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不跪的世界
这个世界又迷人,又危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不跪的世界

周末扯淡-有些经济体已经向特朗普低头了

不跪的世界  · 公众号  ·  · 2025-04-06 08:5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1、早上去参加shore to shore 6公里的跑步活动,几千号人,浩浩荡荡。
由于是各bay区的学校组织,所以基本上以家庭为主、全家出动,肉眼可见很多人的心思都放在各种奇装异服上面了,大家似乎都不在乎能跑多快,但很享受气氛和过程。笑声不断。
跑不动了就走呗,终点又不会变,总是会完成的。
最近看到一句话特别有意思: 人生么,就像打电话,不是你先挂,就是我先挂,要么一起挂。
2、跑步前先扫了一圈外网信息。发现关税48小时后,已经有一些经济体选择了向特朗普低头。
这也在意料之中。贝森特接受CNN的专访说得很明白——逆差是美国的优势。
也就是说,美国提供全球出口经济体所需要的消费市场,各出口经济体无形中是竞争关系。
你可以选择不卖东西给美国,那么你就要找另一个客户来购买你的商品。
如果你暂时找不到另一个客户,自己的内需又不足够,那么就要忍受出口产业的凋零,这种失业隐患可能对内部即得团体冲击更大(不利于有选票的经济体)。
所以, 与其埋怨别人,不如一狠心埋了别人。(这两个别人不相同)
3、我最近在小红书上发帖。也会留意上面的很多信息。
一些做跨境的卖家,贴着“源头工厂”标签,然后slogan了一句特别有感染力的话:
我在这里卖不掉,你在那里买不到。
很呼应Dalio最近对关税战后果的点评——美国滞胀升级、被“加关税”经济体通缩则加剧。
花街大佬们在分析滞胀的节奏,是滞先来(押注降息加码),还是胀先来(押注降息延迟)。
鲍威尔么滴水不漏,重复“再看看”。
国内高手们则继续“鼓励”货币政策强刺激。不过最近确实报告更多提及了民生消费方向,好像从去年开始才有这些问题似的。
之前他们都是怀着“出口韧性”的幻想。
终点总在那里,气氛很重要。
职场的最重要一课——揣摩上意。
学校里不教这个。
也不教你怎么找工作。
4、早上在星球也分享了FF的一篇文章。
大意就是:每项政策都有得益和失利的人(这点我之前文章反复提及了),而新的政策一定要看经济的结构性数据,以确保新政策执行,得益的人群规模要大于失利的规模,再结合弹性,这样政策才会有净效益。
富人和穷人,它的消费弹性肯定是不同的。
如果穷人的规模又很大,那么政策该怎么做,劫富济贫还是劫贫济富就很明显了。
敢于说国内多少人月工资低于多少元的,就是在提供结构性数据。暗示了政策该怎么取舍。
把“这话”的传播给停掉,也是在暗示,暗示政策会怎么取舍。
这里面的区别, 一个是“该”,一个是“会”,投射到滞后数据里,就会引起难以弥合的分化。
谈财富效应没有错。但在一个大基数谈生存的背景里,去侧重谈财富效应,你就会造成结构性更加失衡。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前几年央妈的那份城镇居民资产调查报告会“消失”。
他们不喜欢这种结构化数据。
5、特朗普呢,得益于这种结构化数据,本质是,他的1.0也好,2.0也好,得益于美国国内的贫富差距撕裂,这些数据在美国很透明,推动了更大规模的选民,选择要改变现状。
最近他说他要3.0。他如果想要3.0,得确保2.0的这四年,美国的贫富差距没有进一步扩大。
不然他拿不到2.0投给他选票的这些人支持。
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只有疯子才能想要去这么做。
历史到了某个阶段,总会出现这样的疯子。
所谓历史,参考人口基本面背后的利润增量,在昨天的文中已经表述。
基于不同的立场,你总会把一个疯子作为反派。
但申公豹也有他的前因后果,反派也有符合他立场的正派逻辑。
反派也不理解你。
6、当然,我最近崇尚快乐哲学作为我状态切换的开关。
它有个三P原则——
关你P事、关我P事、人类懂个P。
每次一想到这几句话,感觉人瞬间轻松得不得了。比做了冥想都管用,因为放大了自己可以偷懒的舒适区。
但它的瓶盖下写着:谨慎服用。
以及一堆副作用的小字。
它给了人们一个下台阶:既然看不清就算了。
不愿意眯起眼。
不看清,挺好的。


周末愉快!

中房、美股、日债都在去泡沫?
收停车费的怎么这么开心?
财富效应?债务效应吧
欢迎加入星球——

Image

Image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付鹏的财经世界  ·  FED加息节奏:从走走看看到大踏步
8 年前
经典微小说  ·  不上床还谈什么恋爱
8 年前
运势君  ·  盘点 | 越宠越嚣张的星座男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