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山浮生
来跟我一起打开脑洞,认识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北山浮生

315随想:新技术与大革命

北山浮生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21-03-16 16:4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年年都有315,2021年与众不同。


大家都知道今年是建党百年,意义自然非同一般。今年也正好处在新技术革命号角正在吹响,旧秩序开始土崩瓦解的关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一百年前那个风起云涌的革命时代颇有几分类似。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我们先从315曝光的如下两类黑名单谈起。


一是福特、英菲尼迪等厂商明知车辆缺陷,却故意隐瞒、欺骗、坑害消费者的问题。


二是360搜索、UC浏览器等网络搜索引擎涉及虚假医药广告的问题。



这两类问题看似大相径庭,背后却指向同一个逻辑: 商家的广告营销形态决定了商家的利益获取方式,利益则进一步决定了行为动机和行为方式。


这也就是所谓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这类问题曾经长期存在,人们也只能长期忍耐。但如今却变得越来越让人无法容忍,这些商家也因为自己的“小聪明”作茧自缚。


大人,时代变了!如果还是固守老一套,必然被时代洪流所抛弃!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营销的底层基础发生了颠覆性变化,基础不牢,自然地动山摇!正如当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是因为封建贵族制度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被新技术所颠覆。



为了搞明白背后的原因,我们首先回顾一下营销的定义。


提起市场营销,那是各种商学院MBA最热门的课程,很多人都认为成功的营销就意味着获得商业成功。一时间仿佛人人都是营销大师,但往往学到皮毛,忘记了实质。


关于什么是营销,有一系列定义,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给出了一个最短的定义: 营销就是比竞争对手更有利润地满足顾客的需要 。说人话就是,让顾客感觉到你的产品恰好能满足自己的需求,并且购买这个产品所需要做的一系列动作,简单理解就是 打广告,做推销。



营销本质上是一种商家和顾客之间 通过信息交互,建立信任的过程, 因此营销的具体形式与媒体的形态密切相关


营销兴起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伴随着无线广播和电视媒体的兴起和兴起。 广播和电视是典型的 集中分发式信息网络 ,由专业人士生产内容,并且通过专业的媒体机构进行信息单向分发,用户只能被动接受信息,无法进行任何信息反馈。


在这种媒体形式下进行营销, 用户获得产品认知的过程与购买过程是脱节的,而且无法明确建立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 于是,品牌广告成为营销的主要形式。与品牌广告相对应,杰克·特劳特的“定位战略”成为营销的主要法则。



所谓定位战略,就是把简单明了且易于记忆的功能和情感概念,通过广告创意植入用户的认知, 让这些概念代替用户对产品本身的认知,并与自身的功能和情感诉求关联起来,从而产生购买欲望。 比如提到沃尔沃,大家马上联想到“低调奢华,安全可靠”,提起丰田,想到省油皮实维修保养方便,“有路就有丰田车”。


正是归功于电视媒体和品牌营销,产品有被跨地域的消费者广泛接受的可能,世界迎来了商业大发展的时代,公司的规模开始快速扩张,跨国公司纷纷涌现。


因此,定位战略和品牌广告成为商业发展的助推器,营销也被很多人视作商业成功的必备条件。


品牌广告背后有一个默认假设: 广告对于产品的功能和质量做出了承诺,顾客是因为相信了承诺才购买,品牌形象变成了产品本身的信用符号,成为企业价值之源,安身立命之本。


品牌形象变得如此重要,广告变成了一桩大生意,广告费也水涨船高。无数广告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层出不穷的广告创意,无非就是如何更加巧妙地将品牌形象植入用户的意识中,也就是俗称的“洗脑”。


甚至诞生了专用于洗脑的魔性广告,比如 广告界之耻 “脑白金系列广告”。骂归骂,效果是杠杠的。



由于广告费很高,而且品牌广告的效果很难明确量化,不是有句著名的话:“我知道广告费一半都是浪费的,但我不知道浪费的是哪一半”。


品牌广告也成为大公司的专利。花费巨大成本树立的品牌形象,最终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产品定价中很大一部分就是所谓的“品牌溢价”,也是消费者必须支付的“品牌税”。


