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大利亚悉尼有段经历让我终身难忘。
2006年初,我到悉尼准备在那里“安定”一段时间,于是就开始和悉尼当地华人社区,特别是作家协会和学界朋友联系。这期间我认识了悉尼科技大学冯崇义博士。冯博士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也是具有代表性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当然也是华人圈最有名的学者。当时他正在筹办《悉尼时报》,这是一份以传播自由主义理念为己任的周报。
由于在政治和办报理念上都相近,进入报社不久我就被任命为总经理兼副总编辑,冯崇义博士为社长。听上去我的名头挺响,其实由于是自筹资金的同仁办报,这些所谓头衔不过是一起办报的同仁们谦让给我的,特别是总经理一职,无非是因为我是最年轻的,而且时间也比较多,方便跑跑广告。当时由于报社处于初创阶段,从社长到编辑,不但不能领工资,而且还要自筹资金。
可是我很喜欢这份工作,也很喜欢和冯崇义博士一起工作。按说我干过很多工作,可很少有工作能够像办报一样让我全情投入和激动不已。
由于澳大利亚有好几分中文报纸,竞争相当激烈。要想在这些报纸(《星岛日报》《新报》《澳洲日报》等等)中争得一席之地,很不容易。不过冯崇义博士的办报理念得到了读者的认同,使得报纸一开办就受到华人社区各界特别是知识分子的欢迎。加上我们的报纸是免费派发的,一度出现报纸一出来,就被一抢而光的局面。看到读者喜欢报纸,看到报纸推广的自由主义理念被更多普通华人读者了解到,心里挺好受的。
为了进一步扩大报纸的影响以及拉到更多的广告,让报纸进一步发展壮大。我星期天带着一位报社的职员到商铺林立的悉尼唐人街去派发报纸。回想一下,这是我在国外十年干的唯一一次“体力活”,却是没有任何报酬的。很多人都不理解,殊不知,我就这么个德性,一个理想主义者。在海外,有几个年轻的华人不是在为更多的金钱更大更宽敞的房子和更小更豪华的跑车奔波的?只有我这个傻蛋却为鸡巴理想竟然第一次跑到街头傻BB地派发报纸。甚至把其他赚钱的工作都丢掉了。
和我一起上街派报纸的悉尼女孩觉得我们很搞笑,她有些不好意思,她从来没有看到一份报纸的总经理兼副总编辑像一个盲流一样到街头去派发报纸。
可是她却不知道,那次办报的工作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里程碑。这说明,四十岁的我,有了另外一样的心境。有了这样的心境,金钱和物质于我真如过眼云烟,理想和理念足足可以伴我一生。
我不会也不至于为了生活到街头上去叫卖,但如果为了自己的爱好或者理念和理想,那就另当别论,我随时走上街头!
杨恒均 2007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