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社火,闹元宵,一场热闹的民俗活动马上就要开始啦!
正月十六,河南鹤壁浚县古庙会将迎来它一年中最为热闹的时刻。这场庙会,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文化,汇聚了丰富多样的民俗展演,每年吸引着数以百万计的游客前来参与,其规模之宏大,堪称
“中国老百姓的狂欢节”
。
作为
中国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
,今年浚县古庙会有哪些新亮点新玩法?走,一起打卡
“华北第一古庙会”
!
浚县正月古庙会的历史,可追溯至1600年前的后赵时期。当时的人们集结朝山,逐渐形成庙会雏形。至明代,庙会规模已定,绵延至今成为“华北第一大古庙会”。
2014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24年更成为中国春节申遗文本中的“年味典范”。
浚县正月古庙会会期从正月初一到二月二,长达一个月,会期长,规模大,其中
正月十六是古庙会的最高潮。整个庙会期间,每天从国内外来这里观光游览者多达几万人,高峰期有30多万人。
庙会期间,会有盛大的民间社火表演,包括舞狮、高跷、秧歌、旱船、竹马、龙灯等多种形式,表演队伍穿过县城到会场,从大伾山到浮丘山延绵近十里,场面热闹非凡。
浚县古庙会,堪称是中原民俗的“百科全书”。社火表演、大平调、非遗技艺、美食市集在此汇聚,形成“十里长街人潮涌,锣鼓喧天动地来”的壮观场景。
浚县社火源于土地神与火神的祭祀,演变为融合戏剧、武术、杂技的民间艺术。今年社火展演与往年最大的不同是,表演人员由过去的成年人变成今年的青少年,表演的内容由过去的传统节目变为现在的传统与时尚相结合,如黎阳社火情、电子篝火派对、青春才艺秀、伾浮艺萃等,将浚县古庙会的非遗民俗逐一串联,让古老民俗焕发新活力。
高跷叠罗汉、太师椅舞狮、背阁抬歌、旱船秧歌……这些传承千年的技艺将在古城街道与两山之间轮番上演。
正月十六的浮丘山庙会,将有来自浚县和周边的30多支社火队伍,在古城、两山进行巡演。其他几个分项庙会,在保留原来特色的基础上,今年又大幅提升,九流渡添仓会、灯棚会、放河灯、路灯会将把浚县古老的中原民俗文化为游客精彩绽放。
庙会期间,
整个浚县县城,从主干道到小巷子,处处人潮涌动,摩肩接踵,放眼望去,攒动的人头宛如一片海洋
,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浚县古城还将推出一系列具有现代感的民俗产品和文化创意产品,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比如《梦回黎阳·穿越古城》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让游客通过换装扮演特定的剧本角色,在古城实景中实现梦回黎阳。
当夜幕降临,浚县古庙会又换上了另一副迷人的面孔,开启 “年俗 + 运河” 的奇妙夜游之旅,为游客带来年味新体验。此次夜游聚焦 “夜游、夜演、夜娱、夜食、夜购、夜宿” 等多元业态,全方位满足游客的夜间游玩需求。
今年“不夜黎阳”主题夜游,融合光影科技与古风民俗,3D投影再现“黎阳仓盛景”。现代光影科技与古风民俗在这里激情碰撞、交相辉映,灯光勾勒出古城的轮廓,将古老的建筑装点得如梦如幻,呈现出一幅美轮美奂的夜游古城 “灯火画卷”。漫步其中,仿佛穿越回古代繁华的街市,感受着历史与现代交融的独特魅力。
逛累了,美食夜市便是绝佳的休憩之所。这里汇聚了 40 余种特色小吃,从经典的黎阳子馍,外酥里嫩,麦香与肉香完美融合,到独具特色的美味小吃,每一口都能满足你的味蕾。
吃饱喝足后,逛一逛手工艺品摊位,泥咕咕、剪纸、面塑等精美物件琳琅满目,挑选心仪的纪念品,将这份独特的庙会记忆带回家。
正月十六的鹤壁浚县,
是千年民俗的鲜活现场,
是中原年味的终极诠释。
不出正月都是年,
快来老家河南体验一把年味狂欢,
奔赴这场千年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