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黑马
每一个有创业精神的人都在关注的订阅号。专注创业故事、实战干货和行业数据的生产,偶尔吐槽一下这个变幻莫测的创投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聚焦2024金融街论坛#【李扬:建议对于利 ... ·  2 天前  
新浪科技  ·  【#2024年9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8.5 ... ·  2 天前  
36氪  ·  iPad mini 7来了,最大的升级是……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i黑马

独家|周鸿祎内训:做产品,就是自己的“狗食”自己吃

i黑马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6-08-17 23:20

正文



口述丨周鸿祎

整理丨黑马哥


i黑马讯 8月16-17日,360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周鸿祎进行了“创业实验室”第一讲。他和15个“黑马创培生”做了为期两天的深度互动交流。


6月15日,黑马导师周鸿祎来到黑马课堂,与学员们分享最近一年来,他对互联网和创业创新的最新思考。与此同时也通过直播平台引爆了由创业黑马学院举办的“大佬招徒”活动。


当天,该课堂在花椒和黑马学吧平台的围观人数高达150万,共有1088位创业者通过线上报名,欲拜周鸿祎为师。本次创业实验室的15名学员均是从上述活动选拔而出。他们有幸获得红衣教主的亲自指导,以及与360发生深度合作的机会。


今天,“创业实验室”成员参加了周鸿祎在360的内训会。周鸿祎回顾了他二十多年的产品历程,讲述了一段传奇又平凡的路,与一个不为人知的周鸿祎。


以下为创业家&i黑马对周鸿祎内训讲话实录的整理:


我讲一个故事。


年轻人心中都有梦想,当年我也这样。但前提是,你能否维持好自己的家庭。所以我一直主张,作为年轻人,你到一个公司,可能这个大公司跟你没有太大的关系,而且你也改变不了什么,因为你没到那个层次。这时候你最该做的是充分利用好时间、资源,把需要做的事情做好,把一个产品做好,把一个技术做好,打一个很好的基础。这些才是为你日后能够指点江山所积累的资本。不要一上来就想指点大佬。


当年华为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有一个新员工进来就给老板写了一封信,指点说华为应该这么做,不该那么做,不然就死掉了。然后华为人人批示,请人力资源部门查阅这个人是怎么招进来的,有病就送精神病院,没有病就建议辞退。其实,我们一直在学习华为文化中对我们自己有帮助的东西,华为有一个理念叫“小建议,大效果”,你要结合你身边的点点滴滴,去提出建议,这才是脚踏实地。

知易行难

我第一次来北京是21年前。1995年7月28号,我坐火车来北京,拿着行李走进了北大。因为来得太早,所以被一个“学姐”误认为是大一新生。我进北大方正工作的第一个月,也有很多值得反思的事。我一个月时间就在公司出名了,曾经有两位高管在喝酒的时候流着眼泪说,像周鸿祎这样的人不开掉就是祸害。还有一堆部门经理,他们聚在一块吃饭或者打牌的时候都在议论我。为什么?因为一来,我啥活也不干,就各个部门转悠,因为刚毕业的研究生,当然我隐瞒了履历,其实我在社会上已经混过好几年了,也做了几个不成功的公司,干过一些项目,我就觉得自己特牛掰。我到各个部门给他们指点说你的程序不能这么写,你的软件不能这么做……我情商也比较低,觉得各部门对我还挺客气,都像看着一个傻子似的看着我,我还觉得挺得意。




老板是个好人,不是特锐利。他找我说,你能告诉我你想干什么吗?我说我想干一件特牛逼的大事。那是1995年,当时windows 95刚刚面市还没有互联网。我在来这个公司之前天天看《中国计算机报》,感觉很爽,因为报纸上每天都有评论。当时我就觉得舍我其谁,我要干也干一件大事。我特别想搞一套面向对象的编程架构,现在这些都过时了。我的老板也姓周,我跟他讲了两个小时,等我讲完了他说小周啊,我真的没听懂你想干什么,但是我告诉你一句话,我把你招到北大方正,你应该想你来的目的是什么。我最初来方正的目的是要去一个公司学习一下,1995年中国最牛逼的公司就是北大方正,它当时是中国IT行业的一颗明星。


