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春节,是我外派三年之后的第一次回国休假,终于可以多陪陪老婆孩子,一起欢度新年,非常开心。然而,初四一大早,还在睡梦中的我被电话铃声叫醒。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当领导说有重要客户来访,需要马上返回阿布扎比时,还是一阵发懵。
当天晚上,我拉着行李箱,离开了家。新年里的北京,街道两旁满满的喜庆,路灯是橘黄色的,映着天上飘起的雪,晕出淡黄的暖色调,隐约还能听到远处传来的烟花爆竹声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我站在小区路边的灯下等出租车,脑子里还回响着儿子那句“爸爸你下次什么时候回来?”突然身后传来老婆熟悉的声音:“哎,我开车送你去吧!”我鼻头一酸,却不敢回头,只是简单地回答:“下雪了,开车危险,回去吧,我到了给你信息。”然后坐上出租车,头也不回地走了。这一瞬间,我第一次问自己:来华为,错了吗?
还清楚记得,在2007年初的那个百无聊赖的下午,我坐在银行的办公室里,看到一个老朋友,用图片向我展现了他在华为公司从大队培训到非洲各国的如火的青春岁月,我的心蠢蠢欲动,终于按耐不住想要出去闯荡一番的激情和梦想。很快,我从银行管理者的位置上辞职,加入华为,从一名普通员工做起。身边所有熟悉的人都吃惊地睁大了眼睛:“放着安逸的日子不过,什么情况?“
这个决定源于多年我对华为的好印象。我去过西藏林芝地区和当地银行交流,因为久闻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又听说过著名的墨脱石锅,所以提出要去墨脱。接待人员一听,笑着说:“没有路,只能骑马,单程2-3天。”还说,“如果你在墨脱江边洗澡,衣服有可能丢,钱不会丢,那里钱没有用。”可后来我听说华为公司愣是克服了巨大的困难,为这个当时国内唯一不通公路的县城开通了通信,当我想象着华为员工靠着人拉肩扛,一路建设基站到墨脱县时,不只是震惊,更是肃然起敬。
我到华为的第一个部门是财经组织的信用管理部,2008年第一次出差,东非地区部。初次踏上非洲大陆,从机场到公司的路上,充满了新奇感。大概行驶20分钟后,路正中有一棵枯树,上面落满了乌鸦,风景优美而且奇异。
到达第二天,地区部领导就给我分配了两个任务:第一组织织中层以上领导进行信用管理研讨;第二通过信用管理工具计算地区部的风险资产。我把地区部领导交代的任务当作进入华为的第一次大考,紧张地备课,并提取东非所有客户的应收账款,建立风险资产评估模型,进行测算。
周末,地区部信用经理提议去酒吧坐坐,可我完全没有时间,唯一记得的活动就是在食堂吃完饭,和地区部信用经理绕着代表处周围的荒地走了一圈,路边是以前没有见过的树,树上开满了艳艳的红花。
两周后,我向地区部提交了报告,地区部对评估模型和计算结果进行评审,认为与业务角度和对客户的理解相吻合,并向部门发出了表扬信,这意味着我顺利通过了在华为公司的第一次考试。风险运营资产测算模型后来被公司采用,作为应收账款计提标准,使用到现在。
离开非洲的时候,又路过挂满乌鸦的枯树,感慨万千。
2014年,海外4年戎马生涯后,我加入重大项目部。
“搞财经的去重大项目部?”熟悉的、不熟悉的同事扎堆围观,我也心有戚戚焉。当被重大项目部领导约见,面对面谈工作、谈生活、谈个人诉求,最后领导开玩笑说:“重大项目部是‘不让雷锋吃亏’的保障基地。”虽然是一句玩笑,但让我心里吃下了定心丸。
重大项目部的工作是静水潜流的工作,在这里没有轰轰烈烈的蚊子龙卷风,却是另外一种惊心动魄。据部门HR调查,兄弟姐妹落地一线支持项目的关键词竟然是“寂寞“。
来了,就踏实地干起来吧!我第一个参与的是某专项行动。进入项目组,重新梳理友商财经要求,制定战术。因项目涉及财经内容较多,我慢慢地从参与项目变成了主导项目。项目管理直接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我是谁?一线兄弟姐妹都很忙,根本没有时间理我。怎么办?
