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轻一代消费者步入工作、婚育的人生阶段,他们的购车需求迅速提升,购车取向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有预测显示,2032年左右,90后、00后的Z世代汽车消费者占比将超过50%。而从今年的变化看,以BBA为代表的世界知名汽车品牌,开始逐渐被科技感、现代感更强的特斯拉、比亚迪、蔚小理等新能源智能汽车所取代。
车百智库联合里斯品类创新战略咨询发布的
《新能源智能汽车消费侧观察与建议》
报告
,证实了这一点。
Z世代消费者成长于互联网时代,在汽车产品需求,品牌认知,购车行为方面均呈现出新的特点,这使车企在未来产品定义和品牌建设上如何适应年轻群体的需求变得至关重要。
成长于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时期的Z世代消费者,更加认可新能源汽车是未来趋势。
在决策链路上,大多数年轻消费者是在优先认定新能源汽车动力类型之后,才进入选车过程的。调查显示,仅有10%的Z世代新能源车主购车时对比过燃油车。
在品牌认知上,传统品牌如BBA对年轻群体的吸引力逐步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小米、华为、特斯拉等新科技品牌,这些品牌在青年消费者心中正逐渐形成光环效应。调研显示,66%的Z世代汽车消费者更青睐新能源自主品牌。
智驾功能、芯片、算法和数据成为汽车“新三大件”。
超四成Z世代消费者会将智能驾驶水平作为购车的重要考量,且已完成由“能不能用”到“好不好用”的转变。消费者愿意为颠覆性功能和体验支付额外费用,调研数据显示,有90%的消费者愿意为高阶智能驾驶服务额外付费,30%的消费者甚至愿意为此支付1万元以上。汽车的盈利空间将不再局限于硬件配置付费,软件与服务生态的盈利模式具备了实现基础。智驾功能、芯片、算法和数据已然成为智能汽车时代的“新三大件”,是车企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汽车消费链路呈线上化趋势。
一方面,年轻群体网络活跃度更高,已经习惯通过互联网与社交媒体提前了解产品信息。另一方面,新能源智能汽车的科技属性与传播热度自带流量,相关信息通过社交媒体广泛传播,使得部分消费者在线下试车前,已经对产品相关信息具备了“技术专家”级的了解。在“线上选车线下试车”的新模式下,整个购车决策周期更短,多数新能源汽车用户的购车决策周期在三个月以内即完成。
随着消费行为的线上化,如何通过大数据精准把握消费者画像与需求,利用大模型技术实施个性化、智能化的数字营销,成为诸多互联网平台企业与整车企业重点关注的方向。
新能源产品供给端面临同质化竞争。
以售价区间在20万-30万元的中型纯电SUV市场为例,特斯拉Model Y常年位居销量榜首,被诸多车企设为对标目标,仅2024年9月,就有超过5款新车瞄准了Model Y所占据的赛道。尽管新品频出,但市场上产品相似度过高,竞品之间陷入零和博弈,难以激发新的消费需求,造成研发与生产资源的重复投入与浪费。相比之下,那些能够率先开创全新品类的企业推动了市场进一步扩容,也更容易在消费者心中占据认知高地,引领新的赛道。
汽车消费税可更充分发挥引导消费作用。
现行汽车消费税包含于价格中,主要在生产环节征收,消费者对其感知不强,调节消费的能力也有限。
目前,汽车消费税税源过度集中于少数生产地区,广东、上海、吉林、重庆、湖北前五名汽车生产大省,占据了汽车消费税来源的近50%。如果将汽车消费税后移至零售环节,一方面可以加重纳税人消费时的“税痛”感,更能发挥节能环保汽车的消费引导作用。
消费税税源由生产地向消费地转移并下划地方,可使地方政府有更强的动力改善消费环境、提升消费品质、减少限购现行措施,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增加税收收入,由此形成良性市场循环。
同时,依托发动机排量的税率体系也需调整。电动化时代,车辆油耗与发动机排量已不具备强相关性。相同排量下,HEV较传统燃油车油耗降低25-30%,PHEV综合油耗较传统燃油车低70%-80%。不同动力类型车型按排量征收相同的消费税已显不公平,亦无法起到引导消费者选购环保节能车型的作用。
新能源汽车保险“三高”问题待解决。
从消费者角度看,新能源汽车的平均保费比传统燃油车高出约20%,车主还面临被拒保和保费上涨的困境。从保险企业角度看,险企也普遍面临承保新能源车亏损的局面。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的出险率是燃油车的两倍,新能源家用车、非营业客车和非营业货车的第三者责任险赔付率均超过100%。
造成新能源汽车保险“三高”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由于动力电池与一体化压铸部件维修价格昂贵,使得新能源汽车每案平均赔款显著高于传统燃油车。另一方面,新能源车中网约车的占比高,2023年,在85万辆新增网约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达到87%。网约车使用强度高,也拉高了新能源车的平均出险率。
另外,险企在新能源汽车保险领域的数据积累不足,无法实现精准定价、合理定价、动态定价,也是造成车主保费高而险企亏损的原因。
新能源二手车流通存堵点。
随着换购车比例的提升,新能源二手车交易快速增长。2024年1-8月,全国新能源二手车累计交易68.93万辆,较2023年同期增长了57.7%。长期来看,新能源二手车将逐步取代燃油二手车成为流通主流,预计到2030年,新能源二手车交易量将超1600万辆,2040年达6000万辆左右。
新能源新车市场的快节奏变化也引起二手车市场波动。2024年9月,插电混动与纯电二手车三年保值率分别为46.2%与46.8%,同比下降7.4与6.7个百分点。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技术迭代快,使得旧款车型加速贬值。另一方面,新能源新车价格剧烈变动也影响了二手车的估值。保值率偏低与不确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换购消费者的购车决策。
新能源二手车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在认证与定价环节,传统二手车的检测评估方法,已很难适应新能源汽车价值评估。新能源汽车数据的不透明、不互通,也使得第三方检测评估难以有效进行,进而影响用户的交易信心和估值。除认证、定价环节外,新能源二手车在整备、物流仓储、车辆销售、金融保险、维修保养及报废回收等方面,也存在体系建设问题。
研报作者:张永伟、张健、闫薪铭
改写:沈承鹏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
将于2025年3月28日-30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
在议程安排上,
论坛坚持高端前瞻,把握产业脉动,采用线上线下融合办会的模式,主要举办1场高层论坛、1场国际论坛、2场闭门会议、10场主题论坛,以及丰富多彩的同期活动与研究成果发布。
会议合作:
李梁 13811221010
媒体合作:
王博 1381027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