他说我相信你很聪明,我也相信你很能干,但是你到了公司里,怎么脚踏实地的先干好一件事,向大家证明你。他的这句话把我点醒了,我确实觉得我太张扬了,就算我能力很牛逼,之前做过产品,也得过挑战杯的奖励,但你到了一个公司,大家不知道你的履历,一个刚毕业的研究生,凭什么让大家听你指挥?有可能我是一个真才实学的人,但是也有可能是一个夸夸其谈的人。站着给别人指点江山,中国有一句古话叫“知易行难”。


我经常感慨做产品有什么难的呢?但是纵观整个行业,公司里一些所谓的前辈总是不断违背最简单的原则,做出一大堆垃圾产品。有些产品我夸他们进步了,终于从狗屎变成垃圾了,后来想想觉得我对大家有点太苛求了。我做了几十年的产品,也做出过垃圾和狗屎。但我坚持做了二十年,如果没有内功的积累,光凭学招数你是学不来的。我希望大家牢记“知易行难”这句话。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学以致用的时候,你发现很难。


有的时候评价别人特别容易,批评别人也很容易。你到一个饭馆去,菜好吃吗?好吃你就觉得很好,但偶然有一顿饭不怎么样,你就有很多意见。各位同学,你给我炒盘菜看看,恐怕你连土豆丝炒马铃薯都炒不了。


当时老板点醒我,我问了老板一句话,我说我不再挑三拣四了,你告诉我现在公司哪些地方需要人,不管是什么活,把我派过去就好。他们早就商量好了。而杭州是天堂,还有一些团队在长沙,最远的在新疆。公司里大部分人都不愿意去新疆,一飞就是四个小时。还有一个问题,很多人不爱吃羊肉,我经常教育我的团队说,不是吃货的程序员都不是好的产品经理,但很多人真的吃不惯羊肉。


他说派我去新疆。7月28号我来北京报到,北京户口还没有落下来,我一个外地人,在北京连一个月没待满,我就被送到新疆了。后来再回到北京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年春天了。


这是我给大家讲的第一个故事。去新疆对我非常非常触动,我后来得出几个结论:即使我比各位多点混社会的经验,但是作为一个22岁刚毕业的学生,对社会的理解、对用户的了解、对市场的了解,有些东西是不能逾越的。有人说画画是天才,编代码是天才,但是在商业管理、商业运作、市场营销,包括对产品的理解,这是基于对人性的判断。在座的技术人都清楚,到底跟电脑打交道容易还是跟人打交道容易?当然是电脑。电脑你只要程序写对了,让它干吗就干吗。


我这个人不太成功,我有很多缺点。研究生毕业之后我就走的很顺,所以我要分享一下。即使今天有人听完了说老周不过如此,原来听一个英雄的故事,是如何踩着五彩的祥云,结果听他讲了当年的事很失望。即使你决定离开这个公司,我也希望你把我的建议放在心里。你的经验、实力需要时间积累,这种积累不在于你做什么事,而是在于你怎么做。


当年我在方正,我是最惨的,得罪了很多领导。他们提起我就非常动情,喝着酒就哭起来了。后来我想想,如果今天360来这样一个员工,我会把他开掉吗?我特别想把他开掉,但是回想起我当年的遭遇,他会不会是第二个周鸿祎?


方正不缺人才,因为它是北大方正。当时跟我一块分到方正的有很多研究生,来了之后,我们在宿舍聊天,很多人说要干就干数据库,如果谁能有一套安装某个网的能力,就相当于有了一个证书,很多公司都会请你去干私活。如果你要再会安装数据库就更了不得了。那时候路由器刚刚兴起,同学们都打听干什么最有前途,他们纷纷找到了很多有前途的事情,我当时对这些事情比较傻,也看不上这些事。我就要做编程,因为只有做编程才能做产品。我就一门心思想干自己的事,然后被老板教训了一顿之后,我就选择走了另外一个极端,只要你不开除我让我干什么都可以,所以我去新疆了。送我的人用特别悲壮的眼神看着我,就跟发配似的。


