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语:
地方新增专项债整体发行进度明显偏慢
,2024年4月地方新增专项债共发行292亿元(截至4月21日),较去年同期下降约1079亿元,从相对数据看,2024年4月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占全年发行额度比重仅为1%,而2021-2023年同期数据分别为6%、3%和7%。目前新增专项债累计发行进度为17%,占提前批进度的29%,同期累计进度(剔除2021年)为32%-41%,占提前批进度的74%-96%。
从4月新发行的11份专项债方案看,山东、湖南和北京三地各发行4只、2只和5只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分别为49亿元、55亿元和153亿元,从开工时间和审批时间看,大多项目均于2021-2023年审批,并非2024年新立项审批项目,透过4月份专项债方案来看,年内并未开工新审批项目。透过开工时间来看,专项债目前主要用于在建项目的续建,超过60%项目为2022-2023年开工项目,专项债用于2024年新开工项目个数仅为13个,占比为11%。
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偏慢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提前批额度下达及项目申报时间相对较晚。
2023年12月相关部门下达了2024年地方债提前批次额度,而前一年地方债提前批次下达时间则是11月,本次下达时间明显偏后。
2)
2023年Q4发行近1.4万亿的特殊再融资债及1万亿的增发国债,地方债提前批发行紧迫性下降
,且增发国债在一季度已逐步分批次下达并逐步开工形成实物工作量,若考虑这1万亿增发国债大部分在今年1季度开工,今年一季度累计专项债+1万亿增发国债或并不偏慢,二者合计约1.63万亿元,已超往年一季度累计专项债发行规模。
另新项目开工进度仍偏慢,发改委在4月17日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的新闻发布会提及“2月,发改委完成了全部三批共1万亿元增发国债项目清单下达工作,将增发国债资金已经落实到约1.5万个具体项目”,并表示“推动所有增发国债项目于今年6月底前开工建设”。
3)
1-4月份发行的专项债大部分用于老项目开工(如23年项目24年开工)及在建项目(开工时间在22-23年)的续建工程
,且续建工程占比较高,反映了当前新项目审批偏慢。发改委在4月17日的报道中已明确提及“完成了今年专项债券项目的初步筛选工作”,可关注下一步财政复核后新项目开工及专项债发行提速。
专项债4月份实际进度仍滞后于计划,或与项目审批有较大关系,关注项目审批提速。
4月新增专项债实际发行规模大幅低于计划值。从二季度地方新增专项债发行计划看,二季度预计将发行1.05万亿元地方债,其中4-6月分别计划发行2241亿元、4184亿元和4099亿元,而目前4月仅发行292亿元,低于计划值约1950亿元,关注后续项目提速后发行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