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长不看版:直接看第三节。
睡不着觉,小圃又催得很急,干脆起来写稿——打开公众号后台看看大家到底关心些什么,就看到有朋友留言:
为什么我老在同一个地方长痘呢?好不容易消下去,很快就又会冒出头来。
说实话,这个问题我也不明白,好在我们的IT小哥神(shan)通(jie)广(ren)大(yi)地给我们所有人打开了google和pubmed的访问权限——不懂就google,再不行就google scholar,还有pubmed嘛。
(顺便再做一下广告,言安堂仍然在持续招募新人,尤其是具有强大文献检索和阅读能力的人才:我们正在找你,你正在找我们(招聘))。
——我们不是样样精通的,在这里汇报的也是我们搜索的一些结果,我们通过自己的一些理解觉得靠谱才写上来。如果有任何专业上的问题,欢迎大家指出,我们会放出大家的留言来,并且也会向领域内的专家去持续请教。
一个可能的原因是,那个地方“很受伤”。
我有一个朋友就是这样,她下巴上有一个区域,永远风起云涌,痘痘你方唱罢我登场,间歇期非常短。每当她有压力,或者是生点儿小病,这个地方的痘痘总是如约来报到。姨妈快来之前,这个消息树也很精准地被放倒。
为什么总是在这儿呢?
痘痘的成因说过很多遍了(一颗痘战斗的一生),简单地说由于皮脂腺和脱落的角质形成细胞的“尸体”形成了角栓,堵住了毛孔开口处,细菌开始大量繁殖,产生了炎症,这就是痘痘了。
一个反复长痘的区域的存在,可能是由于这个区域的结构本身就被之前的异常情况影响了——换句话说,这里本来就是治安混乱的街区,一旦预算减少,警力不足,最开始出现问题的几乎可以确定就是这里。
另外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这里根本就没好过。看起来表面消停了的一个区域,实际上还潜藏着深层的炎症。
一个典型的情况是,一个地方在一个月内反复出现两次甚至三次的痘痘,你很可能是有一个“疖子”(我们老家是这么叫的,英文叫做“boil”——老外这个说法还真的是生动……有点儿“煮开了”的感觉,尤其是冒头的时候——the boil on your face has headed,这句话让人觉得不寒而栗)。
我的一个医生朋友的说法是:“可能是一个囊肿,这个时候需要在挤出囊肿内容物以后再把囊壁也挤出来,要不然,里面还是有囊腔,就会反复形成囊肿。”
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一定去医院找医生看一下,你需要抗生素和外用药物来解决问题。
我知道大家讨厌讲原理……
如果你的问题是个boil(疖子),老外的一个论坛帖子推荐用局部的冰敷来缓解红肿痒痛,而且说他的dermatologist(也就是皮肤科医生,在美国皮肤科医生死贵,而且是单独开诊所的)给他来了一发可的松(一种糖皮质激素)——注射。
——这事儿你可别自己干,咨询一下医生,他们有手段能快速消除炎症,老外的医生可能会来一针可的松,但是国内几乎没有医生这么做:主要是体质不一样,怕万一感染加重留下癫痕。
对于局部反复出现痘痘的,参考医生的建议之后,可以考虑局部使用用水杨酸产品(对于水杨酸过敏的同志除外)。
如果是口周反复出现,建议去消化科做C14呼气试验,排除是否有幽门螺杆菌,因为它也会诱发口周痤疮。如果是鼻子周围,要排除玫瑰痤疮。
强烈推荐我的朋友@吕绍祥博士做的一个“超分子水杨酸”技术——相比其他的水杨酸产品,这个技术(博乐达)能让比较刺激的水杨酸缓缓释放,提高了效果,同时降低了刺激性。
如果这些痘痘总是和姨妈伴随出现,那么建议你做好记录,几个月之后你就掌握规律了。在这个阶段,你可以减少牛奶、盐和糖的摄入,并且保证充足睡眠,远离负能量的老板……当然,这些手段可能聊胜于无,也许医生会直接建议你采用药物来控制雄激素……
最后一点,最容易也最难做到:经常用杀菌棉片清洁你的手机屏幕,勤换枕巾,以及,最重要的,没事儿别用手去摸脸。
这种痘,一定不能抠,越抠越出问题。
当然,我知道说了也没有用……挤痘实在是太酸爽了。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
回复关键词查看更多内容
美白 | 痘痘 | 黑头 | 敏感 | 孕妇 | 面膜
甘油 | 洁面 | 螨虫 | 保湿 | 激素 | 成分
毛孔 | 防晒 | 抗老 | 刷酸 | 防腐 | 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