于是才会出现可口可乐公司那句著名的话:公司就算烧了,只要品牌还在,一切都可以重建。


这一切都被 业内人士 看作是理所当然,但问题就在这些“理所当然”之中。


广告吹得牛逼再怎么高大上,最终还是要通过产品本身圆回来才行。但媒体的话语权由机构所垄断,看金主爸爸也就是广告主的眼色行事,商家和消费者之间处于严重权利不对等的状态。相对于强大的公司,消费者处于分散、弱小、无力的状态,发声极为困难,真出了问题也很难谋求公道。如果真有锲而不舍的消费者维权,公司往往针对这些人破一笔小财封口,以消除影响。


品牌逐渐变成了一种文化霸权。


上世纪七十年代, 福特推出了一种叫做平托(Pinto)廉价畅销车。由于这款车汽 燃油箱位于后轴后方和后保险杠前方,在碰撞时容易破裂或刺破。 当汽车从后面撞击时,汽车容易发生爆炸。已经造成 数百人死亡和受伤。福特早已意识到油箱的位置是错误的,但是一不对车辆进行召回,二不修改缺陷,而是继续销售它们。福特高层认为即使出现问 题,消费者也很难归咎于车辆本身,就算有少数人意识到这一点,花点封口费就摆平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终于有人把福特告上了法庭。在案件审理中,人们发现福特早已做过详细的会计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来决定是否值得加装一个特殊的保护装置来保护油箱,防止它爆炸。安装每个装置费用是11美元,为已销售的1250万辆Pinto车改装的费用是1.37亿。而收益的计算是:180 死亡,每个死亡赔偿$200000, 180 受伤,每个受伤赔偿$67000,有2000辆撞坏的车要修理,每个花$700,所以总收益是0.5亿。这样看来,收益小于支出,因此决定不安装保护装置。当这份会计成本效益分析备忘录出现在审判中时,陪审团大为震惊,经过媒体报道,整个社会爆发了排山倒海般的愤怒声浪,也引发了巨大的赔偿。


尽管福特曾经得到过教训,类似的赔偿案也有不少,但是总体而言,由于公司与消费者地位巨大不对等,信息不透明依然严重。品牌广告的这些特征,一方面导致小公司很难成长, 大公司长期广告洗脑形成了品牌价值,其中又有很多公司习惯于 “广告吹牛+真相遮掩+出事封口”的组合拳,这样的操作可以实现收益成本的最优。


由于各国之间地位不对等,公司品牌霸权还会叠加上国家霸权,成为一种双重文化霸权。 这集中体现在,国产车如果有一点小问题,用户就会挑三拣四,进口车的毛病就成了一种优雅的“贵族范”,仍然不影响粉丝的顶礼膜拜。比如德国大众烧机油,一点没影响奥迪的品牌形象。用户成为“精神跪族”,进一步助长了进口车厂商的嚣张气焰。正如当年殖民地时代,洋人虐华人如同虐待一条狗。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吗?我看并没有。


315中曝光的福特和英菲尼迪的种种匪夷所思的做派,就是品牌广告时代带来的典型后遗症。这跟当年的洋老爷和买办们的嘴脸有啥区别? 这就是大公司仗着话语权,对消费者赤裸裸的剥削和压榨。


黑暗的现实呼唤革命者来打破不合理的旧世界,还消费者一个公道。

这个革命者在九十年代闪亮登场,它就是互联网!


大公司霸权来自于品牌广告,品牌广告又是根植于广播电视的媒体形态,因此釜底抽薪之计只能是媒体形态的颠覆。


互联网打破了广播电视单向信息集中分发的传统,变成了多点对多点之间的信息交互。 在互联网信息门户的形态进行快速迭代之后,在2000年左右,互联网信息分最优发形态终于诞生,那就是搜索引擎。比如谷歌、百度,以 及前面提到的360搜索,UC浏览器都是这一类。


基于互联网技术,搜索引擎提出了划时代的效果广告,这就是现在营销术语中常常提到的CPC、CPS、CPA、CPM、CPE等玩意。其中CPC指的是每点击一次计费(Cost Per Click)。网民的每一次点击就会为广告主带来真实的流量或是潜在的消费者,是比较成熟和常见的收费方式之一。其他术语也是类似,这里就不一一解释了。


效果广告使得广告费化整为零,极大降低了广告门槛,打破了品牌广告被大企业垄断的状况,使得中小商家也能参与到广告投放当中,而且能够精确地计量广告效果,使得营销预算捉襟见肘的中小商家也愿意投入。


阿里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道出了这个时代的商业趋势。 大量淘品牌借助淘宝这个平台快速成长,这在以往的品牌广告时代是不可想象的。


