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需获得知了网同意,并注明作者、来源、原文出处等。
1. 按照每天吃五两大米计算,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已经吃过2.37吨大米!
2. 按照袁隆平团队创造的世界纪录“湘两优900”超级杂交水稻计算,平均亩产1149.02公斤,二十多年的持之以恒成功收割水稻一千多平方米!
3. 按照一粒大米长度6.5mm、重量0.025g计算,二十多年来被吃掉的大米连起来有616km!绕操场1542圈!复兴号要跑两个小时!
早在7000年前,长江下游的河姆渡人已经不满足于植物的果实、块茎的采集和河蚌、螺蛳等水生动物的捞取了。
河姆渡遗址中挖掘发现的稻谷堆积层和出土的骨耜等农具说明,彼时原始稻作农业已进入“耜耕阶段”。而且,稻谷层经专家鉴定属栽培水稻的原始粳、籼混合种,这说明中国栽培水稻的粳稻从印度传入、籼稻从日本传入的传统说法是错误的!这还说明,栽培稻谷的发现说明农业是人类自身进步的结果,这让人们
树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史观和群众观念!
到了西周时期,水稻已经不仅是人们的物质需要,更升华至一种精神寄托。《诗经·小雅·白华》有云:滮池北流,浸彼稻田,啸歌伤怀,念彼硕人。意思是说,滮水缓缓向北流,浸润稻田满地头。边号边歌心伤痛,思念那人在心头。
回归到我们目前生存的这个世界来看,2013年全球水稻产量高达7.4亿吨,地球上以稻米为主食的人口最多,水稻是全世界穷人最大的食物来源,全世界90%以上的稻米产于亚洲,而且集中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这三大地区。世界上近一半人口,包括几乎整个东亚和东南亚的人口,都以稻米为食。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爱吃的民族,吃,是见面时客套而又不失礼貌的问候,是相交时热情而又周到的关怀。吃,让我们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吃出了友谊,吃出了自信,吃出了发展。
稻米,即我们口中的大米,作为中国人饭桌上常见的食物,根据粒质和粒形主要分为籼米、粳米和糯米。
|
典型品种
|
特点
|
主要食物
|
籼米
|
泰国香米
丝苗米
猫牙米
|
米粒细长形或长椭圆形,长度
7毫米
左右,米质较脆,加工时易破碎,粘性较小,吸水性强,膨胀程度较大,
出饭率高
|
米粉、炒饭等。因其
出饭率高,
故
多
见于
食堂
|
粳米
|
东北大米
珍珠米
江苏圆米
|
米粒一般呈椭圆形或圆形,米粒丰满肥厚,颜色蜡白,呈透明或半透明,质地硬而有韧性,
粘性大
,胀性
小
,出饭率
低
|
煮粥、蒸饭等
|
糯米
|
香禾糯
景谷大香糯
常熟鸭血糯
|
白糯米颜色呈粉白、不透明状,白糯米之外,尚有红糯、黑糯,黏性强,香糯粘滑
|
粘性小吃、
甜品
,
如
粽子、酒酿、汤圆、糍粑
|
组成影响性质,结构决定性能!显然,作为一个纯工科我并不满足于以上鸡肋的解释。
通过DI Inspiro,我查询到科学工作者已经对大米进行了方方面面的研究,从怎么种到怎么吃,从基因研究到加工技术,从国内现状到国际市场,简直涉及了一条产业链啊。可见,对于与人类息息相关的稻米,我们也格外愿意付出更多精力。
根据相关文献记载,大米中存在两种淀粉:直链淀粉是线性结构的多糖高分子化合物,并且链具有螺旋式的卷曲,而支链淀粉具有树枝形分支结构。
在显微镜下的面粉是由一个个由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组成的面粉颗粒构成,在大米蒸煮过程中,面粉颗粒发生结构变化,这个过程称为淀粉糊化。
简而言之,大米在蒸煮过程中,发生如下变化:
易证,淀粉分子受热伸展,体积变大,这就解释了为啥含直链淀粉较多的籼米糊化温度较高,但是更容易吸水,更容易膨胀,更容易出饭,更容易出现于食堂。支链淀粉由于其自身大的空间阻碍,螺旋程度低,体积胀大率较直链淀粉低,但是其各支链相互缠结,因此粘性更大。
种类
|
籼米
|
粳米
|
糯米
|
直链
淀粉含量
|
23
%-27%
|
16
%-21%
|
<2
%
|
在DI Inspiro系统的期刊数据库中,我们可以检索发现有多种物理/化学方法测量大米中直链淀粉/支链淀粉的含量。果然,淀粉遇碘变蓝or淀粉遇碘变紫红来的高中化学是不能满足实际科学需要的。
想我泱泱大国巍巍华夏,国土幅员辽阔,南北大异其趣,尤其是在“吃”这个牵动着13亿人的问题上,每年都上演着粽子之争、月饼之争、胸是炒鸡蛋之争。还有一直以来的南北稻米之争。
地理标志产品作为突出和代表本地产品品质、荣誉的受保护产品,是各个地区气候、土壤、等独特的自然因素,以及工艺、流程、配方等浓厚的人文因素的集中体现,是文豪中的鲁郭茅巴老曹,名酒中的茅汾五剑古。
在DI Inspiro系统中进行地理标志检索,按照“产品名称=水稻 or 稻米 or 大米”进行检索,检索范围包括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公告)、农业部(登记公告)和商标局(已初审)三个数据库,共检索到185项地理标志产品,其中黑龙江以44项排名第一,江苏和吉林分别位列二三位。
从地理标志产品申请数量趋势来看,各地区申请规律与我们认知中的大米主要产区(东北三省;长江以南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华南的广东、广西、福建地区)基本相符。如果说地理标志产品是已有成果的亮点,那么植物新品种则是新方法、新技术、新产品的突出。
植物新品种是指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并有适当的命名的植物新品种。完成育种的单位和个人对其授权的品种,享有排他的独占权。一般地说,植物新品种的培育给生产带来的进步是30%-60%。新版上线的DI Inspiro 2.0将植物新品种数据加入到其知识产权大数据资源中,为相关工作者提供更全面、更丰富的数据。
在DI Inspiro系统中按照“植物品种=水稻”进行植物新品种检索,共检索到5236件植物新品种数据,其中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171项申请量位居第一。
讨论水稻的新品种,就不得不提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进一步检索发现,以袁隆平为育种人申请的水稻植物新品种共1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