出生于祖国七八十年代的那一拨儿人,可谓对磁带有着深厚的感情和回忆。邓丽君、罗大佑、李谷一、程琳、迟志强、孙国庆、费翔、崔健、黑豹、小虎队、叶倩文、草蜢、达明一派、童安格、苏芮、王杰、谭咏麟……这个名单可以继续开列下去,当音乐磁带开头“呲啦呲啦”的声音响起(尤其是盗版磁带),简直就是车库摇滚的Lo-Fi味道啊。更重要的是,在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能买得起原版磁带的还是少数,大多数人都是通过“扒带子”的方式,得到他(她)心爱的音乐的。于是,双卡录音机成为了一个“集线器”般的神存在,只要有它的地方,人就会自然聚拢过来,无形当中,磁带+双卡录音机,构成了那个年代的一种神秘社交——通过借录磁带,结识了更多的人,通过一借一还,建立起信任,通过录磁带,有了把妹的十足理由……



磁带的关键词:立体声,EMI,中国唱片。当然,更多的是大量的盗版磁带


呵呵,老崔当年的《梦中的倾诉》,很清新


几种流行的空白磁带


在当时,市面上流行的空白磁带有很多,但品质有保证的还是以TDK、飞利浦和SONY为主。当然,有了好的空白带,还得有过硬的录音机才行,说实话,开头提到的燕舞收录机,整体质量实在太差,不论做工还是音效,只是仿了一个壳子(比如燕舞的L1500,仿的就是日本的夏普GF-777),扒出来的带子自然差强人意。当时质量好的录音机基本被三洋、夏普、飞利浦这些牌子占据了,但在我的记忆中,普通家庭能够拥有这些牌子录音机的还是少数,当时能买起日本及欧洲电器的,其中一部分是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援外非洲”回国添置家电的公派人员,以及在一些被用于“办公用途”的机关事业单位


1964年11月,飞利浦推出了录音播放两用机Carry-Corder 150


实际上,早在1962年,飞利浦公司就发明了用于存储声音的紧凑型磁带,并于次年8月的柏林广播器材展上第一次将其引入欧洲市场。1964年11月,飞利浦以“Norelco”为品牌在在美国推出了卡式录音带和对应的录音播放两用机Carry-Corder 150,并注册了英文商标“Compact Cassette”。而国人对于磁带的普遍认知紧紧伴随着改革开放,虽然较西方晚了不少,但也的确是中国特色的记忆了。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打口带”的出现,又把磁带的市场热潮推向了一个更具回味的层面。这些西方市场上积压的音像制品虽然以“打口”作废的形式作为塑料垃圾出口,但对于音乐文化相对闭塞的国人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因为在这些打口带中,古典、蓝调、灵魂乐、爵士、摇滚几乎无所不包,对于一个生活在音像制品出版和进口审查很严格国家的年轻人来说,这些“垃圾”简直成为了他们的音乐启蒙教材。


打口时代:可谓一代人的音乐启蒙


熟悉那段经历的人都知道,挑选打口带是一个技术活儿:有些打得太深,完全无法修复;你必须挑选那些可以修复的,比如磁带只是单层被打断的,或者缺少了磁头棉垫的——你只需用胶带纸贴好,或找到替换磁头棉垫即可。于是,有多少个不眠的夜晚,一帮年轻人叼着烟,抿着啤酒,在忙着手头的活儿……这甚至一度成为了一门生意。


磁带录音机的磁头,左边为消音磁头,中间的为放音及录音磁头,右边为压带轮


伴随着打口带,一种新型的播放设备出现了,那就是随身听,也就是我们常说的Walkman。也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国人终于开始和世界接轨了:大家都默默地戴上了耳机,独自沉浸在音乐的自我世界中。


SONY的一款随身听



还记得当年随身听有个牌子叫爱华吗


时间:80年代至90年代中

标配:磁带(打口带)+双卡录音机+Walkman


当我们还来不及按下录音机快进、快倒、复制键的时候,这个时代的技术进步似乎已经急不可待了。你依然可以听你爱听的音乐,只不过,它的格式和介质都发生了变化。磁性涂层的聚酯类塑料胶片(磁带)迅速衰退,MP3——一个新的数字音频编码的主流时代到来了。



等一下……难道我遗漏了什么吗?在鲜活的记忆中,明明觉得卡带还在眼前,但冷静下来才发觉,它们已经默默地躺在房间的某个角落,积满了厚厚的灰尘。我甚至怀疑,即便是在有录音机的情况下,那些我当年珍藏的卡带是否已经消磁,虽然我脑中还有因录音机缠带、用铅笔转动磁带轮轴的记忆细节,但我知道,磁带正如同录像带一般,已经进入了历史的坟场。即便仍旧有人出于怀旧或其他的原因在使用磁带,但它俨然已经不再是时代的主流。



1997年,美国犹他大学的两个大学生推出了大受欢迎的音乐播放软件Winamp。这是历史上第一个被广泛使用的MP3解码器,外界由此开始注意到MP3格式


某种意义上,大众的听觉历史已经从一个磁性涂层胶片的时代,步入了基于数字化的“有损压缩”的时代。从1995年上半年开始直到整个90年代后期,MP3开始在因特网上蓬勃发展。MP3的流行主要得益于如Nullsoft在1997年发布的Winamp和1999年发布的Napster,这样的公司和软件包的成功,使得普通用户可以很容易地播放、制作、共享和收集MP3文件。