我在方正一直都是花着老板的学费,练着自己的本事,然后还能拿点工资,偶尔有点零花钱给你买本书看,我觉得很开心。到了新疆严阵以待,我要过去的消息都提前传给了新疆的有关部门,他们在跟建设银行合伙干一个银行系统,我去之前,银行的相应负责人和方正的新疆团队紧张的讨论了一下,该怎么安置我的问题。找了一个银行的刺头,让他负责接待我。他说小周非常欢迎你,到我们这儿之后,你不干活都没问题,就是别到处乱串,不要干扰其他组的工作。他的任务就是把我稳住。我也大言不惭地说,第一周就先不干活了,先看看大家都在干什么。年轻都有幼稚的行为,我希望你们别那么幼稚,实力不是通过这种屌来体现的。当时我已经严重影响了方正系统集成公司的正常经营秩序,所以我接受教训,第一周没有发言,也没有人发言,大家都不干扰工作。


我看了一周就明白了,如果我想加入进去,就必须要了解银行的业务。我不了解业务怎么给银行写程序呢?但是银行的业务太复杂了。实话说,1995年至今,21年过去了,到现在我都不了解银行业务。但是我一下就看出问题了,他们所有人的开发效率都特别低。当时没有什么开发工具,他们又要做成有菜单、有对话和界面,然后所有人都在埋头干一件事,哪有时间写银行逻辑,所有人都用程序代码写一个一个的界面,效率极低。我就问我啥时候能回北京呢,他们说这个项目干完就能回北京,按他们的进度我估计了一下,我觉得等我孩子长大了都见不得能回去,所以我决定要改变这件事情。




我的毕业设计是用VC1.0做的,1994年C++刚出来,用20张磁盘才能把一个软件拷下来。我印象最深的是做一个windows的界面,用所见即所得的方式,你只要去写程序逻辑就可以了。我毕业设计做了这个东西。我让他们给我一周时间做一套菜单,他们不相信说做菜单这事对我来说易如反掌。等这件事做完了,所有人对我的看法都不一样了,大家马上对我肃然起敬,我每天除了吃饭都是干到半夜三点才去睡觉,然后早上九点钟再爬起来。我们就住在一个招待所里,封闭开发,电脑就放在屋里,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写程序。


当我再说我有了一个更大的想法,这时候他们不再像听笑话一样了。刚来的时候,我说给我一周时间看看怎么改善大家的效率,这话没有人信。我一直崇尚编程,你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如果用快速开发工具,开发出来的代码你不知道底层是怎么运行的,你很难成为真正的程序高手。


我又提了一个要求,我说可以做一套完整的类库,之前我只实现了菜单,现在我要实现一堆空键,让windows里有的都可以做出来。他们听不懂。我大概苦干了三个月,让所有的界面都变成了一个不会编程的人都会做,而且所有储程序的代码都是由我来写,换句话说,我来截获键盘截获各种响应,他们只需要写功能代码。这让他们的效率至少提前了两年。


当时我有一个师兄,也是360的前CTO(创业家&i黑马注:首席技术官),现在已经退休了。当年我请他吃饭,告诉他说我要做一件很牛逼的事,说服他来帮我做数据的校验。我又干了一件事,我写了一个软件,把数据字典编译了变成了程序,数据不再需要给程序员校验了,做字段的时候,只需要告诉我这个字段对应是哪几张表,定义每个空键的时候,只要告诉我这个空键的录入对应是哪一个表,所有的自动检查工作都由我的软件来做。我做这个程序花了大半年。当时新疆建行的行长专门请我吃了饭,高兴地提前结束我的“有期徒刑”,让我回到了北京。


等再回公司,大家对我的看法发生了180度大转变。我证明了我的能力,通过做具体的事情,我得到公司更大的信任和认可。这个事情对我有意义吗?如果说只是给银行写程序,那我学到对我没有意义。它让我找到了一种方法,让我的能力能够发挥出来,这对我来说是进职场的第一步,收获非常大。

“能力是最牛逼的东西”

我讲这个故事倒不是为了嘚瑟,你们今天刚来到公司,第一,除非你已经证明你是特牛掰的程序高手,只要你还没有编过十万行以上的、能在外面独立运行的代码,我觉得你都应该朝这个目标去努力;第二,你的工作,无论是做APP、后端、Web工程师,还是做windows驱动工程师,我认为都不重要。因为技术本身不断地在变化,最后不变的是什么?是你做事情遗留的内力,和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否则,我觉得不是真正的实力。