项目涉及全球多个代表处,绝大部分是艰苦代表处。为了让大家知道“打什么,怎么打”,我一年跑了11个国家。为了提高效率、降低费用,往往是一个地区部内的几个国家一起去。年初出差苏丹、埃塞俄比亚、摩洛哥,苏丹50℃、埃塞俄比亚20℃、摩洛哥0℃。这一趟,把一年四季的衣服都要带上。一直到年末出差蒙古、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体验了零下40℃,那真是出门5分钟就变成“全裸”。
环境温度的改变,都不是问题。问题是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遇到的都是陌生半陌生的同事。短期内从陌生到获得认可,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往往是需要向对待客户一样,贴上去,让大家理解专项行动的意义,一起制定作战计划,并肩作战中,建立起战斗友情。比如在蒙古,友商封闭市场,但是客户对友商并不十分满意,向我司伸出了橄榄枝。蒙古办事处对客户的资信状况不了解,犹豫不决。我组织大家分析了过去四年的财报,不但确认了客户经营状况很好,而且找到了客户痛点,发现了销售机会点。
往往这个时候,就是离别时刻。如此循环往复,下一站又要面临陌生的环境与陌生的兄弟姐妹。在离开蒙古到哈萨克斯坦的前夜,我心里被巨大的恐慌和寂寞笼罩着。那天夜里,很少用微信的我,发了信息“漂流的生活,需要一颗强大的心脏“。
专项行动的保证,还需要机关业务线专家的支持。非授权影响力下,如何保证其他部门的专家投入?保证每周例会?对未来的憧憬,预期的项目奖。我一方面定期邀请相关部门领导参加会议;另一方面,每次开会我自费备上零食与咖啡,活跃会议气氛,项目组的兄弟姐妹相处融洽,大家在各自专业领域献言献策。庆幸的是项目结果好,项目奖金让各行业专家满意,总算没有沦为大忽悠。
付出总有回报。项目结果达成,由机关各路神仙组成的专项行动项目组,2015年被评为重大项目部优秀团队。
在打仗的同时,我接到组织的另一个工作——为将军池编写课程《项目概算》。偷懒的捷径是,搜索外网及公司内网,下载各种版本的《项目概算》,拼凑课件。可是领导的要求是:不但能听懂;还要理解市场诉求,让学员感兴趣。
我的天!每门课3小时授课时间,受众是客户经理。而且,又得从光杆司令做起。一个词蹦入脑海——“科普作家”,而且比科普作家还要科普作家,太惊悚了。捷径走不了,只有下苦功夫了。学习几套公司内部有关项目概算的教程,通读公司内部关于项目概算的政策,请教区域财经管理部的专家,邀请领导做课程Owner。
编写过程中,还需要专家的支持。最大的矛盾就是,能不能放弃使用财经术语,而使用非专业语言。因为一旦使用非专业语言,就无法保证财经概念的严谨性。而使用财经术语,导致非专业人士听不懂。在我的力争之下,终于牺牲严谨性,采用了非专业语言。我认为这也是对其他专业课程的一个启迪,就是课程编写中,能不能放弃专业术语,对着外行人“说人话“。
编写教材是一个艰苦寂寞的过程,使我明白什么叫做绞尽脑汁。“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有时在将睡未睡时灵光一现,就立刻爬起来,再干上两三个小时……2个月的没日没夜,课程终于在将军池训战上呈现了。课程正式上线后,客户经理给出了我认为最朴素的好评:“上项目概算,不困。”
我暗暗发誓,再也不写公共课教材了;谁知天不遂人愿。没过多久,领导找到我说:客户经理的财经基础薄弱,你要写一个课程教他们怎么读财报。我的天哪!含着泪,又开始了新的旅程。过程是痛苦的,但结果是陶醉的。《财报解读》课程上线后,已经多次在华大被评为满分,成为将军池的招牌菜之一。
这么多年来,我错过了一些和家人团聚的瞬间,有一些遗憾,但也有很多的收获,有机会带着妻儿游览中东、非洲很多国家,如果不是因为加入华为,这辈子恐怕不会有这样的经历。
转战在重大项目部,我找到了心目中的华为精神与文化,让我在发挥自己专业优势的同时,贴近一线业务,近身肉搏。过程是艰苦的,但在战斗中成长,在战斗中快速转身。在这样一个大平台下,青春注定充满回忆!
*本文系心声社区(微信ID:HWxinsheng)授权i黑马发布,内容原载于《华为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推荐关注创业家微信公号(微信ID:chuangyejia)。
*关于创业实验室
2016年初,创业黑马大胆提出创业实验室的概念,打算打造一个中国版的YC(美国著名创业孵化器)。
创业实验室帮助创业者在企业家与投资人的肩膀上成长,通过3至6个月的时间,让创业者们和导师在一起,提炼和梳理商业体系,让一代创业家的创业思想在后来者中发扬光大,成为中国创业者的阳光雨露,加速孵化成长。
创业实验室提出后,迅速得到响应,周鸿祎、刘岩、吴世春、夏华、李丰、朱啸虎等知名创业家和投资家陆续开设了创业实验室,招募创业者进行创业实验。
刚荣获2016年度创业家特别奖的美图秀秀公司创始人蔡文胜和2016年度创业家致敬奖的连尚网络创始人陈大年,以及2016十大“年度创业家”奖获得者——映客创始人奉佑生、快手创始人宿华、周黑鸭创始人周富裕、掌阅创始人成湘均、宝宝树创始人王怀南、喜马拉雅创始人余建军、51信用卡创始人孙海涛、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荣泰创始人林琪、INK(银客)集团创始人林恩民....他们已经在黑马学吧开通创业实验室在线报名通道,目前已吸引数千名创业者报名。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学吧创业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