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毒舌电影
坚持原创,只说真话——信毒Sir,有好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毒舌电影

快去看吧,现在的美剧好到上天

毒舌电影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04-14 23:4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2017开年至今,Sir很大的一个感触就是——


美剧大爆炸!


是不是觉得好剧太多,啥都想看,但力不从心,追不过来?


请相信,因为每天刷剧写稿的缘故,Sir的心力交瘁感,是你们的十倍。



今年开播的美剧中,豆瓣评分破9的就有10部:《宿敌》《傲骨之战》《风骚律师》《亿万》《越狱》《苍穹浩瀚》……



这些剧Sir全都安利过了 (少数几部还没安利的已经在路上) ,有的还不止一次。


以至于不少毒饭都“消化不良”了——



还有的甚至问Sir,怎么老是“不务正业”跑去推荐电视剧——



对呀,为什么呢?


对于这个问题,毒舌的北美记者 @圆大豆 观感更加强烈,就让她来回答你的疑惑。


文 | 圆大豆

毒舌电影独家专稿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因为,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


神剧频出。


时不时就要刷爆一波我们的朋友圈:


大尺度和大场面兼具的《冰(杀)与(操)火之歌》,烧钱又烧脑的《西部世界》,魔幻现实的《毒枭》,把心理描写拍出了文学笔触的《罪夜之奔》……


之所以称之为神剧,倒不是说无可挑剔,而是因为它们一定有突破你认知的地方,能给你持续的颅内高潮。


相较而言,你可以回想一下, 有多久没有在大银幕上看到堪称神作的电影了?


的确,好莱坞仍然在生产“诚意十足”“值回票价”的电影,但我们始终难以用“神作”来形容它们。


《金刚狼3:殊死一战》《金刚》《速度与激情8》《奇异博士》《星球大战:侠盗一号》


其实,老牌娱乐杂志《名利场》早在二月初,就发文指出了这种尴尬的疲软:


2007年到2011年,好莱坞六大里的五大 (华纳、福克斯、索尼、环球、派拉蒙) 总利润 下降40% ,北美电影票房严重缩水,剧组人员配置冗余,效率低下……


甚至还不禁唱衰道——


好莱坞药丸



好莱坞电影完没完蛋,现在断言,还是太早了。


但,毋庸置疑的是——


美剧最好的时代,已经来到。



还在抱着“电影咖比电视咖大牌”这样的门户之见?


是时候转变观念了。


在过去,或许是。国际大牌演员通常都活跃在大银幕上,而美国的电影界和电视界又是分工明确、自成体系的两个圈子,想跨界,难。


但现在,次元壁正在打破,逆转正在上演。


最直观的体现就是: 奥斯卡影帝影后们,竟然跑来演美剧了。


《真探》有 马修·麦康纳 ,《纸牌屋》有 凯文·史派西 ,《西部世界》有 安东尼·霍普金斯 达斯汀·霍夫曼 去意大利佛罗伦萨演了部 美第奇家族:翡冷翠名门 》。


一水的奥斯卡影帝。



《宿敌》里的 杰西卡·兰格 苏珊·萨兰登 ,《大小谎言》有 妮可·基德曼 瑞茜·威瑟斯彭


全是奥斯卡影后。


大牌影星纷纷“放下身段”去拍小荧幕作品,放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跨界的不仅是演员,还有导演。


亚马逊 (Amazon Studio) 去年请到了 伍迪·艾伦 主笔迷你剧《六场危事》。虽然成品质量不敢恭维,但着实也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凭借《大象》拿过金棕榈大奖的加斯·范·桑特,今年也有一部《当我们崛起时》。



显而易见,越来越多的电影资源,正在向电视剧产业倾斜。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再自然不过的道理。


看看近年来节节攀升的电视剧投资你就明白了——


《纸牌屋》第一季的拍摄耗资6360万美元,第二季则耗资逾5550万美元。


《冰与火之歌》第一季的投资大约6000万美元,第六季更是高达1000万美元一集。


不管是剧还是电影,它们作为文化产品,都在想方设法抓住观众的 注意力


在这一点上,美剧的 性价比 要更胜一筹。


就拿目前史上最烧钱的美剧《王冠》来说,一季的制作费用高达 1.7亿美元


但是,在一季10集,每集平均52分钟的情况下,这1.7亿美元的《王冠》占据的就是观众 520分钟 的时间。


而随便一部大片就要花费将近2亿美元 (《骷髅岛》成本1.85亿美元) ,却只能占据 120分钟 左右的“注意力”。



对于观众而言,美剧的性价比更加突出。


想想看,在北美如果只要 9.99刀 (Netflix最受欢迎的包月套餐就是$9.99/月) 就可以打发掉一整个月的闲暇时光,那为什么要花 10几刀 看一场才2个小时的电影呢?


