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廣告狂人
你说你喜欢雨,但是你在下雨的时候打伞; 你说你喜欢太阳,但是你在阳光明媚的时候躲在阴凉的地方; 你说你喜欢风,但是在刮风的时候你却关上窗户; 这就是为什么我会害怕你说你也喜欢广告, 因为你连“廣告狂人”都没有关注 ...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廣告狂人  ·  2024年十大创意代理商 ·  21 小时前  
销售与市场  ·  大年初七,人勤业兴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廣告狂人

在最接地气的菜场,一群玩设计的90后爆改了9家老铺子!

廣告狂人  · 公众号  · 营销  · 2017-01-23 11:30

正文


来源:WHat(ID: wuhandaily)

文:方峥   图片:宁波  (授权发布)


得胜桥菜场连接了两个世界,一头是寸土寸金的金都汉宫和万达公馆,另一头是属于原住民的粮道街和楚才社区。


早七点,得胜桥开始热闹。鼓泡泡的水产车和血渍未干的猪肉拖车,在嫂子和婆婆间穿梭。小贩在一张泛黄的泡沫板上涂抹了几下,算是更新了今天的菜薹价格。




和所有街坊菜场一样,这里拥堵脏乱,年轻人很少来。尽管你们也听说过菜场的美好,像那些个美食家说的,这里藏着一座城市最真实的样子。但承认吧,你们没怎么认真看过它。




九一协会的那群家伙是个例外,两个月前,他们带着一波90后学生,在得胜桥菜场来回逛了三四个小时。不是做田野调查,是跟商贩聊天,好让他们同意自己的“得胜桥改造计划”。


九一协会是武汉的一个民间社团,设计圈的老炮儿小炮儿都在这儿,脑洞大,爱折腾。所谓“得胜桥改造计划”,是他们想用自己的特长,也就是视觉语言来改造老菜场。


是自发行为,没有赞助,改造由九一协会的9位导师和向量设计的9名学生组队完成。因为经费有限,只有提案后获选的第一名,才能完成落户改造。



设计团队合影


得胜桥菜场前后300多家商铺,从中挑出9家愿意配合的店主,并不容易。这群在得胜桥忙活了半辈子的异乡人,并不懂眼前这群年轻人,要做什么。


按照九一协会创始人之一李博峰的话说,他们不会说话,我们也不会说话,交流起来全是段子。


多数店主的第一反应是骗子,再聊,又误会是来推销理财产品的。戒备心很重,也很可爱。






比如一个卖了20年菌菇的老奶奶,在听明来意后,执意要把团队买平菇的钱退掉,说“你们这样开展工作的成本太高了,不要。”


两个月改造,9组队员都交出了自己的设计稿,第一名也已经选出


光玉理发店

设计 | 孙绪舟、王小明


得胜桥上不缺街坊理发店,杨光玉开的这家,算是最简陋的。两把老式躺椅,一个简易洗头池,就是工作区了。



1980年,14岁就拜师的杨光玉,终于在孝感有了第一家剃头铺子。2008年来汉,扎根得胜桥,再也没走远过。


削面剪发是老手艺,烫发焗油是新学的。武汉8年,剃头从最初的3元到12元,没敢瞎涨,都是街坊老人生意,“价格高了他们就不晓得去哪里剪了”。




团队来跟老杨谈时,他是摆手的,好在当时老杨的小儿子也在,觉得很有意思,老爸半推半就也就同意了。


如今,已经切实看到实际改变的老杨(海报/价格表/围裙已经入店了),开始关心下一步的变化。


作为获得第一名的设计稿,光玉理发店将会在年前完成全部改造。


设计手稿


光玉理发店内已经换上了新的价格牌、海报、围布。接下来的大动作就是换门头。



杨师傅一家三口就住在楼上,所以在阁楼入口处将会挂上一面吊旗,将空间分隔开来。


考虑到入夜后,附近行人很难发现这家理发店,团队将会在门口支起吊旗。与此同时,将门口的窗户改成海报灯箱。


菇奶奶

设计 | 李博峰、陶曼琳


得胜桥菜场最时髦的店主,没有之一。银白色头发,红框眼镜,皮肤超级好。


好吧,也是因为形象太瞩目,团队放弃了临街商铺,在集贸市场里面找到了“菇奶奶”。



这个案名也是设计团队起的,62岁的曾先华在这里卖菌菇卖了20年,早6点出摊到晚6点。年轻的时候是去远的地方拿货,现在腿脚不灵活了,都是老朋友给他带货过来。


“菇奶奶”说自己不爱麻牌不爱广场舞,就每天来这里边听收音机边消磨时间也蛮好。


“菇奶奶”的卡通形象和本人很搭



袁来炒坊

设计 | 叶凯、肖黎


1998年,袁春下岗,女儿要上学,没有其他手艺,就选了个纯靠力气的活儿,炒货。一开始全靠大锅重铲翻炒,后来才有了机器炒。




袁师傅能聊,是所有改造店主里最热情的。她说自家瓜子,全武昌没人炒的比她好,吃了手不脏只有吊锅瓜子做得到,而她是靠炒的。


袁师傅家也卖薯片,这东西买的人不多还占位置,之所以还卖是因为附近总有农民工带孩子来买零食,薯片最实惠,她就没舍得退掉。


为袁来炒坊设计的 名片、 包装袋以及海报。



较蒸

设计 | 金小生、黄绮薇


这是一家没有店名的铺子,夫妻店,一半蒸菜一半煨汤。有趣的是,团队到访时询问产品定位时,夫妻俩为此还拌起了嘴,都说自己的产品是主打。



“较蒸”老板试穿新设计的围裙。


将计就计,团队顺势给这家店取名了,那就“较蒸”吧。因为菜场搬迁,这家店我去看时,已经不在了。 但好消息是,夫妻俩很喜欢年轻人捣鼓的设计,向团队拿走了源文件,说“即便我以后不做这一行,你们的设计依旧觉得很珍贵。”




为“较蒸”设计的餐具与包装盒。



崔家土猪肉

设计 | 糯米、姜胜


开了11年的猪肉店,姐妹俩负责守店,老公负责运送货。早7点开始能卖到晚7点。




崔家姐妹话少,这张照片还是好脾气的老公的说服下,才肯拍的。九一设计的海报已经贴在店门口,看到实际改变,不多话的崔家大姐也会问,还会有其他改变吗?

崔家土猪肉门口已经挂上团队设计的海报



川汉皮鞋

设计 | 糯米、熊小乐


1999年,重庆人张勇跟着老乡来了武汉,看中得胜桥的门面,一做17年。大部分时间,张勇夫妻俩就在这个四面鞋架的小空间里低头订钉。



一开始是街坊生意,做鞋也修鞋,老人居多。后来张勇开了淘宝,开始接年轻人的生意,对着他们发过来的五颜六色的动漫图片,定做COSPLAY玩家的鞋子。



那些带翅膀的鞋子就放在门口的柜子上,是42岁的张勇和世界的对话。夫妻俩有孩子,但小朋友并不想学爸爸的手艺。


所有改造店铺里,张勇也是最好沟通的一个。


这张海报已经挂在川汉皮鞋店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