随着这一波营销革命,中小企业迎来了史上的黄金时代。负责流量分发的搜索引擎如同印钞机,成为这个时代最赚钱的互联网生意,这就是百度最先站上互联网企业市值第一的内在逻辑。


本质上, 淘宝的商业模式跟百度没什么区别,都是通过搜索引擎收取效果广告费,后来通过天猫又加上了竞价排名费。 只不过百度是开放空间的通用搜索,淘宝是自己圈了一块地,然后做这块地的独家搜索。所以淘宝成气候之后,很快就屏蔽了白度以及其他外部搜索引擎的链接,因为这是它碗里的肉,岂容他人染指?


互联网效果广告打破了 电视品牌广告的媒体霸权,也瓦解了大公司的品牌霸权,给中小商家声张了正义。


但是,“屠龙者终成恶龙”也是一种历史必然。在度过了早期的黄金时代之后,效果广告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其所做的恶可能比起品牌广告时代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效果广告只是极大降低了投放广告的门槛,让广告不再是少数人垄断的游戏,但并没有打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随着竞争加剧,也就是俗称的内卷化,广告门槛也不再是优势。


效果广告扩大了广告竞争的战场,随着网络基础设施普及,线上商家快速涌入,线上流量红利很快就见底。原因很简单,消费者还是那些人,肉没有增加,参与争夺的狼多了不只十倍,效果广告虽然不像品牌广告那么耗费惊人,但是很快也水涨船高。


线上虽然信息成本低,但是竞争强度比线下高得多,再加上竞价排名原则,广告费不是由成本决定,而是供求双方的博弈所决定,广告位的数量是有限的,参加竞争的商家越多,广告费就会越贵。 很多人抱怨线上流量费用高于线下,就是上述情况导致的必然结果


于是,效果广告让真正的中小商家又开始玩不起了,又变成了少数富人的专利。现在淘宝商家动辄需要几十万的推广费,已经不是当年草根也可以逆袭的时代了。于是,马爸爸的形象一落千丈, 从人民企业家 变成了万恶的资本家。


淘宝生态尚且如此,更何况开放互联网的广告竞争?互联网上大部分商品交易都被阿里圈走了,再加上虎视眈眈的京东、拼多多,其他人只能分剩下的骨头渣子。 广告平台为了增加营收,各种弹窗广告,内嵌广告,跳出广告轮番强奸用户的眼球。


广告形态变得如此面目可憎,愿意投放这些广告的玩家,最后基本就剩下两类,一是低成本网游广告,造就了大家熟悉的“是兄弟就来砍我”的“渣渣辉",二是曾经造成“魏则西事件”的医疗广告。



这两类广告主之所以能够剩者为王,因为它们有共同的特征: 成本低、高客单价,高毛利,因此舍得砸钱! 其他正经的中小商家玩不起这么高消耗的游戏, 品牌商家顾惜羽毛,往往不去搅这摊浑水。因此互联网效果广告逐渐成为藏污纳垢之地。 如果法律允许,黄赌毒广告应该能稳稳站上前三名,因为它们更加符合上述特征。


更重要的是, 品牌广告毕竟还有个品牌在那里,再怎么作恶还有个起码的底线,但效果广告可以没有品牌,那可真是蒙上一个算一个的流量生意。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良心节操都可以扔了。特别是如今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搜索引擎遭遇巨大流量危机,以前平台还可以简单挑一挑,把特别次的淘汰掉,在蛋糕日益萎缩的情况下,那还顾得上挑选,“捞到碗里都是肉”。


至于 我们不做医疗广告”的承诺?在闹饥荒的年代,人饿极了连同类都可以吃,在自身生存危机面前,道德底线是不存在的。如果不能解决商业模式的内在问题,这些承诺的有效性跟放屁差不多。


公司利益、虚假宣传、流量算法,这就是压在消费者身上的新三座大山!


