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学习小组
这十年,我们好好学习。与习一起进步,一起担当。错过习的前60年,不再错过现在。 本公号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指导。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能源报  ·  马斯克:泽连斯基被开除了 ·  7 小时前  
中国能源报  ·  马斯克:泽连斯基被开除了 ·  7 小时前  
政事儿  ·  霍启刚:非常荣幸! ·  昨天  
底线思维  ·  半岛破冰靠真心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学习小组

一篇文章读懂“人民立场”这个重要词汇

学习小组  · 公众号  · 政治  · 2016-12-26 22:30

正文

【学习小组按】

日前,《求是》刊登文章《以人民立场汇聚复兴伟力》。文章指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 人民立场 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


中国共产党从哪里来,又向哪里去?其全部的奥秘就在于坚持人民立场,把党性和人民性紧密结合起来。


文章主要分4部分:


“人民立场”是新一届党中央的“根本立场”。

“人民立场”勾勒出我们党95年坚守初心的历史主脉。

“人民立场”亮明了我们党的“身份”。

“人民立场”为继续“赶考”助力定向,昭示了民族复兴的光辉未来。


学习小组今天推荐阅读。



以人民立场汇聚复兴伟力

李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这一重要论断深刻诠释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立场遵循和价值取向,勾勒出中国共产党95年坚守初心的历史主脉,昭示着我们党继续前行的未来方向,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宗旨的鲜明宣示。中国共产党从哪里来,又向哪里去?其全部的奥秘就在于坚持人民立场,把党性和人民性紧密结合起来。


一、“人民立场”是新一届党中央的“根本立场”,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鲜明的价值取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举旗定向、谋篇布局,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治国理政新实践取得丰硕成果。追根溯源,新一届党中央上任伊始就把“人民立场”作为治国理政的“根本立场”,并始终牢牢坚持。

2012年,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重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3年,在中央政治局专门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必须有天下为公的宽阔胸襟,摒弃任何私心杂念,把为全中国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唯一的追求”。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2016年,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全党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思想认识上一以贯之坚持人民立场,在工作实践中始终践行人民立场。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且强调“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尤其是共享理念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 ”他还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思想;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可以说,人民立场贯穿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鲜明的价值取向。


二、“人民立场”勾勒出我们党95年坚守初心的历史主脉,诠释了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史奥秘

近代中国积贫积弱、一盘散沙,无以凝聚起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力量。历史出了这样一道考题:如何把人民组织起来,形成民族解放的磅礴之势?各派政党与团体纷纷“应考”并祭出各式各样的“人民大旗”。然而,只有中国共产党成功探索出了唤醒人民、团结人民、组织人民的历史路径,这就是:使分散性的民众变为有觉悟、有理想的人民,把人民的利益诉求与党的阶级使命结合起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起政治共同体;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结合起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起利益共同体;把社会变革的愿景与党的纲领结合起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起命运共同体。从此,历尽苦难的中国终于汇聚起伟大的历史合力,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被深刻改变,人类历史上一个崭新而又恢弘的国家发展奇迹就此产生。

从诞生之日起就站稳人民立场的中国共产党,找到了实现人民解放和富强的正确历史方法。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使中国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由此可见,“人民立场”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是体现为鲜明的价值取向、科学的实现路径与辉煌的历史成就。

三、“人民立场”亮明了我们党的“身份”,是我们党在复杂环境中践行根本宗旨的定盘星

坚持人民立场,就是亮明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身份”,就是毫无保留地公开自己的观点和意图。 “人民立场”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都强调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身份”和本质属性。人民立场,指的是党在任何情况下的立场选择与宗旨坚守,尤其强调党面对重大政治安排、重大政策设置、重大利益调整时的决策与施政立场,是在复杂环境中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方法论。

坚持人民立场,就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是对人民主体地位的深刻揭示。首先,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就要不断巩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国家政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国家的名称,我们各级国家机关的名称,都冠以“人民”的称号,这是我们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权的基本定位。其次,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就要不断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个根本政治制度,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再次,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就要不断强化人民至上的宪法保障。弘扬宪法权威,就是要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这为坚持人民至上提供最坚强的法律与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道路,是尊重和实现人民主体地位的道路。坚持人民立场,就要毫不动摇地坚持这条道路。

坚持人民立场,就要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分配制度 。首先,坚持人民立场就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尤其要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不动摇,坚持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动摇,这是我国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制度性保证。其次,坚持人民立场就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制度,努力推动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断缩小收入差距,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总之,在经济社会发展领域,坚持人民立场,就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与分配制度,发挥其支撑与引导作用。

坚持人民立场,就要毫不动摇地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