而且在电脑上、iPad上、手机上,在床上、沙发上、地铁上,随时随地想看就看。不用掐着时间、踩着点、大老远跑去影厅,就为看一部电影。


只要9.99,随便挑随便看,你真的买不到吃亏也买不到上当。


别以为美剧只是便宜,它的内容品质已经开始 反超电影 了。


因为在起跑线上,美剧就先胜一筹——


它比电影更了解自己的观众。


当电影还在苦苦找寻自己的目标受众进行押宝时,美剧在网络播放平台上,已经可以通过分析用户的观看习惯,推送“ 私人订制 ”的内容。


换句话说,大数据,还是美剧玩得6。


比如,近年来连续被评为票房毒药的亚当·桑德勒,最近的两部电影《假死新人生》《荒唐六蛟龙》口碑扑街。


然而网飞却能重新发掘亚当的价值,抢着和他合作,一下子签订了四部影片的合约,将陆续在网飞首映。


你担心网飞会赔钱?其实人家首先想的是抓住用户。


网飞的首席内容官Ted Sarandos表示,他们是在分析了大数据后决定与亚当·桑德勒联手的:


人们喜爱他的电影,在Netflix平台上 户们总是一遍又一遍地观看他的电影 ,而且不分年龄和国籍。


同时, 美剧的创作心态,比电影更稳健。


看电影,是一锤子买卖——看到一半发现是烂片,你还能退票吗?不能。


但看剧,是细水长流——看的过程中,观众只要觉得不爽,随时可以弃剧。


所以,在内容上,美剧难以投机,难以敷衍, 因为你骗不过观众


连好莱坞著名制片人Gavin Polone在接受Vulture采访时也说:


电视频道没有过多的时间去思考营销之类的东西,只有更高质量的内容和更强的独特性,才能在市场上博得青睐。


所以看着看着你就发现,电视不再意味着“肥皂剧”,反倒是电影越来越水。


由于担心分级制会缩小市场,商业大片日益保守,不敢越PG-13的雷池一步。


尽管有《死侍》和《金刚狼3》,但是能做到口碑票房双丰收的商业R级电影却越来越少。


美剧的尺度,却显现出百无禁忌的势态。


《行尸走肉》洒起血浆来毫不手软,《大小谎言》里一言不合就啪啪。也不奇怪,毕竟常年贡献神剧的HBO,镇台之宝就是一部《冰(杀)与火(操)之歌》。


《大小谎言》里妮可·基德曼被施暴


不仅尺度大开, 题材上美剧也是全面开花。


如果你想看好莱坞女明星撕逼,欢迎收看《宿敌》。


想看漫画故事的衍生剧,有大表哥主演的《大群》等着你。


想看古装时代剧,还有《王冠》可以看。


想看纪录片,有刚刚获得第89届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的《辛普森:美国制造》。这部总共5集的纪录剧集,是 史上第一部获得奥斯卡奖的美剧


同样的题材,和电影正面刚,美剧也不虚。


同样关于机器人自我意识的觉醒,《西部世界》能用形而上的思辨,挑战你的智商。


电影《攻壳机动队》拍出了原动画的“壳”,却把“魂”给丢了。


穿着秋衣秋裤卖力演出的寡姐也没能挽救《攻壳》的口碑


漫威的电影,尽管商业上步步为营很是成功,但是几乎每部作品在剧情设置和人物塑造上,都趋于平庸。


至于X战警,《天启》里无聊的剧情和诡异的人物造型,更是让人尴尬到脸酸。



同样是超级英雄故事,《大群》里就展现出了编剧嗨到飞起的脑洞,把电影用烂的套路搅了个粉碎。杂糅了科幻、悬疑等各种类型,单看第一集就已经极度烧脑。



美剧和电影各自的成绩单,通过数据来看更直观——


在IMDb电视剧Top 250里,2010年之后的作品就占到了 35% 之多,2017年的新剧有3部上榜:《禁忌》《大群》《大小谎言》。


反观电影,IMDb电影Top 250里,2010年之后的作品仅仅占到 13% ,其中2017年上映的电影只有2部:《金刚狼3》《逃出绝命镇》。


谁更有创造性,谁生命力更旺盛,一目了然。



其实, 电视对于电影产业的冲击,这不是历史上的第一次。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影院是主要的娱乐场所,电影在观看性娱乐项目中占有80%的市场份额。


而40年代末到60年代,电视的出现并开始普及 好莱坞电影制作随之跌入低谷。


直到1959年米高梅公司投入巨资重拍《宾虚》:18英亩的外景场地,1000组建筑物,43台摄像机,18辆战车,5周的拍摄时间,78匹马和数不清的苹果,据说在战车比赛的场景中还出现了15000名临时演员。


这部空前的大制作,当年引发轰动,斩获了11项奥斯卡奖,也把原来流失的观众重新唤回电影院。



大投资、大场面、大制作,向来是好莱坞的生财宝典。


但现在逐渐变成了,除了视觉特效,观众好像真的没什么理由花钱进电影院。


电影产业的大佬们变着法儿在格式和技术上推陈出新:3D越来越逼真,IMAX效果越来越好,CGI毛发越来越柔顺,场景越来越华丽……


但除此之外呢?


你在爱情片里,难以被爱情感动。



在思辨科技与自我存在的意义时,你感受不到身体被伤害和再造的痛感。



《美女与野兽》投资1.6亿美元,《攻壳机动队》投资2.5亿美元。他们老老实实把钱花在了制作上,不假。


但是在故事和思想上,都不约而同地保守处理,止步不前,畏畏缩缩。


事实上,大投资、大制作是票房的保障,同时也变成了电影创新的重负。


因为输不起,你不敢放手一搏,纵身一跃。



在美剧正野心勃勃地开疆拓土的时候,好莱坞却在想着 守成


但要知道,世上本没有什么万世不移的基业,也没有什么经得起坐吃山空的老本。


最安全的地带,往往隐藏着最深刻的危机。


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按部就班就等于坐以待毙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