这种情况下,消费者没有太多选择,要么选择相信品牌,继续交高额的“品牌税”,要么被各种虚假广告绑架,交“智商税”,当然大部分人同时在交两种税。


在这黑暗时刻,“AI 革命 ”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新的革命武器: 移动互联网之下的智能推荐算法。


广告的门槛之所以降不下来,归根结底是媒体资源的有限性和广告需求之间的巨大矛盾。 广播电视时代,黄金时间就那么点节目,就那么几个广告位,必然是价高者得,于是品牌广告成为大公司的专利;互联网时代,虽然广告不再受时间的限制,但是依然受空间限制,无论搜索什么内容,只有第一页有限的广告位有价值,而且有商业价值的门类就那么几个,因此依然要为了竞争这些有限的广告位,而不断抬高广告成本。


但是移动互联下的推荐算法可以改变这一切。大数据对每个人形成完全不同的需求画像,因此可以在尽量不打扰用户情况下,做到千人千面的推荐,而且与用户的需求匹配更加精准。这就意味着再也不用争夺有限的广告位,而是通过数据和算法来匹配消费者的需求,实现精准营销。


在推荐算法的加持下,只要专注于做用户真正需要的好产品,商家既不需要花钱打品牌,也不需要买流量,就可以推送到需要的用户手中。


为王的时代终于到来


这又是一场划时代的营销革命!


崛起的革命新生代是头条系和拼多多。宇宙条凭借智能推荐算法的碾压优势,在阿里和腾讯的夹缝中,几乎榨干了互联网剩下所有的广告油水,这也是百度、360、UC显得越来越没有节操的本质原因。因为它们现在基本只能在垃圾堆里翻骨头。好不容易翻出一块三家还得抢,怎一个惨字了得。


互联网大公司都内卷成这熊样了,压力自然也会转嫁到社畜们身上。所以大家一起努力卷。


推荐算法也是被誉为“内卷小能手”拼多多底层的商业逻辑,模式上的优势,也是其在短短的几年内,追上淘宝日活背后的秘密。



没前途的卷才真是内卷,有前途叫做艰苦奋斗。


尽管拼多多直到今天看起来还是 很low,但是当年扎根于农村的共产党看起来也不是很low, 还不是把高贵冷艳的国民党逼得转进台湾去了。 “农村包围城市”作为一种战略,可一点也不low。



移动互联网时代,还为解决长期困扰营销界的难题“信息不对称”,带来了一丝希望的曙光,因为群众被团结和发动起来了!


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人人都是自媒体,原本分散、孤立、弱小的用户通过社交网络相互连接,彼此共振,形成了强大的用户网络,他们的意见可以发声并迅速发酵,使得商家难以再用“捂盖子+封口费”的方式来消除问题。


媒体营销,再也不是少数人垄断的自留地,而变成了全民参与的新战场!营销从军阀混战走向人民战争!


对于习惯旧秩序的大公司来说,这是礼崩乐坏的时代! 对于在这些公司工作的人来说,有机会卷还是幸运,更可怕的是公司没了,自己在市场上也没人要。


对于新一代创业者,这意味着新时代吹响 号角! 完美日记、元气森林、花西子、钟薛高等新消费品牌,正是在这个时代洪流下崛起的新生力量!


新营销可不仅仅是卖卖货而已,其中的能量远大于此,可以说是 “民可载舟,亦可覆舟”!


还记得18年的乐清滴滴命案吗?(参见 DiDi命案之后的沉思:我们每个人的困局? )事情发生后,优雅而高冷 大公司 滴滴,最开始的应对策略也是尽可能隐瞒事实,发现隐瞒不住就想用封口费摆平问题,结果激发了更大的舆论愤怒。由于应对不当给公司造成巨大危机,和难以计算的潜在损失。本来提上议事日程的上市计划流产,仅此一项潜在损失上百亿,相关负责人黯然下台,最终滴滴不得不进行长达一年的安全整改,才慢慢缓过劲儿来。


现在的大公司再也不能像当年的福特那样优雅高冷地藐视人命,因为代价是它自己无法承受的。这就是用户网络的巨大力量。这使得企业不得不正视自身的产品质量建设,让承诺与实际匹配,否则在这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必然遭到公众舆论强烈反噬。


这就好比坦克都已经普及了,别人都开始玩闪电战,如果优雅高冷的 大公司还不适应时代变化, 还在固守阵地战壕,一定会像二战中的法国死得很抽象。


哎不好意思,一不小心乳髪了。



大公司必须放下架子,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用今天时髦的话来说叫做“用户运营”,不仅运营还要根据用户需求时刻迭代,快速创新。这种情况不仅大公司们不适应,人民群众自己也没意识到,翻身做主人的时代要来了,仍然是凭直觉和情绪驱动的“乌合之众”。


对于 今天的大部分用户来说,并不能认识自己手里力量多么强大,对其可能产生的影响力和破坏性也估计不足。


破坏比建设要容易得多,因为建设需要一系列艰苦的努力,而破坏只需要有力量就够了。


只有解决了建设性问题,才能从“人民战争变成人民解放战争”,人民自我解放的时代才能真正降临!


