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建投量化策略徐建华
财经观点分享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建投量化策略徐建华

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发布简评

建投量化策略徐建华  · 公众号  ·  · 2024-06-17 10:2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重要提示







通过本订阅号发布的研究观点和信息仅供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参考。因本订阅号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中信建投客户中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您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使用或转载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核心观点

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自 2023 9 月发布以来,凭借其独特的选股标准和多币种计价的创新设计,表现出色。截至 6 15 日,该指数取得了 26.49% 的收益,相较其他红利指数具备明显的收益优势。指数选取的成分股主要集中在石油石化、通信和煤炭三大顺周期行业,既体现了国民经济“压舱石”的稳定作用,又不同于金融板块高配的传统红利指数,展现了服务实体经济的特点。并且,前十大重仓股成长快速,收益率较高。随着港股市场的逐步回暖和国务院国资委市值管理考核举措的推动,国企估值修复将为指数未来收益提供强力支撑。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凭借其优质的重仓股、稳健的分红收益和显著的抗波动能力,具备较高的长期配置价值和成长潜力。


策略简评


2023 9 13 日,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发布, 由国新投资有限公司定制,从港股通范围内选取国务院国资委央企名录中分红水平稳定且股息率较高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港股通范围内股息率较高的央企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关注行业地位突出、经营稳健、现金流充沛、市值大、分红高的 50 家港股央企上市公司,首创多币种计价,覆盖港币、人民币和美元三类,助力央企更好地利用境外市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业绩表现占据优势。 自发布到 2024 6 15 日, 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 共获得 26.49% 的收益。与同类型指数香港红利和恒生高股息率指数对比, 2024 年开年以来收益率有明显优势,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收益率为 28.64% ,香港红利和恒生高股息率指数收益率分别为 24.69% 12.52%

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在市场上呈现出相对低估值的特征。 截止 2024 6 15 日,该指数市盈率为 8.20 ,市净率为 0.84 ,与其他相关红利指数相比,市盈率和市净率优势凸显,一方面归功于港股股票普遍估值较低,市盈率较高,另一方面,央企龙头企业普遍分红比例较高,适合红利投资,表明其市值相对较低,同时具备一定的价值投资潜力。

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投资行业分布具有顺周期属性及国民经济“压舱石”特征。 聚焦石油石化、通信和煤炭三大行业,权重合计约 69.94% ,主要行业具有显著的顺应经济周期特性,并在国民经济中起到“压舱石”的稳定作用。基本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与当前市场主流红利指数高配金融(银行)板块形成明显差异,呈现了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产业布局的鲜明特点,并且行业分布广泛,有较强的代表性。

前十大成分股具有长期配置价值。 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总市值排名靠前的成分股包括中国海洋石油( 0883.HK )、中国石油股份( 0857.HK )、中国神华( 1088.HK )等总市值超过万亿元的上市公司。这些股票均为央企主题的龙头企业,体量巨大且先发优势明显,具有较高的长期配置价值。从收益上看,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的多支重仓股近一年收益表现十分优异,大部分股票实现了正收益。年涨幅超过 10% 的股票数量也较多,自 2023 6 15 日到 2024 6 15 日,前十大成分股仅有一只股票收益率低于 10% ,近一年股票表现优异,其中中海油、中石油近一年涨幅分别为 89.5% 35.41%

港股行情逐渐回暖。 1992 年至今,恒生指数经历多轮下调,本次下调从 2021 2 19 启动,下调幅度和调整时间接近历史极值水平,随着 2 CPI 超预期推动消费板块领涨, 2024 年开年以来恒生指数上涨 6.87% ,港股行情回暖。

红利、国企方向未来可期。 该指数重点投资的国有企业在关系国家安全与国民经济的主要领域中具有的重要支柱的地位。 2020 6 30 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 2020 2022 年)》审议通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拉开序幕并深入推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加速做强做优做大,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随着国企改革深化提升、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背景下,国企有望估值重塑。而高红利策略近年来表现较好,能够持续稳定的保持高红利的企业具有较好的收益和现金流,所处的行业一般也比较成熟,竞争格局稳定,而港股长期以来股息率较高,适合高红利策略的实施。长期来看红利指数收益能够跑赢宽基指数,具备长期投资有效性,年化收益率普遍跑赢主要宽基指数且全收益层面的相对优势更明显,夏普比率和卡玛比率也较主要宽基指数具有一定比较优势。 2012 年以来,中证红利指数显著稳定跑赢上证指数,基本实现熊市守住回撤,牛市抓住收益的偏防御性的投资目标。中证红利指数的稳定表现证明红利策略的有效性,具有长期配置价值。

展望未来,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能源、电信、港口等基础设施行业或将持续受益,前十大重仓股成长快速,收益率较高。并且随着市场的持续波动和政策的引导,央企净值管理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凸显,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的重仓股均为各个行业的优质国央企,国央企的估值修复或将为指数的整体收益提供有力支撑。同时,港股央企红利价值的优势也将愈加明显。 2024 1 月国务院国资委的市值管理考核举措,以及近期港股回暖趋势,尤其是恒生科技指数的显著反弹,显示出市场对港股的信心逐步恢复。加上红利指数的稳健收益和抗波动特性,加上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的优异表现,预示着未来其具有较高的长期配置价值。整体来看,伴随着政策支持和市场回暖, 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未来将具备较高的成长空间和投资潜力。


风险提示:

(1)地缘政治风险。如果地缘关系管理不善,可能影响外资对港股的配置偏好。同时俄乌冲突、中东问题等地缘热点可能面临恶化的风险,如果发生危机则可能对市场造成不利影响。
(2)海外美联储紧缩程度超预期。如果美国经济持续保持韧性,劳动力市场、零售等经济数据表现亮眼,那么美国衰退风险或将面临重估,同时通胀风险也将面临反弹,美联储紧缩抗通胀之路继续,全球流动性宽松不及预期,港股流动性也将承压。
(3)国内经济复苏或稳增长政策实施效果不及预期。如果后续国内地产销售、投资等数据迟迟难以恢复,长期积累的城投偿债风险再次凸显,经济复苏不及预期,那么整体市场走势将会承压,过于乐观的定价预期将会面临修正。



报告信息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 :《 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发布简评

对外发布时间 :2024年6月16日

报告发布机构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徐建华】 SAC执业证书编号: S1440523100002

研究助理:【陈添奕】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微信号:CSC研究ESG策略团队)为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研究发展部ESG策略研究团队运营的唯一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中信建投不因任何关注本订阅号或接收、阅读本订阅号内容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建投的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中信建投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中信建投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任何完整的研究观点应以中信建投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订阅者若使用本订阅号所载内容,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而对其中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产生误解。提示订阅者应参阅中信建投已发布的完整证券研究报告,仔细阅读其所附各项说明、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

中信建投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订阅号所载内容、意见仅代表来源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研究观点可依据中信建投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布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中信建投的其他部门、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订阅号中内容、意见不一致或相反的市场评论和/或观点,中信建投没有将此内容、意见向订阅者进行更新的义务。

本订阅号发布的内容并非投资决策服务,在任何情形下都不构成对接收本订阅号内容受众的任何投资建议。本订阅号所载内容、意见仅供参考,亦不构成任何保证,订阅者不应单纯依靠本订阅号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订阅者应当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在任何情况下,中信建投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订阅者根据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做出的任何决策与中信建投或相关作者无关。

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的著作权归属于中信建投所有。未经中信建投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修改、转发、翻版、复制、发布或引用本订阅号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亦不得从未经中信建投书面授权的任何机构、个人或其运营的媒体平台接收、翻版、复制或引用本订阅号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