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
点击图片上方
“
财金新天地
”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
设为星标
★
”就不会错过每篇好文章啦!
来源:
魔都财观
,作者
观观
(本文不代表财金新天地立场)
作为常年处在市场一线,在楼市倾注全部热情的人,有必要说一些我们的看法。
几年前,买房把杠杆加到最大,是所有人的共识。
房贷被认为是普通人一辈子仅有一次的福利,一定要用好。
房贷到底是资产还是负债,其实对每个人来讲是不同的。
杠杆和现金流是要做好
平衡
的,把最坏的结果考虑在前面,才有底气
去期待最好的结果。
如果买房对你或者家庭来说压力很大,缓一缓其实也是可以的。
改善主导的楼市新时代,这句话的意义正在被无限放大。
所有人都想拥有好房子,市场经济,价高者得。
而对仅仅想要一个居所的刚需来讲,他有了更多选择:以保障房为主的公租房,保租房,共有产权房。
总价相对较低的市区老破小,郊区远大新,建的越来越多。
刚需房未来是红海厮杀,尽量让自己不要在这个市场里内卷。
人们都在积极卖掉差的,买入好的,为了住的舒服也好,实现资产的向上跃迁也罢。
这些个体的买房意向汇聚到一起,就是群体的买房趋势,结果就是差房子涨不动,好房子则一涨再涨。
过去的观点是,买房上车时机很关键,先上车,再置换。
你买的房子如果后期很难卖掉,或者只能原价卖掉,未来置换会更难。
房子意味着很多东西,居所,资产,城市资源,丈母娘的要求,“家”。
每个人想从房子中得到一些东西,每个人的
需求顺位
也都是不一样的。
有限预算内不可能买到十全十美的房子,必须要做好取舍。
不一定要在产业或者公司附近买房,但房子要上班方便,
不信你看一个
张江
,撑起了周边大大小小六个板块。
现在我们要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哪里最能代表上海的新质生产力,无疑是张江。
买房一定要考虑供需关系,无论是整个市场大的供需关系,还是局部区域板块的供需关系。
因此关注周边新房的供应量,新房天量供应的地方,房价必然承压。
举几个典型的例子,临港,大虹桥,桃浦,这几个地方的二手房价格,被铺天盖地的新房,压的喘不过气。
内环内才是真正的上海,
中央活动区,历史风貌区,成片的旧改,历史资源的积淀,新的增量覆盖……
就说地铁吧,郊区两条地铁就要大做文章了,多少年了松江还只是一条9号线。
这个情况内环内的居民完全不能理解:我家东西南北四个方向,1公里内6个地铁站。
以上海为背景的电视剧,电影,场景基本也都在内环内,浦西风貌区,浦东陆家嘴。
以前有一个外地的土豪朋友找我们买房,点名要买在陆家嘴,因为其他地方他身边的亲戚朋友都不知道。
浦东金色中环发展带,
主要聚焦几个重点地区,包括:
3个中心区:前滩中央活动区、张江副中心、金桥副中心
5个潜力地区:沪东船厂、张江集电港、御桥区域、新杨思地块(高青区域)、筠溪小镇(三林区域)
浦西的几个明星板块,也大都在中环线上,大宁,长风……
到了中外环和外环外,因为面积越来越大,距离市中心也越来越远,资源分布也更加分散,这个时候我们就要
选择一些强势的点状板块。
我们统计过,上海楼市过去一轮小周期中,
品质跑赢了地段。
地段次一点的品质商品房,比地段好一点的动迁房,涨幅更高,也更加抗跌。
这个品质不仅是小区品质,还包括社区品质,居住氛围等。
那就是商品房和动迁房的居民人群差异,物业服务差距。
商品房的业主圈层素质明显要高一些,自住率也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