在我看来,做什么产品最后都能出现一种原则。我去分析我的几何空间,分析我面临的问题,分析我遇到的障碍,找最好的解决方案。刚到公司,你们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被分配到一个合适的岗位上,但是你记住,一朵鲜花插在大粪上会更加的鲜艳。不要觉得你干OS(创业家&i黑马注:操作系统)就比别人高一等,最后你的软件没有人用,你一样是失败者。


你今天进来的身价,都不代表你五年以后的身价,很多人进一个公司,工资谈到一个月六千块钱,其实六千和六万都没那么重要,因为六万在北京也发不了财,房子该买不起还买不起。六万跟六千,都不决定你今天的定位。


我主张你们到360要学的是一种道,这种道就是我讲的,干什么产品都能把它做到最棒,干什么产品都能把我的技术锤炼的很好。对你们来说,今天是干技术的,难道一辈子干技术吗?今天干产品的,难道一辈子干产品吗?你们今天拥有的是时间。我今年46岁,来北京整整20年了,可当我说起我刚来北京的时候仍像是昨天一样。你们今天最大的财富,是你们可以有很多试错的机会,可以有很多学习成长的空间,如果你能借鉴我的经验,可能比我走的更快一点,对你们来说,今天最重要的是如何抓紧和利用在360的这几年把自己的实力积累起来。


今天能够做的方向很多,大家都知道优步,但当机会来的时候,你抓得住这个机会吗?你在公司里面,只有拿股票才能赚钱,这是唯一的发家致富之道。我拿了很多股票,现在超过一半的股票也分给团队。如果你希望在公司能够出人头地,希望在公司成为骨干,你一定要比别人做的更好。还是凭实力。


有的时候人的成长不是一个斜梯。就像今天我们谈的人工智能的发展,其实人工智能很长一段时间是处于平台期,有一个积累。无论做什么东西,我希望大家能够像我当年被老板训斥一样,满足热情地做好这件事,这件事情本身可能一点意义都没有,但是这件事最后的成败是公司的成败,你所有的收获都取决于你用什么方式来做。




很多人到公司都说假话。你爱不爱公司?爱。爱不爱老周?爱。都是假话。有一天你们有人翅膀硬了,都高飞了。有的人在360携手走了十年甚至二十年,而你就干了三年五年,你要问自己一个问题,你想得到什么?我认为能力是最牛逼的东西,它是剥夺不走的。有的人很看中头衔,今天给你一个头衔,把工资降一半,你干不干?钱也是这样,如果没有股票,不管你多少工资说白了很快就花完了。这些东西都是身外之物,只有一个东西最牛逼,就是通过做事情积累的能力。能力不是在这儿听我讲课听出来的,能力是实干、实操出来的,是做过很多产品积累出来的,是编十万行、二十万行代码历练出来的。没有这些东西,就靠我给你讲产品,你就能成为产品高手?如果能,只有两种可能,第一我是傻逼你是天才;第二,我就不办360了,我就天天给人讲课为生。但我觉得我也没有那能力。


方向感不是拍脑瓜灵机一动得来的。我每天收到N多的BP和信息,有人说老周,我要教你一招如何击败腾讯,这都是投机取巧的方式。你有了足够的积累之后,才能有高度、判断力和方向感,否则你现在的方向感要么来自于你自己非常狭窄的个人感受,不代表大众的想法,要么来自于你天天在网上看的公关稿或者头条。错了,那就误入歧途了。


我们今天谈的不是策略的问题,而是执行的问题。执行就是靠执行力,执行力就落实为各位做产品、技术。今天傻瓜都知道人工智能代表未来几年的方向,这类道理稍微看两篇报道谁都会说,但最后你做的程序不稳定,界面做的特别难弄,那我们要好的策略有什么用?如何磨炼自己的实力,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脱离这个,我认为什么都是在忽悠你。


在这个行业里,为什么有人跟我学?他们有一个误解,以为我是做产品的高手,其实我是久病成医。我在产品上也犯过很多错误。有一本书叫《异类》,里面讲了一个原则叫一万小时,我非常认同。我觉得一万小时是区分专业和业余一个重要的分水岭。跟大家讲这个,不是说不让你们关心行业,只是今天关心没有用,一个人武功没练好,就觉得自己可以当大将军,荣华富贵,但问题你没有能力,那个机会抓不住,最后只能徒增烦恼。


