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狐言论史
狐眼观文,狐言论史,游戏人间,无拘无形。但求良师,一日三省;但求益友,推腹置心。向广大朋友分享古今中外的文学大观,历史纵谈,大千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朝文社  ·  英国开征“富人税”,中国富豪套现跑路 ·  2 天前  
历史与秩序  ·  19世纪的中国影像 ·  2 天前  
历史与秩序  ·  19世纪的中国影像 ·  2 天前  
上下五千年故事  ·  85年邓小平南巡途经南京,点名要见许世友:我 ... ·  3 天前  
龙视新闻在线  ·  正月为什么不能理发?答案或许在这里…… ·  3 天前  
龙视新闻在线  ·  正月为什么不能理发?答案或许在这里…… ·  3 天前  
六神磊磊读金庸  ·  一个可怕的假设:如果郭靖穿越到明朝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狐言论史

《金书红颜录》碧血丹青篇(二十六)

狐言论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18-03-14 18:45

正文

[谢衡]说: 小弟自幼便一直敬仰袁督师的伟绩丰功,如今又有幸和袁大哥义结金兰,如兄长左近无事,不妨留住几日如何?你我正可秉烛夜谈,共诉平生之志,岂非也是一大幸事?


[袁承志]说: 蒙谢贤弟这般错爱,愚兄岂有不从之理?大师哥以为怎样?


[黄真]说: 这一次在衢州结识了谢兄弟这个好主顾,宝号也算是开张大发,赚了个满堂红。你既如此盛情美意,那袁师弟就多留几日吧。我接了这批军饷,便要回转豫东鲁南。咱们有许多兄弟在河北山东一带联络,以待中原大举之时,南方也竖义旗响应,人多事繁,在在需钱。如不亲自护送,也许路上还要再出乱子。


[夏青青]说: 〈闷声〉黄大侠大可放心,本姑娘可没那么闲得慌。你们华山派那么多高手,真要是源源不断找上门来,就算是能打得过,烦也烦死人了。


[黄真]说: 哈哈,夏姑娘,你以后顺手发财,可也得认明人家招牌字号呀。那我就告辞了,袁师弟,谢兄弟,盼你们诸事顺遂,大吉大利,生意兴隆,一本万利,哈哈哈——


[安小慧]说: 这个地方,我可是一天都不想再呆。〈眨了眨眼〉承志哥哥,你多多保重。我妈一直很记挂你,要知道你长得这样高了,一定很喜欢。我去啦!


〈当日夜间,【谢衡】与【袁承志】剪烛长谈天下大势,古今春秋,越说越是情投意合,直到东方大白,金鸡三唱,两人兴犹未已。〉


[袁承志]说: 〈击节长叹〉好一个刘琨,好一个祖逖,好一个“炼钢化绕指,起舞鸡鸣晨”!贤弟啊,愚兄对诗词曲赋全不在行,史事兵法却是从小研读的。你要是对我讲琴棋书画,我定然敬谢不敏。可说到三国鼎立、魏晋争雄,这些确是正合了我胃口。


[谢衡]说: 古人云:读史可明智,知古则鉴今。三国魏晋旧事俱往矣,于当今天下之争,却也不乏借鉴。袁大哥不喜诗词杂学,而攻读史事兵法,也正是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袁承志]说: 谢贤弟,其实我有件事一直闷在心里,想要冒昧求教。当日听你在杭州酒馆纵论先父功过,他老人家当年杀毛文龙,果然是杀错了么?


[谢衡]说: 大哥何必与小弟客气?你我既成异姓骨肉,有什么话我便也直说了。毛帅在辽左经营多年,颇有威名,东虏苦之久矣。令尊纵然为统一事权,整饬军纪,不得不将其罢免,亦当收押槛送京师,留待将来转圜余地,岂得擅杀位极武臣的一品大员?


[袁承志]说: 可我几位叔叔都说,当时辽东清兵势大,明兵力所不敌,只有练成了精兵之后,方有破敌制胜的把握。那毛文龙贪赃跋扈,劫掠百姓,先父若不杀他,无以整肃军纪。


[谢衡]说: 那敢问袁大哥,毛帅死后,皮岛诸军的军纪又如何?如孔友德、耿仲明、尚可喜辈,他们是因此心悦诚服,尽忠报国了?还是从此心怀异志,伺机投虏了?


