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张丽俊
创业酵母创始人、酵母咨询创始人、知名组织创新专家、前阿里巴巴集团组织发展专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小众软件  ·  用户狂喜,免费工具让 Windows 7 ... ·  2 天前  
APPSO  ·  杨植麟和梁文锋,论文撞车了 ·  2 天前  
小众软件  ·  另外两件事[250221] ·  3 天前  
APPSO  ·  刚刚,DeepSeek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张丽俊

走上管理岗位,一定要有流程思维

张丽俊  · 公众号  ·  · 2024-08-27 07:00

正文


导语: 为什么说走上管理岗位,一定要有流程思维?与你探讨一下。
本期音频由科大讯飞提供的变声技术支持


在之前的文章里,我提到了 企业降本增效,是减动作,而不是减人。

减动作,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简化流程。通过优化流程,可以消除浪费、减少重复劳动,从而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


这段时间,和老板、高管们聊天时,也经常会聊到这个话题。


每次聊完后,我总会有一种很深的感受:大家对流程的重视度,还不够。


有些人觉得,流程带来的是死板、僵化,是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有些人觉得,流程带来的是效率,是规范,是确定性。流程这个东西,确实让人又爱又恨。


那么,什么是流程?流程真得很重要么?如何在工作中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呢?


今天,我们聊聊这个话题。


流程的存在,是为了解决3个问题

什么是流程?给你举个的例子:


你早上去公司,在楼下给自己买一杯咖啡。下单后,工作人员开始了一连串的动作。


他们先准备好咖啡豆、砂糖和牛奶等材料,然后研磨咖啡豆;接着用热水冲泡咖啡,再按照你想要的口味,加入砂糖和牛奶。最后,咖啡被递到你手中。


你看,整个咖啡制作过程就是一套完整流程。


简单点说, 流程,就是做事的方法,是一系列连续的,有规律的动作 。这些动作以确定的方式发生、执行,直接推动特定结果的出现。


在管理工作中,一个好的流程,往往是公司业务的助推器,能把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化,把混乱的事情规范化。


所以, 流程的存在,不是为了制造麻烦,而是为了解决问题。 解决什么问题?


第一个,解决人性带来的责权利漏洞问题。


人性是趋利避害的,所以很多时候,能逃避责任就逃避责任,能多争抢利益就多争抢利益。


比如,一个事情往下落的时候,一旦涉及到多方协同,就可能会出现各种“扯皮”“推责”的现象,利益是我的,责任是你的。


我说过, 责权利要对等,只有责、权、利同时发生在一个人身上,才能产生效率。


那,怎么办呢?通过流程去解决。把一个大任务拆解成若干个小任务,每个任务都责任到人,这样, 关键节点也找得到人、 出现了问题就知道找谁、奖励也有据可依。


一个好的流程,能够弥补责权利的漏洞。


第二个,解决重复性工作带来的效率问题。


如果一件事情、一项工作重复发生,就一定要梳理出流程来,这样能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比如,很多人开会没有效率,一开好几个小时,但是不解决问题。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家对会议准备得不够充分。


怎么办?就是要整理一套开会的流程准则,严格按照开会七步曲走,就能节省时间,极大地提升开会的效率。


再比如,跨部门协作中,经常会因为一个小事反复沟通,付出了极大的时间成本。而建立一个好的协作流程,就可以帮助管理者打破部门的壁垒,让彼此协作更加流畅。


其它事情也是如此,好的流程是效率的放大器。


第三个,解决人的不确定性带来的系统性风险问题。


团队大多数人,一个月只能做到50万业绩,但某一个员工上个月做到了100万。


你能保证他这个月也能完成100万么?不能。因为,在一个组织里,人存在着不确定性,环境、能力、运气等因素都会影响一个人目标的达成。


因此,你不能过度依靠某一个人,而是要 依靠系统,通过流程化,增强人才快速复制的能力。


他为什么能做到200万?中间做对了什么?做了哪些关键动作?而别人业绩没有提高,是做错了什么?你看,其实是可以总结经验的。


可以将他的操作流程化,变成标准动作,让每一个人都去学,每一个人都去用,让平凡的人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个人不可靠,但流程可靠。 流程,能让80%的人在80%的情况下做到80分以上。


好的流程,需要不断优化、再造


管理学家迈克尔·哈默说: “任何流程都比没有流程强,好流程比坏流程强,可即使是好流程也需要改善。”


流程绝不是一成不变的,再好的流程,也需要不断地优化和再造。


如何优化流程?有一个流程优化工具“ECRS”,即: 取消(Eliminate)、合并(Combine)、重组(Rearrange)、简化(Simplify)。


1.取消:删减不必要环节


什么叫做“不必要环节”呢?就是那些没有为最终结果增加价值的环节。


这些环节可能是由于历史原因或部门之间的职责不清而保留下来的。


比如,重复的数据录入、过多的会议、低效的签字审批等。


明明是一个很小的事情,却需要层层审批,签字,从主管,到总监,到人力,到财务,到副总,到总经理……


每个人签字都需要时间,每个节点都需要等待,通常是一个审批走下来,一个周都过去了,时间和机会都这样浪费掉了。


事实上,很多的审批是起不到审核把关作用的,因此,你要审视这个审批有没有必要存在,或者有没有可能向下授权,让下属进行把关。


取消,是最大的优化流程的方式。


2.合并:减少重复性工作


如果流程不能被取消,那么可以考虑对流程中各环节适当加以合并。哪些环节可以合并呢?


第一个,前后关联的环节。


对于前后紧密关联的环节,可以考虑合并为一个连续的过程。这样可以减少等待时间和沟通成本。


比如,审批后的文件传递和下一步操作可以合并,实现无缝衔接。


第二个,功能相似的环节。


将功能相似、可以由同一人员或部门完成的环节进行合并。这样可以减少工作交接次数,提高工作协同性。


比如,两个部门分别进行的市场调研工作可以合并为一个项目,由一个团队负责完成。


3.重组:使流程次序最佳化


做任何事情,都是有先后顺序的,但ABC与BAC的效果肯定有所不同。这就需要利用工作步骤的调整、重组,使流程次序最佳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