今天你们来公司,能不能给一个自己目标,争取三个月哪怕能在一个功能,一个点上做出点小成绩。可能你做了这个产品最后出来的就是一个垃圾,比如是老周做了一个错误的决策,让大家做了一个错误的产品,这跟你没关系,这个事情做成和没做成你都是胜利者,因为做成了可以总结复盘,没做成也可以复盘。


假设说公司三个月不行了,但你的实力很强,会发现有无数公司来挖你,因为你有这个实力,出去也能拿到融资,创业。今天大家都在讲创业,就是做起来很难,创业真的属于少数有实力的人,如果每个人创业都能成功,大学生毕业还找什么工作?


我在方正该学到的东西都学到了,有一天我觉得它不再满足我的需求,不能去干我想干的产品,只有高官厚禄没有意义,我得出去做自己的事。我在方正干了四年,这四年对我帮助非常大,如果我没有经过方正这四年的基础,不可能进入互联网,也不可能掌握做产品的经验和做技术的能力。我很早以前在中关村,当时工资低,我给别人卖电脑,卖一台电脑挣二百块钱,我有一段时间觉得说,万一失业了,我在中关村租个柜台给人装电脑,也能养活自己,但是那仅仅是个个体户。


我讲的都是大道理,你们来了我没有要求你们非要热爱公司,宣誓说生是公司的人,死是公司的鬼,那叫黑社会。我不要求你对我效忠,五体投地,艰苦奋斗而且不爱钱,就是为公司卖命,我从来不这么教育人,因为每个人都需要成长,需要成功。在座有的人在未来可能跟我合作十年,有的人跟我合作五年,最终有一天你在这个社会要独立承担责任,你有你的家庭,有父母要供养,有孩子要教育,你要承担生活的重任。


利用这种合作的机会,我希望各位能够提升自己的能力,这是最重要的。甭管我怎么对你吹毛求疵,我不爱骂脏字,最多骂你的产品是狗屎,如果我说你的产品还可以,那就非常了不起了。我希望大家头半年脚踏实地。

“成为一个小白”

欢迎不欢迎提建议呢?欢迎。我讲两点,第一,能不能在你做事的领域提建议,把你的工作改善的更好。第二,我有一个主题叫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人,每个人我认为从天生就有产品经理的先天天赋,但我不知道为什么产品经理就是做不好产品。你观察自己,反观内心,我们很多人,实际上自己是天然用户,好或者不好都变成一种情绪宣泄出来,所以在第一个层次,你们有没有去认真观察自己作为一个普通用户的内心感受和体验。


这是我的一个方法。不管它叫精神分裂模式还是叫灵魂出窍模式,一个产品好或者不好的时候,我有两个周鸿祎,一个周鸿祎在用这个产品,一个周鸿祎会很冷静的看另外一个周鸿祎。只要有点毅力,都可以做到精神分裂。第二个人格很重要,第二个人格要说这个产品不好用,你就要去找原因。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外行看一个电影傻傻一笑,笑完了出电影院啥都忘了,这种人永远拍不了电影。周星弛看电影,他觉得好看,他不仅沉浸其中,还会想这个电影镜头应该这么剪辑,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演员和好导演,而不是光靠读《论一个演员的修养》。


微软有个做产品的定律叫“自己的狗食自己吃”,公司自己的产品,如果你真的想在这个公司出人头地,你一定要用,哪怕产品像狗屎一样难用,捏着鼻子咬着牙也要用,你不用怎么知道它烂?所以你对我们自己的产品,无论软件、硬件,在用的过程中,你就能发现,它和你凭空去讨论一个概念是完全不一样的。也是我说的一个道理——知易行难。




有一个词,张小龙管它叫“小白”模式、“白痴”模式,你先观察自己的感受,扪心自问,你要问自己一句话“我的感受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的感受吗?”如果不是,你就需要让自己继续锻炼。进入“小白模式”特别难,但是这个武功从今天就要开始练。什么叫“小白模式”?当你接触过无数个普通用户之后,你就会慢慢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体会他们的感受,这时候不是你在用产品,是你代表了成千上万个小白在试用这个产品,在试用中把好和不好的感受总结出来。特别年轻没有经验的人来跟我谈做什么产品的时候,他们往往陷入一种“我觉得这样好就是好”,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误区。


