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
2000
字 预计阅读:
6
分钟
如何成为一个厉害的人?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任何一个渴望成长的人都应该自己思考,得出自己的答案并严格执行。不要因为自己现在刚刚起步,就认为自己没有“资格”回答这样的问题。
这个问题在知乎上很热,被赞最多的答案是采铜写的,写得很好,但我去看评论的时候,被一种类型的评论惊呆了。有一群人的观点是,采铜根本不厉害,凭什么教别人如何厉害?在他们看来,能回答这类问题的只能是马云、马化腾、王健林….
顶级企业家的时间颗粒度非常小,他们可没时间来回答这样的问题。而且,他们也没有必要、义务来回答这样的问题。他们只会说一句话——先定一个小目标。其实,我觉得这句话真的足够了。不过在那一群人眼中,这只是个梗…他们永远不会听到想要的答案,即使答案出现他们也会视而不见。
自己思考问题,然后按照自己的答案执行,对了就继承,错了就改,没别的了。
我回答这个问题时,加了限定——
成为牛人的最少必要知识是哪些?
如果不加最少必要的限定,你的思维就会发散。过去做创意工作的经验告诉我,限制越多的问题,反而更容易找到好答案。发散的问题,反而不有利于创意思考。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
成为牛人的最少必要知识有三个:学习方法论、创作方法论、赚钱方法论。
加上认知学习法中提到的概念就变成了——
成为牛人的最少必要程序性知识有三个:学习方法论、创作方法论、赚钱方法论。
对,这些方法论都是
程序性知识
,没有时效性,一次掌握用一辈子。
掌握了学习方法,你能进入任何陌生的领域,不惧怕任何新生事物。掌握了创作方法,你能高效率输出作品,这是积累个人影响力或者财富的前提。掌握了赚钱方法,你才有选择的成本。
这三者是一个往复正循环的永动机,一旦开动起来就是滚雪球。如果能掌握这三个程序性知识,并脚踏实地地执行,足以过好一生。
在我的知识体系里,对应学习方法论、创造方法论、赚钱方法论的分别是——
认知学习法、认知创意学、认知赚钱术。
全部围绕认知展开,简单粗暴。
1、认知学习法
查理芒格提到,他自己最大的幸运就是在20几岁就掌握了学习方法,后来几十年一直在用它。所以,我一直想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最后,我构建出了认知学习法体系。
这个方法要产生效果,周期比大部分的实用性技能要长很多,以至于大部人都无法学以致用,长期执行。不过才一年多,认知学习法就给我带来了许多意外的好运,在《
认知学习法给我带来的好运,希望你也有!
》我已经提到过了。16年第一期就报名认知学习法的同学,只要仍然在坚持执行的,现在也看到了这个方法论的神奇效果——
乔延宏
《精通比特币》第二版译者
我坚信,多年后,这套方法论会成为一个有关爆发式成长的公开的秘密,拭目以待吧。
长按扫描上图可订阅认知学习法
2、认知创意学
创造方法论,是我在营销创业时期总结出来的。那个时候,我们就是一个卖创意的团队。创意哪儿来?都靠人想,而我是团队里唯一能大量生产创意的人。
一个月让你想一个创意难吗?不难,靠“灵感”就可以。但我经常需要一天生产3-4个创意,客户不认可的很难卖第二次,扔掉重新想。那时,团队90%的创意都包在我身上,光靠“灵感”肯定是hold不住。
所以,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去研究创意方法,深入到认知科学,研究人脑如何思考。结合认知科学的规律和自己的行业经验,我构建了一套生成创意的方法论,不仅适用于广告,还有文案、编剧、作曲、设计、写作、创业项目、视频等等一切需要创意、创作的地方。
我把这个方法称之为
认知创意学
,在团队里做培训时已经讲过很多次,最终效果是——
我们团队实现了创意流水线生产
。以致于在创业后期,在团队没有扩充人员的情况下,我们能hold创意案子越来越多。不吹牛,效果杠杠的。
任何没有创意的人,都可以通过掌握认知创意学,变得更有创意。
不会学习的人,可以通过学习学习方法,来提升学习效果。不具备创意的人,也可以通过学习创意方法,变得更有创意。
国伟是当时我们团队成员,和我合作最久最紧密。他是一个极其靠谱的人,事儿只要交给他,几个合伙人的心里绝对踏实。但另一方面,他很缺创意,这一点他自己都不得不承认。
所以那时我和他的分工是,我出创意,他把创意落实成策划案。由于一直招不到第二个人来分担我的创意工作,我不得不去寻找提供创意效率的方法论,否则我迟早会被榨干…
后来,我花了一年时间总结出认知创意学,天天在国伟耳边叨逼叨(我和他的工位面对面),一起在工作中反复践行创意方法论。他有什么变化呢?他来北京后,成功加入环时互动(杜蕾斯的广告代理),负责京东的品牌social。前段时间锤子手机的新品悬念视频里,有一个很朋克的胖子就是他。我带过的其他几个成员,后来也相继加入了知名的social或者新媒体公司,负责知名网红或者品牌的营销策划。在此之前,他们并没有相关的行业经验,第一份工作就是在我带的营销团队里。
掌握认知创意学的规律然后坚持践行,不具备创意的人可以变得有创意,有创意的人会更有效率地生产创意,是真实发生过的。
一套简单的底层认知规律有多大威力?在我看来,这就那个“撬动地球”的支点。认知学习法和认知创意法是基于同样的底层认知规律,只不过机缘巧合,我先做了认知学习法,创意学搁着没做成课程,但那个体系一直在我的脑子里运转着。
认知创意学的体系和认知学习法很像,由于篇幅有限,就不展开讨论认知创意学是什么了。整理这个体系,至少需要1-2个月时间。不过,这两个体系都可以用一句话总结它的核心。
认知学习法:用就是最好的学。
认知创意学:创意是旧元素的新组合。
没别的了。我要花大篇幅讲的,是这两句话背后的为什么。如果不关心原理,只是想要“实用”,这两句话就足够了。
拿着认知创意法,我还干了什么呢?
