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之乎者野记
来自牧之野的独立社会观察和文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闻广角  ·  正式批复!厦门新机场名字定了! ·  18 小时前  
新闻广角  ·  刚果(金)一监狱囚犯纵火致多人死亡,约440 ... ·  19 小时前  
新闻广角  ·  海底捞回应“招聘985/211学历外送员” ·  21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之乎者野记

日子560|岁月漫长,难抵热爱

之乎者野记  · 公众号  ·  · 2024-05-10 07:30

正文


日子559|福气 》的留言,有位读者说了一句话。

就像减肥一样,我们需要做的事情不是天天看秤数字有没有变化,那并不长久,而是彻底改变自己的饮食生活习惯。
也只有把事情转变成自然而然的热爱,才能像流水一样显得不用力过猛。
昨天去中国考古博物馆,正好刘国祥副院长在,他在小号文章说的那对玉前,讲了二十分钟。

刘老师的专业是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北方草原青铜文化研究、中国古代玉器研究,但他说,二十多岁当我到所里的时候,什么玉什么的,根本不懂,也没有研究。
1992年至1993年,参加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聚落遗址的发掘,完整揭露兴隆洼一期聚落,为中国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研究提供了重要例证。奇特的居室葬俗和中国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玉器的发现均为兴隆洼聚落考古的重要成果。1994年,参加三峡库区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发掘了魏家梁子和欧家老屋遗址的发掘,提出了“魏家梁子文化”的命名。1997年至1998年,主持了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谢尔塔拉墓地的发掘,首次发现晚唐五代时期室韦遗存,提出了“谢尔塔拉文化”的命名,为探索蒙古族的起源提供了重要考古实证。
2001年至2003年,主持发掘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沟遗址,在房屋形制、聚落布局、埋葬习俗、经济形态、原始宗教信仰、环境考古等方面均取得重要成果,中日史前文化交流关系研究顺利展开,是新世纪中国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的一项重要成果,入选2003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新发现论坛。出版考古发掘报告1部、专著1部、大型图录1部、个人论文集1部、主编论文集3部,发表考古发掘简报、论文60余篇,近80万字。

但没办法啊,也要硬着头皮研究。
他说有整整两年,他都要到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两年中每年要在那里大半年,去搞岫岩玉的研究。
最开始感觉特别累,说在田间地头、农村待久了,三点一线的考古工作把人变得木讷,有时坐老乡的车到县里,感觉眼睛都用不过来,话都不会说。
但现在回头想起来,人生最充盈的时光,就在那段看似无人问津、荒寂、孤独的时光,他慢慢形成了自己的坚实内核。
这其实与《 日子553|没有一步路是白走的 》里的这位读者是相似的感受。

尔后,他果然成为中国考古界赫赫有名的专家,虽然考古是冷门,在社会并不显眼,也不会有什么光环。
但那种在博物馆里,面对国之玉器的历史信手拈来,并上升到历史、文明维度的带有激情的演讲,真的是听的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他就说,我们需要让更多的国人了解历史,了解这灿烂如星河的中华文明,去培养我们自己的自信,去祛魅。
你没有研究,没有了解,你这个国家的叙事方式就被国外所控制。
而推动他不断精进和研究的动力,便是那种对考古,对玉石热爱。
很多时候,他表情严肃,非常较真,可当走到玉猪龙面前时,他马上又像个孩子,双手抱胸跟大家介绍说,如果这馆里没这个,那大家也就别来了,真的是意义少了一半。
一边说,一边摇着头,很孩童气。

我们当然没有那么懂了,只是不明觉厉,但对于真正“沉迷”到文物的人来说,这便是他们世界的星河顶。
所以,通过他昨天一番富有激情的讲演,我才大受触动,写了小号的文章。
所以,专注的热情是可以传染的。
我把我每天看到的思考的东西写下来,告诉你们,你们也能通过文字,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感悟。
中午要走的时候,刘老师很抱歉地说,我们经费实在有限,所以这里面的龙文化精品文物展不得不收费,展品都是从各地借来的,需要付一笔费用,但是我们收了之后,去除给各地文参展的费用,所有的钱都捐给了考古队,一分不留。
我们都说,没事没事,觉得有意义的事就是要真金白银的支持嘛,要不就成了“云关心”了。
他也不好意思嘿嘿笑了一下,花白头发有点凌乱,突然觉得那件略大不太合身的西装穿在他瘦削的身材上显得特别可爱。

感谢在这个国家,还有那么一批人愿意默默做着夯实国本的事情。

也感谢刘老师让我再一次深刻明白,什么叫文化的传承,什么叫 岁月漫长,难抵热爱。





因为沐朵属龙,我还买了一些小的文创产品,特地去给她买了盖章本,改天让她自己来看看。我也想让她看看,中国的龙是怎么来的,跟她们说的外国dragon有什么区别。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