怎么进入“小白模式”呢?最简单的方法,偷窥,去看别人怎么用,所以以后坐电梯的时候,别看自己的手机,看别人的手机。


前两天我从新加坡回来,新加坡商场里面男女同学全拿着手机抓“妖怪”,我太忙了,我一直没有玩,那天我从电影院出来,一帮年轻小伙子、小姑娘都在旁边抓,我想看一看,不在于看界面,我想看他们用起来的时候,手是怎么运作的,关注点在哪儿。


以前在做360安全软件的时候,我有一个职业癖好,我特别爱给人修电脑,我开会无论跟谁坐一块,我都把人家的电脑拿过来,看他电脑里装了什么软件。我还试图拿360优化他的电脑,但是经常碰到的一个问题是本来在公司内部用的好好的功能,为什么一出去就不工作了呢?外面的环境太复杂,只有在修电脑的时候,你才能体会到小白用户的电脑是什么情况。


有一次开一个法律讨论会,在公司内部,来了一堆行业里的法官,有一个中年女法官,她坐在我旁边。那天开会,我就往她电脑上一瞟,发现她的电脑上装了我们全部的产品,她装了一个360桌面,那个桌面是我设计的,我设计的都是我是最懂的,这也是小白模式最大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在用别人产品的时候,不自觉的把自己当成真实的用户,这时候你的反映是真实的,但一旦某些同学荣升为产品经理和产品负责人,这个产品的流程是他自己设计的,他用这个产品怎么用怎么顺,就像自己的孩子怎么看怎样俊,这是一个特别大的误区。正因为他自己设计使用的流程,他脑子中已经种下种子,所以就会导致他用的时候,不自觉的按照自己的操作顺序,他觉得就是这么用的,但用户不会按照你设计的逻辑去用。什么叫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如果不能从用户角度去思考,你就理所当然犯一个错误,你认为你做的每个东西用户都会认真读,你觉得你做的每一个东西用户都会认真想。你如果不能顺着用户的心理做产品,你就变成了“我是产品经理,用户得按照我的行为办”,这是最失败的产品经理。


很多创业者被什么害了?天天参加行业研讨会,听听成功学或高谈阔论,但大家今天练基本功不是为了去谈那些名词,名词没有用,考虑任何问题我们都要回到用户角度、产品怎么做,只有做出一个让用户很满意的产品,你才能够去建立用户群,你才可以建立你的商业模式。


送礼最好的秘诀是什么?看到一漂亮女主播,一个豆是一毛钱,你就可了劲的送,把手摁断,你就送一百个豆,十块钱,霸占屏幕十分钟。我从来不给人送大礼物,我送的礼物都是花自己的钱,很多人说老周你送礼不要钱,我说你扯淡。因为花自己的钱心疼,所以我从来不送蓝色妖姬。


有句话叫“功夫在诗外”,诗人写诗不是在屋里写诗,有了生活的积累和认知,回去下笔如有神。今天做产品也是一样,你平时产品都不用,用也是因为这个产品是你做的,为了应付一下公司,或者为了应付一下老周,简单用两下,你怎么可能成为一个产品经理人?


我举两个我犯错误的例子。第一次,我忘了具体是滴滴还是快的,它们中有一家找我谈过投资,我否掉了,为什么?我已经是一个小资了,我出入都有车,限号也拦不住,我已经过这种腐朽的生活很多年了,我也很多年没打过车了,所以我犯了一个错误,我没用普通人的思维,而是用我自己的习惯判断。什么叫同理心?就是你能够从别人的角度去思考。


第二个例子是游戏直播。当时直播还没有热,在中国直播被定义成秀场。我自打做公司以后,我就基本上不打游戏了,因此我对游戏产品完全没有感觉,现在流行什么我都不知道,可能我对游戏的理念还停留在很多年前,已经很过时了。所以我也就无法理解为什么会有人去看别人打游戏,这个项目我又拒绝了。


