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博雅
来源 | “医学界”微信号
还记得那些年,外婆因为中风一直偏瘫在床,家里人都知道外婆便秘好些年,最近这半年多排出的大便形状很奇怪,还开玩笑说就像一堆“乒乓球”······
还记得那些年,外公慢性支气管炎很久了,有好几个月面色潮红、昼眠夜醒,家里人都说外公是睡颠倒了······
学医后才慢慢明了,外婆死于直肠癌破裂导致的大出血,而外公死于COPD导致的呼吸循环衰竭。
那时候我真地恨家中无人懂医:大便性状异常提示直肠肿物、“晨昏颠倒”提示肺性脑病。这些症状都是亲人在喊“救命”,而我们却无人救援。
为此我决定从医,再也不要这样无知、无助的面对亲人的痛苦。
然后10年后,国内知名的大学硕士毕业的我,能为亲人做的事却依然是“然并卵”。
“妈,吃药要按时定量,别老是病犯了就吃,好了就停。这样吃达不到效果,还可能加重病情。”
“女儿啊,是药三分毒,能不吃还是不吃的好。你看妈这样吃,效果挺好,没啥不舒服。”
“呃····”
我把知道的知识和病例都给老人讲了一遍,然而,几天后,依然如故。
“哎,妈呀,你可别自己调输液速度,人家护士调的速度是有道理的,快了慢了都可能有危险的,比如说过敏、休克···”
“嗯,好,我就是嫌点滴太慢了,一会着急有事呢···”(就是不听+1)
“哎呀,闺女,我这胳膊怎么起了这么一大片疙瘩,好痒啊···”
“妈呀,你咋又给调快了呢,我找护士给先换上盐水、再来点脱敏的···”
“闺女啊,今天去听健康讲座了,隔壁老张买了他们家的治疗仪,脑子的毛病和心脏的毛病都治好了···”
“妈,你可千万别信啊,都是假的,我是医生,这样的东西不靠谱,这叫安慰剂效应·····”
“但是人家老张用了好使啊,脑子比以前清楚多了···”
“呃···”
我又找出各种案例,各种专家最后都是骗子的故事。
“妈,你干啥呢,咋不接我电话?”
“今天有个专家来讲课,哎呀讲的真好..."
“爸,把烟和酒都戒了吧,没什么好处,伤肺、伤肝,还容易咳嗽咳痰······”
“闺女,我这辈子就这俩爱好,戒了就没什么意思了。”
10年了,他老人家依然如故。
“弟弟啊,孩子刚出生喝母乳最好,让弟媳妇多留心,先试试母乳······”
“小孩子饿的哇哇哭,喝啥母乳啊,听你说,孩子就饿死了,你还是大夫呢,出的啥馊主意···”
啥也不说了,关门走人。
“我最近经常心慌、浑身关节都疼,去某小医院看,医生说是风湿······”
“嫂子,那个医院不靠谱,你还是赶紧到三甲医院抽个血,查清楚了再说···”
“嗯,我在这家医院抓了几副中药,吃完再说吧······”
“呃···”
“闺女,我这会儿感觉头很晕乎···”
“咋了,管脑血管的药,最近有没有好好吃啊?”
“人家专家说了,吃木耳和黑芝麻能治脑血管的病,我感觉效果不错,停了半个月的药了,这是第一回犯病···”
“唉,我是医生,微信上那些没有资质的专家不能信,先把药吃上,赶紧去医院···”
半个月后...
“闺女,最近别喝❌❌牌的牛奶了啊,微信上专家都说了,有肉毒杆菌,喝了会得白血病。”
“这个造谣的人都被公安局抓走了,可千万别再转发了啊”
“咱爸坐着就能清醒着,一躺下就迷糊,还喘不上气儿···”
“哥,是这样的,别让他躺着了,让他坐起来,这是心功能不行了···”
过一会儿,老人情况还是不好···
“真是的,你还是医生呢,咱爸这样一直坐着哪儿行啊,你看都坐不住了,还是躺下吧···”
直到值班医生过来认同了我的说法后,这才消停了。
“闺女,老杨家说有个中成药降血糖效果特别好,我试了效果不错···”
“爸,这个药有效成分就一个,还是西药降糖,副作用也没有写,不安全···”
“可是,这个药效果就是好啊,就是不错···”
“唉,老百姓只看效果,管他里边什么成分呢。”
我们最亲近的人,也是世间最难缠的病人。
这世间最痛苦的事情不是眼睁睁看着亲人离去,而是我明明知道可救之法,亲人却拒绝相信、拒绝救助。
面对那些非亲非故的病人更是如此啊。
亲人与我尚且如此,何况陌生人乎?
医患沟通,任重道远啊。
病人虐我千百遍,我待病人如初见,只希望我们不必秋风悲画扇。
版权申明 |
本文原创 欢迎转发朋友圈
投稿邮箱 |
[email protected]
商务合作 |
021-58545118
▼
过往的君子给我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