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互联网版图比世界地图复杂的地方,在于它在快速演变。它的治理中,有一个很关键的词——自由
(在物理世界中也非常流行)
。
围绕它,
有两个维度:一是开源和闭源,二是中心化和去中心化。
Android和iOS、Linux和Windows体现了第一个维度的两极。从现状和未来看,尽管依旧有很多果粉,但是Android和Linux的发展趋势不可阻挡。
在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的维度,Google等中心化网络与比特币网络是两个极端。
1989年仲夏之夜,伯纳斯-李
(Tim Berners-Lee)
成功开发出世界上第一个Web服务器和第一个Web客户机,互联网诞生了。他说“去中心化是互联网的重要一部分。我不需要知会任何人,就可以购买一台计算机,装上一些软件、插上网线,然后我就是网络的一部分了,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声音。人们认为,当这些见解和声音汇聚在一起时,会形成另外一些激动人心的东西,比如维基百科和众筹等等。”
但是现在的互联网是山头林立的“中心化互联网”,
美国的Facebook、Google、Amazon,中国的BATJ,无不如此。
一直有人在努力尝试去中心化的平等自由的互联网,但都以失败告终。1999年,Sean Parker开发的音乐自由下载网Nasper败在了10亿美元的罚款;2013年1月11日,人称“互联网之子”的Aaron Swartz因为100万美元的罚单而自杀。
有两个人,分别用不同的方式,展开了对“中心化”的“复仇”。
一位就是发明互联网的伯纳斯-李。他成立Inrupt公司开发Solid POD项目,与Google、Facebook和Amazon等“数据垄断机构”较量,通过一种革命性的方式给每位用户对数据的完全控制权,无论是个人的还是非个人的。他希望通过这个系统解决“广告驱动和假新闻”问题。他公司的Slogan是“Re-decentralizing the web”
(
重新分散网络
)
。
另一位是中本聪,他与
伯纳斯-李
都是“密码朋克
(cypherpunk)
”的成员。中本聪从2009年1月3日启动了比特币网络,挖出了第一个区块,得到50个比特币。现在
(2018年10月29日22:05)
是第547840个区块,比特币价格是6448.27美金。这个比特币网络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永动机”和“不死鸟”: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把这个网络关掉。因为只要有2个全节点在,它就可以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