[袁承志]说: 那几个狗汉奸蛇鼠一窝,全无报国之心。似这等本性卑劣的小人,便是无先父斩毛文龙事,只怕他们也必反无疑!


[谢衡]说: 〈淡淡一笑〉《史记》有载,汉景帝差狱卒对周亚夫言“君侯不反于地上,亦必反于地下”。武帝时张汤杀大司农颜异,罪名是为“腹诽”。崇祯帝杀害令尊,无非“谋款斩帅”两大罪状。此例既开,岂不闻子曰“始作俑者,……”,诚不欺吾,惜哉,痛矣。


[袁承志]说: 〈面带不豫〉昏君崇祯害死先父,都说他是误中虏酋洪台吉的反间计。可如今想来,先父或许也相信了虏寇放出的传言,当真认为毛文龙拥兵自重,有叛国投虏之念。为预防万一,这才……


[谢衡]说: 袁大哥,小弟以为归根结底,乃是前明官场“贵文贱武”的科甲习气。遥想万历年间,戚南塘戚大帅驱逐倭寇,功冠南北,却不得不在首辅张江陵面前自称“门下走狗”!如此荒唐世道,于男儿豪情是何等折辱?又焉能指望一群承平时节被文臣奴役如仆隶的武臣,国难关头反而各个都能毫无私念、尽忠报国?


[袁承志]说: 〈豁然动容,不住颔首〉满清入关以来,有无数武将倒戈易帜,为虎作伥,自然要怪他们毫无气节。可诚如贤弟之言,也未必不是积怨已久。我幼小时,赵叔叔孙叔叔他们时常叹息,文官视武将如草芥,则武将亦视文官如寇仇。这也是大明朝当年无人能根治的恶疾了。只可惜最终害苦的,都是我汉人百姓啊。


[谢衡]说: 宋明两朝惩中晚唐藩镇割据之蔽,以百年光阴实现了以文驭武、将相相敌,士大夫与天子共天下之道。可此举虽令国家得一时安宁,再无武将割据反逆之祸,却也走向了文贵武贱的极端,可谓是矫枉过正。华夏英杰的尚武进取之风,汉家男儿的慷慨刚健血气,都因此被摧折得元气凋丧,压制得不绝如缕……


[谢衡]说: 宋相韩琦曾对狄青狄帅大放厥词,说什么武人哪怕克复燕云十六州,亦不算好男儿;唯有东华门唱名金明池赐宴的进士相公们方才算得上。嘿嘿,自炎黄始祖筚路蓝缕建我神州,三千年来华夏武人还从未如近百年来这般卑微如斯!岂不知纵然国家何等繁华富庶为四海仰望,无坚甲利剑捍卫,又济得什么用场?


[袁承志]说: 「谢贤弟终究还是顾全我的脸面,想来爹爹亦非完人,以进士文臣而统领大军,并非行伍出身,处置毛文龙一事时这才不免操切。哎,似爹爹这等顶天立地的大英雄,亦有不足之处,未能免俗,何况我这渺渺小子?」〈不由冷汗涔涔〉


[谢衡]说: 宋明皇室与文臣士大夫,为一己之私,为一家一姓之利,防微杜渐武人而压制我民族血气,让我煌煌天朝再无武备,赤手空拳沦入异族铁骑的血海中;更让我华夏文明从盛唐顶峰滑落,直至沉沦到民族气运最衰绝的今时今日!袁大哥,我出身世家贵戚,自幼亦算饱读经史,之所以弃唾手功名而不顾,投笔从戎浪迹江湖,为的便是结交一群如你这般志同道合的同道,但愿集合以我等共同之力来逆挽这百年天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历史与秩序  ·  19世纪的中国影像
2 天前
历史与秩序  ·  19世纪的中国影像
2 天前
六神磊磊读金庸  ·  一个可怕的假设:如果郭靖穿越到明朝
5 天前
BOSS直聘  ·  TED演讲:每天给自己10分钟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