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T桔子
关注IT桔子,即时了解国内外IT互联网新公司新产品、投融资事件等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IT桔子

V.Fine Music:从独立音乐人洞察音乐产业趋势与机会

IT桔子  · 公众号  · 科技投资  · 2017-03-18 12:0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本文为 V.Fine Music 创始人&CEO 唐子御先生 在IT桔子举办的泛娱乐沙龙上的分享。


什么是独立音乐人?

独立音乐人是指没有和任何唱片公司签约的音乐人。独立音乐人自己录歌,自己宣传,所创作的音乐大都比较标新立异,相当于音乐界的非主流。

我们可以从网易云音乐发布的《中国独立音乐人生存现状报告》中了解到独立音乐人的一些现状:独立音乐人普遍比较年轻,地域分布在北京、广州、四川、上海等相对发达城市,目前在中国45%的独立音乐人都是学生,大学生甚至高中生,但是未来会有54%的人全职制作音乐,其中78.6%的音乐人是通过自学来完善自身的专业积累,高昂的音乐制作成本使48.5%的独立音乐人无法发行作品。68.8%的独立音乐人在音乐上获得的平均月收入低于1000元,其中收入来源又以演出为主。


三个关键词解读音乐产业的趋势与机会

1、关键词一:音乐风格

流行音乐的风格布局被打破,小众音乐创作群体逐渐庞大并带领独立音乐走向大众化。


从上图就可以看到,目前中国听众的音乐风格普遍是小众化、模块化的关系。以电子音乐为例,大部分电子音乐人甚至不上主流平台,因为他们线下的收入完全可以弥补他们的日常,比如一场电子音乐节中资深的头牌电子音乐人两个小时的收入是600万美金,这是非常夸张的数字。所以对于特殊风格的独立音乐人,他们已经脱离主流媒体,形成线下或独立音乐的圈子,已经脱离娱乐圈的概念。他们的运营体系、受众包括他们的模式已经发生变化,只是这些变化并没有被大家所知道。

像《小苹果》这样的网络神曲概念正在消失,大家更多的是想要找到音乐本身的源头。比如超女、中国好声音,你开始了解故事;比如我是歌手,寻找音乐最真实的变化,超过了故事超过了背景超过了很多背后的东西。再往后就是大众的传统认知围绕他本身对音乐的诉求展开,我们听音乐的风格我们喜好的东西会决定本身变成什么样。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 艺人经纪的机会, 得“小众”者得未来。

2、关键词二:音乐教育

国内面向音乐人的音乐教育资源匮乏,音乐人自身迭代成本过高。

中国的音乐市场日趋发达,每天都有投融资事件,即使这样还有78%的音乐人是自学,是因为音乐教育在中国大部分原因是应试,我们想让孩子上音乐学校,家长能够支付相关费用,然后所有的教育体系都是围绕如何上上戏,中央戏剧学院,我要考级、演奏或者技巧达到多少程度,很少有人了解我们为什么学音乐?正确的教育是你喜欢的音乐风格,造就了你的音乐偶像,造就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造就你将身为什么样的音乐人, 音乐教育应该围绕大众的审美逻辑去展开,而不是走传统的K12教育流程。

我了解到的大部分音乐人自学的途径都是看YouTube国外制作人的视频,学习每制作一首歌所用到的硬件、软件教学。 所以对于音乐行业,垂直在线音乐教育是一个很好的入口 我的朋友在网上开了混音教学课,收费2000元一个人,很多人都会购买。因为线下很多机构并不能提供这样的服务,而网络又是音乐人习惯使用的,因为我们平时制作音乐对电脑依赖性特别强。

另外的机会就是智能硬件 ,比如吉他,如果把主体做成智能硬件将没有什么价值,大家应该围绕一个普通的吉他加上什么智能硬件后将会变的智能,这将是一个很好的方向。我们今年在上海将展出一种智能硬件,在吉他上加上它,可以判断音高,可以调弦,我谈吉他的声音,最后在电脑上输出的可以是小提琴或者钢琴。加上这个智能硬件,吉他本身就变成了一种控制器,未来还可以产生很多用户数据,这块会形成非常强大的壁垒。