在前不久的“货拉拉女乘客跳车事件”中,大家很快脑补出类似当年滴滴事件的画面:司机见色起意意图猥亵,女孩不得已跳窗逃生不幸殒命。迫于舆论压力,本来司机已被释放又被收监,货拉拉也被要求整改。


但随着更多信息释放出来,越来越多的疑点产生:为什么女孩如此恐慌?为什么她好端端非要夜里搬家?为什么她在车上还一直聊天?原来,司机和平台恐怕并无太多过错,而是那个女孩错误估计情况,产生了不必要的恐慌酿成的悲剧。而之所以恐慌,是因为她本身是搞线上交友诈骗的上家,担心仇家报复,所以连夜赶着搬家,看到路黑立即惊慌失措,把司机误认为是仇家找来的凶手。



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地进行舆论攻击,不仅会误伤一个勤勤恳恳劳动养家的中年男人,也会搅乱秩序,破坏社会公平建设从何谈起? “力量来自于人民”,但是如何能把这种力量用好,让其成为一种建设性力量,将是未来需要长期探索的课题。需要长期实事求是,“摸着石头过河”。


“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有你真正做到人民想要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获得最大的回报,“因其无私而成其私”。但是有人就是要走歪路,走捷径。


由于数据算法时代已经来临,所有商家都在千方百计地搜集用户数据,对于信息安全和用户隐私造成潜在威胁,这正是今年315曝光的第一个问题。



智能推荐对于消费者自身认知水平和商家的价值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商家价值观低劣,只图自己赚钱,那么他最大的动机去寻找那些容易上当受骗的消费者,然后针对这些消费者设下陷阱。这正是315披露的另一个重大问题: 手机清理类软件将老人推向诈骗深渊




这就好比电信诈骗的骗子,如果对你情况一无所知,那么你很难上当,但如果骗子对你 了如指掌,那么你想不掉入陷阱,难如登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可以成为为人民服务的有力工具,但是如果被不怀好意的人滥用,结果将不堪设想。


“技术是把双刃剑”,不错,革命都是由技术所推动,但是单纯指望技术带不来美好世界,也可能成为悲惨的“赛博朋克”,关键看运用技术的人。 理论上说,区块链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建立任何人之间的信任,将诈骗消灭与无形。 但讽刺的是,区块链来到世间,不仅没有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反而首先变成了骗子手里割韭菜的利器。



世界已经逐渐变得万物互联,作用与反作用无处不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再是道德说教,“多行不义必自毙”变成一种客观事实。利己的同时也要利他,甚至要把利他摆在前面,才能真正实现利己。


如果用户和商家仍然遵从古典经济学的教导,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那么不仅不会造成社会效率的提升,反而会造成博弈的囚徒困境。商家仍然把消费者当成待洗脑的羔羊,从自身利益为出发点各种坑害消费者,消费者的愤怒化作咆哮的野兽,再把商家砸个稀巴烂,两败俱伤,所图为何? 还有另一种不良的趋势: 用户饭圈化,对于自己喜欢的产品无脑吹,对于竞争对手无脑黑,搞得舆论乌烟瘴气,如同军阀之间相互征伐,生灵涂炭。


在信息时代,原有的商业价值观和方法论已经越来越行不通,我们要转换到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我称之为信息社会主义价值观:


第一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商业模式从用户需求中来,回到用户利益中去。大数据智能建模成为一切行动的指南,这些数据只能来自于用户,反哺于用户,不可做任何有违用户利益的事情。


第二条,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坚持长期主义,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谦虚谨慎,不畏困难,也不被短期利益所诱惑。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必然经历千难万险,只有树立长期主义精神才能搬开新三座大山。


第三条,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建美好未来。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阻力也是强大的。只有发动群众,建立最广泛的命 运共同体,才能实现目标: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实现人民幸福。


具体内容,可以参见毛选中的《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和《纪念白求恩》,俗称“老三篇”。


商业组织只有做到这些,才能 在新时代继续生存和发展下去,否则就会如同当年的国民党反动派以及买办势力一样,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建党百年,我们又将踏上新的伟大革命征程。

(全文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