我今年学编程时,做网站前端用的就是认知创意学(见《
暴力入门前端后,我的第二个网站横空出世!
》);
构想了一系列差异化的商业项目放在笔记本里,指望哪天能用上;
花2天时间,按照自己的商业逻辑写了一份完整的区块链白皮书(纯粹是以写代学),落地方向(二手车)在区块链行业内还没有出现,行业内的朋友看了白皮书说想要梭哈;
原创了一些电子音乐小样,如果你是我的好友,在我的朋友圈应该能看到;
只要涉及到创造、创作,认知创意法一定能用上。如果你现在真的特别想知道这个方法论是什么,我没藏着掖着,那一句话已经说尽了,再重复一遍:
创意就是旧元素的新组合
。
在未来的时间里,我肯定是要把它做成课程或者电子书公布的,让它也变成一个公开的秘密,不过现在我有更紧急的事得先做。
3、认知赚钱术
更紧急、更重要的事当然是赚钱啦!
拿着学习法和创意学,我这一年掌握了不少新技能,甚至想把爱好做成赚钱的事,例如电子音乐、交响乐。
我当时就在想,为什么不把赚钱当成一个学科来研究?就像之前研究设计、音乐、写作、编程一样呢?应该也能总结出一套类似于认知学习法的公理化体系吧!我相信赚钱这个学科的公理化体系一定存在。
公理化体系,简单的说,就是找到几个显而易见且不需要证明的道理,交叉推论构建出一个完整的逻辑拼图。
我只需要像研究学习方法和创意方法那样,把赚钱的公理化体系找出来。这也沿袭了我过去做事的思路——
先构建逻辑模型,再去实践,根据反馈迭代逻辑模型。
赚钱公理化体系如果用一句话总结,我认为是——
认知高度决定财富量级
。
我很确定,这是赚钱公理化体系的核心。以后我还会再细谈这个信念。围绕这个核心信念,可以构建起一套认知赚钱世界观。现在有了一些初步的框架,在未来的时间里,我会不断地完善这个体系,不仅要逻辑正确,还得亲自做到,对吧。和学习法、创意学一样,
认知赚钱术
终有一天要写出来。
《认知学习法》《认知创意学》《认知赚钱术》,是我自己笃信的如何过好这一生,以及如何变得更厉害的方法论。也许未来某一天,它们变成三本书或者课程出版,但现在我不知道,而且也不急着去写,因为我还远远不是“能说那话”的人。做到,才是“配得上说那话”的标志吧。
不过,这三个体系中很多碎片思考,我现在写的文章里,以及很快就要启动的赚钱社群中,都会陆陆续续提到。这些思考能不能在未来带来好运呢?我不关心,我只知道当下要持续不断地精进、践行这些方法论,剩下的一切随缘。
目前来看,化学效应已经在出现了。
————(认知小世界分割线)—————
第一章:学习方法
少碰热知识,多学元知识
为什么说读书量计划是一种懒惰的勤奋?
新手与专家的之间,难道就只差刻意练习?
舍弃天赋这个概念,它让你错失成长的机会
如何用一套方法论提升读书与健身的有效性?
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世界读书日,一定要多买根本没空看的书
什么是好的知识体系?
不明白大脑如何运作,自学是无效的
如何甄选真正有用的好知识?
程序性知识才是聪明人的核心武器
知识囚徒的口头禅:学这有什么用?
日思清单4:好好学习
日思清单5:好好学习2
什么是知识投射效应?
不能速成,说明你的学习方法错了!
玩个王者荣耀,提炼出有效的学习方法
低水平的勤奋又怎么了?
我喜欢一手知识,但更喜欢二手知识
第二章:新认知
文化让你深陷思维盲区而不自知
少数人才能掌握决胜未来的两大能力
我这样跟长辈谈论婚姻
日思清单2 | 租房背后的经济学思考
所谓坚持的背后是游戏化设计
我猜大部分人在沿海城市买房都没考虑这个因素
再棘手的问题都能用这个方法解决
如何让财富自由与自己有关?
“接口”这个概念竟然如此重要
日思清单3 | 自律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