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年老宅被日本设计师改造,
本该是最美园林,却引来骂声一片…
日本建筑师
青山周平
这个名字,相信大家一定不会陌生。他曾在真人秀节目《梦想改造家》中,因为爆改了北京的
一套胡同老房
而名声大噪。
他的设计,不但颠覆了我们的固有思维,也让大家看到了家和生活的另一种可能。即使是面积仅有
6.8㎡
的最小学区房,也能在他的神奇改造下,逆袭为一个高品质的居住空间。
改造前
改造后
而在这之后,听说他又接受了一个棘手的挑战,那就是位于苏州的一座百年老宅,名为
“嘉园”
。
“嘉园”始建于乾隆年间,占地面积
3200㎡
,几乎囊括了整片老城区的中心版图。
宅子最初的主人也是民国时期颇有名气的人物——
“颜料大王”贝润生
。
或许你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但对他的侄孙一定熟悉得很,那便是鼎鼎大名的“华人之光”,
被誉为“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贝聿铭。
贝聿铭设计的卢浮宫金字塔
贝氏全家福(前排左一是贝聿铭)
在不断的岁月更迭中,老宅已经在风风雨雨里伫立了百年之久。
2017年,几易其主的“嘉园”正赶上了共享经济的热潮,所以慢慢褪去了古老的模样,被打造成了一座名为
“有熊”
的共享公寓。
“有熊”这个名字听起来十分滑稽,但它取自于
上古黄帝的部落名
,寓意着一种部落式的共享生活,所以也暗含了一层特殊的意义。
嘉园内大大小小加起来共有八个院子,全部交给了
“日本知名设计师”青山周平
着手改造。
当时,很多人听说这个决定后,都纷纷产生了这样的质疑:
作为一座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古建筑,更是承载着中国唯一富过15代的名门历史,竟然就这样“草率”地交给一位日本设计师去改造,真的不会破坏它的原始韵味吗?
尽管青山周平已经在北京胡同里生活了十多年,对于共享空间的概念也早已了然于心,但是真正要做出符合现代人需求,又能保留古典风韵的好设计,还是有一定压力的。
他开始重新思考,如何消解城市居民之间的围墙,这种相互隔离开来的“孤岛式”生活,是否阻碍了人们彼此的交流?
在此次改造过程中,青山周平希望通过自己的设计,让客人们
“能从自己的房间里走出来,产生新的交流”。
老宅的位置,就坐落在一处寻常的住宅区,后门码头河流环绕,即使足不出户,也能将苏州的著名建筑北寺塔,以及周边人们的生活日常看得清清楚楚。
在偌大的建筑面积中,散落着八个不同风格的院子,
其中四座是清代木结构建筑,四座是较为现代的砖混建筑。
青山经过一番实地考察和规划之后,决定把它改造成一座拥有
15个房间
的公寓,并确保每个空间都有一个可供休憩或观景的
庭院
。
他给3200㎡的大空间重新做了划分:
1400㎡来做房间,1800㎡则被改造成为共享空间。
这样一来,舒适的居住空间和开阔的庭院同时得到了满足,剩余的区域则被合理地划分为一个个用于共享的机能空间:
共享厨房、书房、画廊、酒吧、健身房,还有一个共享的泡澡池!
青山在入口的庭院,使用假山、植物、碎石子、水景等元素,营造出
独特的中式禅宗意境
,仿佛直接把人从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带到了一个小型的苏州园林。
共享客厅
▼
客厅风格杂糅了中式和日式,又摆放了一张现代感的高级灰沙发,将几种不同的风格进行了混搭,在整体空间的和谐性上,不知道你会有什么样的观感?
共享厨房
▼
共享厨房采用了时下流行的简约风格,并在配套桌椅、吊顶以及操作区的设计上,更多地体现了一股时髦的现代气息,让人恍惚间忘记了宅子之前的模样~~~
厨房操作台的平行区域,还设置了一个长形岛台,便于大家围在一起做一些美味佳肴。
共享酒吧
▼
共享酒吧的开设,为年轻人提供了一种时尚的休闲娱乐方式;装饰风格上则进行新与旧的碰撞,让古朴的木头和现代家具融为一体,不经意间开启一次亦古亦今的穿越之旅~~~
共享理发厅
▼
理发厅的门,全都无一例外地延续了古朴的隔扇门造型,但是天花板、照明、椅子等,却采用了统一的现代化设计,在视觉上貌似有种违和感。
此外,书房和画廊的设计也脱离了“中式”的概念,以典型的现代元素展现出别样的味道。
共享书房
▼
共享画廊
▼
共享泡池
▼
泡池是日本人生活中的“重头戏
”
,青山还在这里引入了澡堂概念,有单间也有合间,为的就是给客人提供放松身心的绝佳体验。
但是他却忽视了中日文化和传统习惯的差异:泡澡在日本人看来,既是生活,也是艺术。所以在习以为常的共浴中,他们都会带着平和的心态看待彼此。
然而在这方面更为保守的中国人,却觉得一起脱光泡澡会”有伤风化“,无法自在地享受轻松洗浴的乐趣,因而对这个设计产生了不少争议。
客房
▼
15间客房都是木结构,其中仅有2间延续了古典的风韵。
最大的一间有180㎡,地砖保留了原先的苏州御窑金砖。原来暗红色的柱子,也用传统工艺改成了黑色,为的是能与整个风格基调相契合。
另外的13间客房,完全看不到任何的古建特色,而是以大白墙+原木色的结合,勾勒出一种符合现代人品位的简约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