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小康君看到一则令人揪心的新闻:一个7岁的男童在平板电脑上看到一些恐怖视频后被吓到患上夜惊症,孩子每天晚上都会害怕的哭喊尖叫……
(新闻来源:
荔枝新闻、江苏新闻广播)
据男孩妈妈讲述,在7月7日晚上,孩子抱着平板电脑在优X app上看视频,突然听到孩子的尖叫大哭,而视频还在播放着:奶奶为了长生不老,把自己的孙女杀掉,煮成了蘑菇汤。
孩子之前看的视频本来是健康、正能量的,但页面中的相关推荐却是惊悚视频,比如“新娘被杀变成鬼报复新郎,杀了他爸爸”、“男孩因测试考砸被妈妈赶出家门,一气之下跑去河里”……
跳出来的相关视频的标题令人毛骨悚然:
(图片来源见水印)
大人看到这些视频都不寒而栗,更何况一个7岁的孩子!一想到孩子每天晚上恐惧、尖叫、哭喊,心里难受的揪成一团,孩子母亲更是心在滴血!
小康君看到这条新闻时,已经找不到这些视频了。希望网站不仅仅清查被曝光的视频,更要对所有视频尽到审核职责,给用户一片健康的网络环境。
其实,这类事件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在2018年,就有一位热心网友在微博发布消息,揭示动画片被某些人利用篡改进行二次加工。
很多家长看到消息后赶快检查了一下自家孩子的动画片,不看不要紧,一看吓一跳:自家孩子看的竟不是正版动画,而是披着动画人物的外衣,演着暴力、血腥、性暗示等低俗情节。
比如牙医拿着
颜色诡异的
粗针管,不断扎向痛哭的佩奇。
比如艾莎公主经历血腥拔牙、开颅手术等。
咱们平台的宝妈奶爸也曾给小康君留言,讲述宝宝一不小心看到的邪恶动画片:
这类糟蹋儿童纯真的视频,会给儿童造成严重的心理刺激,导致儿童惊恐、紧张、噩梦连连,
就像第一个案例中的孩子一样
。而胆大的孩子若沉浸在这种动画中,将对现实中的真实危险麻木,甚至模仿“作案”。
很多时候,一个手机或平板电脑就可以解救家长于手忙脚乱之中,堪称哄娃神器,更何况比起孩子乱跑乱叫,让孩子到一边安安静静的玩手机或平板电脑真是安全多了。但是网络世界并不是一片净土,不监管着孩子,你根本不知道孩子都看到了什么内容!
所以,为了宝宝的健康成长,建议宝妈奶爸们做到以下四点:
登录视频APP后,在“我的(个人中心)——设置”中找到“青少年模式”并打开,每个视频软件的“青少年模式”所在位置不同,家长可以仔细找找。
打开此模式后,平台会推荐适合青少年观看的内容,也会限制使用时长和时段,超过时间需要家长输入密码才能继续使用。
关于宝宝每天可以看多长时间的电子产品,各位家长可以参考一下美国儿科学会给出的建议:
● 1岁半以下的宝宝,不应该接触电子产品
(和家人视频聊天除外)
;
● 2-5岁的宝宝,严格限制每天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将时间控制在1个小时内。
宝宝视力发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般要等到6岁左右才能发育完全,所以
宝宝5、6岁前尽量少玩电子产品
。如果你家宝宝经常出现眼睛流泪、发红,而且没有病理原因,就应该反思一下,孩子是不是看电视、玩手机的时间过长导致的视觉疲劳。
这个方法既可以控制孩子所看内容,也可以控制时间。给孩子下载视频时注意浏览一下内容,内容没问题再让孩子看。下载下来后就把手机或平板上的网络断开,只给孩子看下载过的视频。
对于有意义的动画片,家长陪宝宝一起看,不仅可以起到教育作用,也是不错的陪伴方式,更重要的是家长可以把握动画片的质量!
至于有些宝宝一看动画片就停不下来,家长更应该陪伴观看,当时间差不多到了,就可以吸引宝宝的注意力,根据刚才观看的内容,进行角色扮演,从而将孩子的注意力从手机、电视上,引导到现实交流中。
最后,小康君再推荐5部健康、正能量的动画片,这些也是比较适合家长和宝宝一起观看的视频,比如:
花园宝宝这部幼儿电视剧,以睡觉的孩子进入梦世界为主题,教育孩子认识及探索世界。
通过每一次探险,给小朋友传授英语单词和词组,帮助孩子享受探索和追求知识的乐趣。
托马斯是一辆可爱的火车头,他有很多的火车好朋友,他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并且勤奋热情地工作,他们身边发生了不少趣事,从中认识到公平和友爱的重要。
瑞奇宝宝的世界没有暴力和反面角色,是部很温和的动画,讲述的是五个瑞奇宝宝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小挑战和他们取得的进步。
很多家长都反馈,小猪佩奇是父母最应该看的动画片:猪妈妈温和但有原则,猪爸爸一身“毛病”却从不缺席孩子的任何活动,夫妻恩爱和谐教会孩子什么是“爱”,家长处理两姐弟矛盾的方式……这是一部值得家长细看的动画片。
现在很多几个月的孩子就喜欢盯着电视看,一岁就会抢家长手里的手机,有些孩子玩手机甚至比家长还熟练,其实这样很不好,还希望家长做好引导和监督。
同时对于视频内容的监管,希望相关平台和部门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好自律自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