2004年在北京中关村海龙大厦外边,销售人员手举着Mp3优惠销售的广告牌招揽顾客,可见当时竞争之激烈。


得益于互联网的兴起,MP3迅速占领了市场,乔布斯用iPod扳倒了当时的数码巨人——索尼Walkman,而国产MP3品牌也迎来了自己最为黄金的时代,在2003年到2006年期间,MP3随身听市场总量以每年近乎200%的增长速度迅速扩大。更为重要的是,MP3颠覆了传统音乐产业:网络上几乎能找到所有在过去几十年中流行的歌手作品,即便有遗漏,也总有热心网友不断地上传以供免费下载。



12年前的1月6日,苹果公布了iPod mini


在当时流行一个说法,“上大学,配三件”,即电脑,手机和MP3。可见,在千禧年之初,你虽然仍然可以在街上看到携带CD随身听的年轻人,但小巧、时尚的MP3显然逐渐赢得了年轻人的青睐。发烧友在意的问题,诸如“交响乐团低音部的声响会出现在哪个物理位置”的问题,显然并非普通大众在意的问题,他们更关心的是:免费,轻便,易获取。


与此相伴的,还有一个当年火到爆的新业务:手机彩铃!自MP3刚开始流行的年代起,唱片公司和音乐人一开始都不愿意承认,曾经动辄一张唱片销量上百万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为了制止互联网上的盗版音乐,唱片公司曾开发了一种加密格式,使得下载的音乐只能付费后才可以播放。这种想法逐渐演变成各种各样的“数字版权管理”(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简称DRM)技术。但最终,昔日红火的唱片公司,最后都不得不靠销售音乐彩铃为生:


还记得手机彩铃吗?中国移动当年可谓“功不可没”


2007年,苹果公司CEO乔布斯发表声明(web.archive.org/web/20080107121341/http://www.apple.com/hotnews/thoughtsonmusic/),公开要求唱片公司“彻底抛弃DRM”,因为他意识到,互联网时代下根本无法防止盗版。两年后,苹果公司宣布,它的音乐商店iTunes出售的所有音乐都不带有DRM。


更为重要的是,和80年代用双卡四喇叭录音机轰炸周围人的情景相比,这是一个相对“内向静默”的时代,人们戴着耳机,没有了磁带和录音机,原有意义上的社交消失了,改头换面的是更为便捷的社交软件工具。人们可以在贴吧、兴趣小组和论坛上找到与自己音乐喜好相同的人。


于是,在互联网首要的逻辑中,线上生存优先于线下社交,或者说,线下社交是一种线上的副产品,它不再作为一种非互联网背景、卡带时期的强社交出现了。不过,人们依旧在享受和消费着音乐。直到2007年1月9日,乔布斯远在大洋彼岸发布他的第一代iPhone的时候,MP3的穷途末路就开始显现了。


时间:90年代末至2007年

标配:MP3播放器+耳机+手机彩铃


如果说iPod是在挑战索尼已经建立几十年之久的数码音乐体系,它的出现带动了整个MP3市场的发展的话,iPhone则成为了MP3的终结者——人们发现,在电话功能之外,智能手机完全可以满足他们对于听音乐上的需求。


第一代iPhone看着憨头憨脑的



在AT&T商店门口排队抢购第一代iPhone的苹果发烧友


和播放硬件同步的,是势不可挡的互联网。从当年死贵死贵的“拨号上网”到宽带的逐步普及,中国的互联网用户在2008年就已经超过了美国(当然了,人口基数在这儿摆着……),到去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了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



中国及东南亚互联网普及率的变化(1997-2012)


也是在这一时期,各类音乐应用平台纷纷出现。酷狗,百度,QQ,网易,虾米……《南方周末》去年在一篇“数字音乐版权的‘战国时期’”中写道,“……以前大家活在心照不宣的盗版中,谁也不比谁高尚多少。如今一部分音乐先正版了起来,版权却并未因此更得到尊重。”当然,音乐版权这又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前文中的DRM、音乐人、唱片公司、互联网等方方面面,在此就不展开论述了。


但对于中国的用户来说,的确也面临着一个由版权带来的困扰,那就是,常常需要下载好几个音乐App才可以较为全面地获取到想要听的音乐,因为很多歌曲经常由于版权的问题纷纷下架。美国的密码学学者、信息安全专家曾经表示防止数字拷贝行为是无用的,并且声称这是不可能的任务。他说:“娱乐界尝试做的一切都是在用科技违反自然规律。他们需要一种途径使复制足够困难以保护他们现有的产业。但是他们注定是要失败的。”无论怎样,这场有关数字音乐版权的战争还将继续下去。


不过,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年轻人戴耳机听音乐的比例也大幅攀升。相信你会经常在地铁、公交上看到戴着各式各样耳机的“套中人”。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有11亿年轻人面临着由不安全的用耳习惯导致的听力损失风险,4300多万12-35 岁的人存在各种原因引起的残疾性听力损失。这其中,在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国家里,近半数的人在用智能手机等个人音频设备收听时开的音量大到了不安全的程度。耳朵不好使了,听什么都不灵。不信,和你身边的朋友聊几句,对方的回答经常是:“什么?”


我们的听觉记忆就如同耳朵不太灵了一样,似乎总有一些还“没有听到的声音”——是的,那些黑胶、CD,甚至磁带还未消失,或许人们还会在家庭聚会、酒吧、舞厅等地方听到它们,但这些声音的命运,就如同滋啦滋啦的磁带滚过,慢慢在技术的革新中“消磁”,而代替它们的,则以MP3的形式进入了我们的耳膜。


时间:2007年至今

标配:智能手机+音乐APP




摘下耳机,解放你的耳朵,和身边的人分享你的音乐


这是广告:treVolo S便携式静电蓝牙音箱,静电薄膜技术锁住原音,3D音效营造亲昵现场感,18小时超长续航,音乐随行,说走就走。点击“阅读原文”即可享受利维坦限时团购价购买。


客服电话:

186-2610-7468(也是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