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讲的灰犀牛有三头:
第一是工业化的红利已经耗尽,新的增长动能在什么地方?
大家都在探索,用官方的语言来讲,就是新旧动能交接的时候出现了一段空档,这个空档宏观上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微观上表现为企业经营越来越困难。
第二头灰犀牛,从2008年以来,由于政府采用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人为地维持经济增长,使得我们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方面空间都越来越小。
不仅如此,由于长期的使用货币刺激,使得中国经济内部的负债率越来越高。
负债的问题如果不解决,它就是中国经济的第二头灰犀牛。
第三头灰犀牛就是中美间的贸易战。
但在这三头灰犀牛中,我认为内忧远远大于外患。
首先是第一头灰犀牛。改革开放前30年,我们享受的改革红利是什么?由于打破了计划体制,允许资源自由流动,特别是我们解放了在中国本来就非常丰富,但是长期受到压抑的企业家资源,使得这些企业家们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我们从一个农业国逐渐转变成一个工业国。前30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有人讲是中国奇迹,但我认为,在一个农业国向工业国转换的过程中,所谓的中国奇迹是带有引号的。如果说奇迹的话,那也是工业化的奇迹。
世界上所有的民族所有的国家在推行工业化的进程中都会产生经济的超常增长。我们的东邻日本在1863年明治维新之后,进入了工业化的轨道,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超过了英国,超过了法国,甚至在有些年份比美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还要快。结果是什么?结果是一系列的对外扩张,吞并朝鲜,入侵中国东北地区,接着入侵华北,和美国发生激烈冲突,发动了太平洋战争。
同样是在20世纪,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德国的工业化得以展开。德国人也是凭借它迅速增加的工业实力和军事力量,发起了对英国为首的欧洲秩序的挑战。结果是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完以后,德国人不服,又打第二次。完了以后,德日这两个国家才明白他们做了什么事情。
所以在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在向工业化的道路迈进的时候,经济总是有高速增长。
现在的问题是什么?
现在的问题是经过40年的经济建设,中国的经济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已经完成了,资本积累已经结束了。就是刚才我讲的这一些工业化红利逐渐消失,逐渐的褪去了。
下一个阶段,经济增长动力在哪里?企业发展的空间在哪里?
后工业时代,国家经济发展的思路,企业发展的思路和工业化时代完全不一样。后工业化时代,不是制造的时代,不是扩大产能的时代,不是整合资源的时代,而是研发的时代,创新的时代,新的动能在什么地方?创新!后边我还会再花一点时间讲讲创新的问题。
第二头灰犀牛是由于过去十年间,我们过度的依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使得中国经济的各个部门负债累累。但是负债是借来的钱,借来的钱不是你创造的财富,借来的钱是要还的,拖得越久利息越重。中国负债风险高到什么程度?
从数据上看,2008年,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中国非金融机构的负债,对GDP的比率是140%。2017年,在接近十年的时间里,同样的统计指标,中国宏观经济的负债率已经上升到了260%,负债率增加了一百多个点。国家负债率的概念和企业的负债率是一样的。
现场的大家都是做企业的,我们设想一下,一个企业负债率如果在十年的时间里增加一百多个百分点,这个企业怎么样?这个企业该关门了,这个企业在债务的重压下已经无法经营下去。国家经济为什么可以承担这么高的负债率?因为它背后有政府属性,企业没有。在政府信用的支撑下,我还可以把负债拉到260%。但是问题出现在——偿还已经发生困难,企业的债务违约越来越多,地方政府的债务违约越来越多。
为什么中央从2015年开始,把经济工作中防范系统性风险放在第一位?因为我相信政府已经看到:
第二头灰犀牛有可能造成的巨大伤害。
债务过高的风险,已经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暴露出来,经济下行只会使其更快显现,而且不可能因为你采取了鸵鸟政策,它就消失了。不要骗别人,要面对。对于我们企业来说,在这个时候能做的是什么?降低自己的杠杆率,坚决控制债务,有点闲钱的赶紧把银行贷款还了,守好自己的现金流,过好冬天。在经济下行之后,现金是企业的生命线,守住自己的生命线!
第三个灰犀牛,我要讲的是中美的贸易关系。中美之间到底能不能达成妥协?我不知道。无论中美之间能不能达成妥协,我们有一个形势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改革开放几十年,相对平衡的国际环境将被打破,从今之后将增加很多变数,这是毫无疑问的。
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发达国家,它的社会和政治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个深刻的变化以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为代表。特朗普的票仓在美国中部,中部的工人白蓝领阶层就全球化而言,是受害者。因为美国中部大多为传统行业,在全球化进程中,传统企业把大量的生产力搬到了发展中国家,搬到了中国,搬到了东南亚,使中部的这些工人陷入了一种无望。
特朗普上台后,他不在乎全球化,他的目标是美国利益,口号是“把工作带回美国,在美国创造工作(机会)”。所以他一系列的动作都围绕着他的竞选纲领展开。贸易战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满足他的主要选民的要求,这个趋势在短期之内是无法改变的,因为这个政策已经在全美获得共识,得到了全美两党的一致支持,特朗普越是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他在国内支持率越高。
今后,我们还将面临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不断发起的贸易突破,
特别是中国已经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威胁论在西方越来越有市场,这和我们过去40年所经历的国际环境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