3 、关键词三:音乐制作

虽然大部分音乐人居于一二线城市,且享受政策调整带来的收入加成,但仍很难覆盖音乐制作的高成本,作品的发行门槛依然较高。

音乐制作需要多少步骤呢?工业级的音乐制作是词、曲、编、录、混,在平台上大家听到的歌曲都会经过这个流程,但中国的网络歌曲为什么那么粗糙?首先作词、作曲的概念就不多阐述,其次编曲就是演奏录制,这些都是通过软件或者技术或者流媒体完成。最后是混音,混音这个步骤大多数人是不知道的,一首歌的好听与否70%决定于混音,而混音是音乐制作成本最大的地方,比如鹿晗的歌后期的制作费用是20万美金,这20万美金主要用在录音棚,能达到工业级的音乐生产的录音棚成本是200万-500万之间,这才是一个合格的录音棚。中国没有那么多录音棚,也没有那么多幕后制作人员。

我们未来想在一二线城市打造纯开放式的录音棚,因为我认为三到五年的版权价值会大于线下投入的那部分固定成本。比如一个孵化器一年孵化出3万多个作品,那么在平台里面你的收入是非常可怕的。 你能解决音乐制作成本高的问题,那么你在音乐行业的存在意义将非常高。


关于 V.Fine Music

我们就是一个商业服务平台,主要围绕各个行业的版权代理、交易和输出,我们公司也有针对版权市场的工具,去辅助商业交易。一块是新生版权交易,我们以需求出发,比如想做主题曲,来我们这找制作人,另一块是针对数字音乐版权,我们用数据爬虫把全网音乐人的作曲作词,版权是否出售等信息做成一个数据库,这样大家谈及版权交易我们将会成为非常得力的工具。

国外做音乐数据分析的公司

音乐数据分析在资本市场有很大问题,关于创业者或者投资人想做些什么事情,很难在音乐市场拿到数据支持,只有流媒体会有,但是这是很少一部分,比如中国哪一家演唱会的设备商最好?或者中国哪家做的乐器最好?其实你是拿不到这方面的数据的,未来这块会有很大的价值,以后可以往这个方向做。


上面这家公司,他主要是做一些低成本在线的音乐,比如说做一个小片子需要一个背景音乐,他里面把标签做好,会在这个里面试听然后购买。这个里面有很多权益,比如独家使用权,一个三分钟的音乐可能收三千块钱,但是如果有使用权就是五块钱。我们公司3月份也会上线这个功能。


未来 : 科技如何颠覆音乐

科技跟音乐的距离,相比于影视、动漫更近,音乐就是12345,都是严密的数字公式,什么是a1?a1就是441赫兹,哪个音乐分布在什么频段,而频段决定我们的丰富性。我们在音乐制作上要懂物理、数学还有音乐理论,我们把这些串联起来,才有非常优美的音乐,没有瑕疵和噪音,我们对科技的东西要有深刻的了解。


国外的公司在音乐+人工智能方面的尝试

可以让人工智能识别音乐,但没有办法让人工智能创作音乐,创作音乐是从第一个音符开始的,所以这也是智能硬件记录创作过程的意义,当你拿到的数据特别多达到一定量级时,就可以解决音乐制作成本问题。

作为创业者,我在音乐行业待了两年,我发现音乐行业和互联网存在真空圈,这个真空圈会存在很多商业机会。




2016 年是文娱产业一路高歌猛进的一年。资本市场集火 IP 、网剧、体育、新媒体、视频等等,直播带动的网红经济与个体化 IP 也吸引了不少的眼光。

未来,文娱产业将如何升级?

创业者该如何把握市场中的机会?

资本会聚焦在哪些细分领域?


IT 桔子泛文娱沙龙深圳场,我们等你来


点击文章最后的 “阅读原文” 报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