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蓝点网
IT资讯、软件工具、技术教程,尽在蓝点网!蓝点网,给你感兴趣的内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蓝点网

给你一个被考古的机会!Github宣布将开源代码存储1千年供人类后代学习

蓝点网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19-11-15 21:4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微软旗下的知名代码托管平台 GitHub 日前宣布新计划: 为人类千年以后的后代或考古学家提供了解我们的途径。

怎么让我们的后代和未来考古学家了解我们呢? 这个代码托管平台想到的方案是将开源软件保存在北极进行存储。

有这种想法的原因是微软觉得现有的存储方式不能长期存储数据,而我们也无法预知千年以后人类的发展会如何。

因此留下必要的证据 证明我们的存在 、让人类后代 了解我们这些先祖 ,看起来既是个有趣的活动也是个必要的事。

将开源软件代码存放到北极保存千年:

传统的存储方式通常只能将数据维持在几十年间,诸如硬盘和闪存驱动等的存储时间可能更短不能长期保存数据。

微软与挪威公司达成合作将开源代码保存在胶片上,这种胶片用特殊的 卤化银 材质进行薄膜化处理提高保存时间。

正常情况下这种特殊的胶片可以保存长达五百年,而放在北极这种气候条件稳定的极寒地区保存时间 可达一千年

数据进行压缩后使用二维码将其打印在这种胶片上,二维码的好处在于可更方便的定位代码并提供详细使用方法。

PS: 有脑洞打开的网友比较担心如果千年以后的人类没有二维码算法然后没办法进行解密岂不是更难理解数据了?

其实GitHub也留了未加密的解密方法并且还提供基础软件怎么开发、怎么在计算机上运行,但以后有没有计算机还是个大问题。

2020年2月20日进行代码快照:

如果你也想将自己的代码存储到北极让人类后代了解的话 , 可以在2020年2月20日前将代码仓库设置为公开状态。

对于所有已公开的代码仓微软将会 过滤100KB以上 的文件,然后把剩下的数据进行压缩再通过二维码进行打印等。

此后这些数据将会每隔五年更新一次,胶片会被放置在北极一个废弃的煤矿洞里保存,而矿洞深度在 250米 左右。

这个废弃的矿洞周围全部是永久冻土层,即便发生重大自然灾害也不太可能会波及到地下250 米深的源代码胶片。

当然微软也坦诚如果发生特别重大的自然活动例如火山喷发或者地壳移动等那么也有可能会损毁这个废弃的矿洞。

胶片本身在寒冷或者水中浸泡的话倒是不会有太大影响,但如果是火山喷发导致胶片在高温的熔岩里可能会损毁。

安卓和Linux源代码已经被放过去存储:

首批被放在北极存储的包括开源的安卓和Linux操作系统 , 据悉GitHub排名前 5,000 开源项目代码都已经被保存。

有趣的是虽然 GitHub 现在已经属于微软, 但由于 Windows 操作系统并未开源因此该系统并没有被保存到北极

该平台表示工程的目的在于为子孙后代保留开源软件,也希望能够促进全球范围内广泛采用开源和开放数据政策。

近期热门阅读:

1. 微软推送Win10v1909正式版 下面是该版本的所有新功能 2. 天猫双11数据造假?官方否认,规律增长显然不等于造假 3. 安卓微信/QQ/TIM防撤回工具 免ROOT无封号风险 4. 微信/QQ/TIM三合一防撤回补丁:发出的消息还想撤回?想得美! 5. 比尔•盖茨:如果没有反垄断法,你们都得给我用Windows Mobile系统 6. 微信搞了个同步浏览,在电脑上也可以接力手机阅读 7. 手机连卫星上网了解下?马斯克的星链再次成功发射60颗卫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