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程序员小灰
一群喜爱编程技术和算法的小仓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国际金融报  ·  A股量价齐升!DeepSeek概念仍火热 ·  昨天  
金融早实习  ·  中欧基金2025届校园招聘公告 ·  2 天前  
供应链金融  ·  奖项申报已开启! | ... ·  3 天前  
环球物理  ·  【物理金句】2025年一大波物理金句来袭 ·  4 天前  
环球物理  ·  【物理单位】19个物理单位的来源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程序员小灰

不吹不黑,说一说姜萍事件

程序员小灰  · 公众号  ·  · 2024-06-30 13:24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涟水中专的姜萍事件始末,包括事件背景、双方观点以及作者小灰对于此事的看法。事件起源于人民日报的一篇报道,姜萍作为一个17岁的中专女生,在全球数学竞赛中表现出色,但随后引发质疑和争议。文章还提到了数学竞赛教师赵斌和北大数学系教授袁新意的发言,以及网友们的不同观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事件背景

姜萍事件源于人民日报的一篇报道,描述了姜萍在全球数学竞赛中的表现。

关键观点2: 事件发展

姜萍事件引发广泛讨论和争议,网上风向从赞美转为质疑。

关键观点3: 双方观点

对姜萍提出质疑的人主要关注姜萍的月考成绩、采访板书错误和参加竞赛的条件。支持姜萍的人则认为这些问题不能说明姜萍能力不足,质疑者可能是出于嫉妒或歧视。

关键观点4: 作者观点

作者小灰对姜萍事件持中立态度,认为应等待比赛结果和官方调查来确认真相。他强调公众有权提出合理质疑,但质疑需要有理有据,不能人身攻击。


正文

最近一段时间,涟水中专的姜萍事件可谓是闹得沸沸扬扬。



小灰作为一个IT领域的博主, 原本 不愿去多谈IT之外的事情,但最近陆续有小伙伴在后台留言,让我说一说对姜萍事件的看法。既然如此,小灰今天就来跟大家聊一聊这件事。

事件始末

姜萍事件的开始,来源于人民日报的一篇报道。 6月13日,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发布《学服装设计的17岁中专女生,闯进全球数学竞赛12强!》


小灰也看到了这篇报道,当时我心中既赞叹又疑惑:“这个小姑娘真了不起! 既然她这么厉害,为什么当初只上了中专 ?”

不过,这件事终究跟我的人生没什么关系,我仅仅是好奇了一下,就继续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没想到,在后续的几天里,姜萍事件的相关话题霸占了所有的自媒体热搜,无论公众号还是短视频,每天都能刷到关于姜萍的讨论。

起初几天,人们对于姜萍同学尽是溢美之词:天才少女,英雄无问出处,当代华罗庚......姜萍这个17岁的少女一瞬间被网友们捧上了神坛。

但是几天之后,不一样的声音出现了。网上的风向从一边倒的赞美,变成了铺天盖地的质疑。

6月17日,数学竞赛教师赵斌发文称,姜萍成绩99.99%是假的,并且愿意拿出500万进行对赌。

6月27日,北大 数学系 教授袁新意也在网上发文,针对姜萍竞赛成绩的真伪提出了几条疑点,并且建议姜萍同学可以来北大交流,自证清白。

一时之间,网友们站成了两大阵营,一边在质疑姜萍,一边在力挺姜萍。

双方观点

对姜萍提出质疑的人,都提出了哪些理由呢?

1.姜萍在涟水中专的月考数学成绩是83分,而满分是150分。

2.姜萍接受阿里巴巴采访时,板书出现多处低级错误。

3.参加阿里数学竞赛需要使用LaTeX,姜萍没有电脑,没有机会学习LaTeX。

对于姜萍的质疑,许多支持姜萍的人也给出了自己的理由:

1.姜萍的月考可能压根没有重视,不能说明问题。

2.姜萍是野生数学天才,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板书出现书写错误很正常。

3.质疑姜萍的人一定是嫉妒、歧视女性、看不起底层草根。

就这样,双方谁也无 法说服谁, 这半个月以来在网上几乎吵翻了天

该不该质疑?

一定有小伙伴好奇,小灰对于姜萍事件怎么看呢?

首先,对于姜萍成绩的真假,小灰也难以下结论。

虽然小灰在学生时代数学还不错,也曾经在小学拿到过奥数竞赛的小奖,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的数学知识早就还给老师们了。

因此,无论是对于阿里巴巴这次的竞赛题目,还是姜萍同学采访的板书,我几乎看不懂,更无法给出判断。

其次,公众是否有权质疑姜萍呢?

有人说,质疑者就是在欺负一个小女孩,我觉得这样说未免有些偷换概念。阿里巴巴举办的是一场公开的比赛,姜萍是一个参赛选手,当比赛出现可疑情况的时候,大家有权提出合理的质疑,这不是欺负,而是为了维护比赛的公平公正。

当然,如果事后证明参赛者没有作弊,那么质疑者也必须给出诚恳的道歉。

最后,质疑需要有理有据,并且不能人身攻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