成为小白用户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我们要求每个产品都应该有用户论坛。公司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专门有客户服务部门在论坛里提供服务,这是极端的错误。当你的产品不好,大部分用户选择默默卸掉,他们连告诉你究竟哪里不好的机会都不给,大概只有十分之一的热心或者愤怒的人会冲到这儿来骂你,这是非常难得的机会,你要做的不是光平息他的怒火,你要知道他为什么生气,你要从用户骂你的语言中,找到他想要表达的意思。


现在有很多人都慑于我的营规,一有用户抱怨他们就跳出来解决,我认为这样的人永远成为不了优秀的产品经理,他们老以为让我满意。其实你跟一个用户交流,不是去解决这一个用户的问题,这一个用户背后一定有十个或者五十个同样的问题。


联想当年是中科院出来的一帮知识分子、科学家跟着柳传志去做生意,这些人不是天生会做生意的,也在屋里搞科研的人。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柳传志如何让这些人放下价值,就是让科技人员站柜台,你自己做了一个产品老觉得牛逼,你自己把它卖出去才牛逼,当你卖的时候才发现说你觉得牛逼的东西用户根本不买。用户至上不是一句空话。


当年我印象最深的,我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做了一块防病毒卡,只有我抬头去卖,我那两个合作伙伴很面。我做过销售,做销售对我最大的帮助就是挨用户的骂,你拿了人家的钱,人家就有理由对你破口大骂。你的软件怎么这么烂?对我个人来讲,我也是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天之骄子,我从本科到研究生都是保送的,我拿过挑战杯的二等奖,所以我也是一个很骄傲的人。但是当我为了做事情低下骄傲的头,跟那些用户打交道的时候,后来我告诉大家,用户是不可教育的,你给他发了说明书都没有用,你只能顺应,你能拒绝他,但是你很难教育。


用户中心现在是我们公司的黄埔军校,这个部门的员工在用户至上、体验为王,包括抓用户的需求举一反三上面都有很多的锻炼。如果你没有到这个部门,而是分到了普通的产品部门,我希望你把我说的话传递给各个领导者,我们要求一大堆产品人员,包括技术主要骨干,都必须要跟客户做直接的沟通。




我们曾经有一个最傻的分工,就是做产品,有一个主产品经理,他会带十来个产品助理,其中有一个助理是做数据分析的,其中还有一个助理是做论坛回帖的,还有一个助理是做用户反馈的,你们觉得这样分工对吗?这是一个错误,每个产品经理都要学会跟用户打交道,这就像练功,这是基本功。


自己学会观察、思考,你们自己都有朋友,有些朋友是非IT行业的。经常观察IT行业的人容易出问题,因为我们是同类,我们习惯比较一致,我们想一个东西可能是我们都喜欢的,但是老百姓不一定喜欢。


做产品还有一个我最痛恨的,就是做假设。做了一个功能,第一,假设用户很爱用,其实有可能是伪需求;第二,假设用户知道这个功能,说明你有很多功能藏的很深。第三,你假定用户用这个功能的时候,能够把它顺畅的走完,其实这是最要命的,很多产品根本不能顺畅的走完。第四,假设用户用完这个产品感受很好。你把我所有说的假设写下来,做一张表,做任何产品就拿这个来过滤,你会发现很多产品都违背了中间的原则。


你参与一件产品的时候,要忘掉自己,不能够太自我,不能觉得我就这么做了,这么做就是对的。你一定要像一个旁观者那样去重新审视自己的产品。


 创业实验室 

“创业实验室”是创业黑马学院2016年重磅推出的产品,它通过黑马学院线上平台“黑马学吧”,招募优秀的创业者,与企业家共同进入“实验室”,一起碰撞商业思想,进行实践探索,梳理可案例化的商业体系。

*本文系i黑马原创,周鸿祎口述,黑马哥编辑。微信后台回复“转载”获取转载权限,未经授权,转载必究。推荐关注i黑马微信公号(ID:iheima)




10个小鲜肉编辑 + 15个大叔记者

1800余篇人物专访、2000余篇公司专访

最新鲜的互联网资讯

最真实的创业故事

最有用的实战干货

还偶尔吐槽下创投圈那些事儿



下载学吧App

听周鸿祎、徐小平、江南春直播大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