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不算权威
共同观察、研究改革的平台,旨在传播中央、地方官产学研媒改革声音,探索改革实践,营造改革氛围。本公号原创或摘发的文章,仅用于“学术•实践”提供交流探讨用,如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侠客岛  ·  初步核查29人失联,灾害原因公布 ·  昨天  
政事儿  ·  萨科齐开始戴电子镣铐服刑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不算权威

这一次,全国开始学深圳了

不算权威  · 公众号  · 政治  · 2021-03-24 00:00

正文

文|凯风


这一次,全国开始学深圳了。

01

2021年开年,深圳版 二手房指导价 横空出世,开了二手房限价之先河。

这是住建部督导之后,深圳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大招:一众热门二手楼盘直接被打了7折,相比市场价缩水了3成,深圳楼市陷入僵局,市场博弈持续。

种种迹象表明, 深圳版二手房限价,正在被广泛推广开来。

3月22日,同样是在住建部“上门”督导之后, 成都 立即出台了楼市新政,其中最受瞩目的一项是:建立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格发布机制。



无独有偶,前不久,也是被住建部督导的 江苏无锡市 ,在升级的楼市新政里,有同样的表述:建立二手住房价格信息发布机制。

虽然各地的二手房指导价,未必都是一套模板。


但从这一政策被反复提及的频次来看, 二手房指导价,业已成为新一轮楼市调控的标配。

从新房限价到二手房限价,标志着楼市全面进入“政府定价”时代。

02

二手房指导价,有多大用?


二手房指导价,相当于对二手房进行限价,与新房限价类似。新房限价虽然在统计上按下了房价,但一些城市滋生出“双合同”,一些摇号城市则诞生了万人抢房的热潮,“楼市打新”由此而来。

既然新房限价问题重重,为何还要力推二手房限价?

与新房相比,二手房更加随行入市,比新房相对市场化。然而,最近几年来, 业主抱团涨价的出现,让二手房的联合操盘成了现实 ,这也是部分城市中心地块房价突然暴涨的原因所在。

我们看到,在北上广深一些小区,成交价只有五六万的小区,挂牌价已经动辄8万以上, 业主在小区社群里更是高喊着“站上10万+”、“站上30w+”,楼市炒作之下,恐慌效应泛滥。


这背后的道理很简单。二手房虽然更加“市场化”,但每个小区都相当于独立的区域市场,这个市场盘子并不大,一个小区只要几套房子故意抬价,整个小区的均价就被抬起来了。

尤其对于一个豪宅小区来说,一年成交也就几套,只要一套成交价从10万飙升到20万乃至30万,就会给人以房价翻倍的印象,这就是“抱团涨价”为何容易制造恐慌的原因所在。


正因为这一点, 二手房指导价就有了现实意义,遏制“抱团涨价”可谓立竿见影。

不过,二手房指导价,最大的要害并不在于限价, 也不在于遏制“抱团涨价”,而 在于限贷。

这方面,深圳已经明确:


无论是住房按揭贷款,还是经营贷,一律按照指导价进行放款。


换言之,深圳通过二手房指导价,事实上完成了一波限贷式调控。



在深圳,大量热门楼盘二手房指导价只有市场价的7成左右,这意味着未来这些楼盘的贷款可能只有原来的5成左右,首付直接从3成提高到5成。

举个简单例子,一套市场价1000万的房子,政府的二手房指导价只有700万。原来按照3成首付最高可贷700万,如今只能贷490万,贷款额度少了200多万。


首付直接被抬到5成,这才是致命的。

凯风君多次说过,信贷是楼市的七寸。只要严打经营贷,同时限制加杠杆的幅度,房价想要暴涨并不容易。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