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了,首先祝玩家们节日多晒太阳!
想了半天应该发什么,写了三天的技术文想了想还是不发了,假期就回答一下最近读者的一些问题。
五一天气很好,是不是都出去玩了,是不是去了别人待腻的城市。
上周发了关于读者的文章:
今天有二件事很开心
又有一些读者加了我微信,咨询了一些问题,能回答上来的基本都回复了。
很多读者都是最近刚换了工作或者打算换工作,很多都是咨询职场相关的问题,我这篇文章就写一些关于找工作和职场经验分享吧!
主要是这几个问题:
-
-
-
简历
推荐给大家一个软件: Typora。MardDown语法,写完导出成PDF,简洁大方,方便阅读,非常技术人。
MarkDown 语法也不复杂,常用的就几个(标题、引用),还可以设置剩下的网上一搜就知道了,下面是我之前找工作写的简历,关键信息隐去了。当然最关键是的还是简历的内容,二个点: 突出技术能力,项目个人贡献,有数据支撑更好,但不要过分包装。
关于项目成功这块我在
快速适应新公司
这趴讲。
如何跟HR薪资
这个其实挺不好讲的,每个人情况都不一样,大致可以考虑这几个方面:
-
你面试的表现; 这块是最难评估的,有可能你的感受和面试官的评估中间有偏差,比如你觉得自己面的不好,但是面试官很认可你的技术实力,很想要你,所以最好每轮面试都问下面试官的反馈,当然面试官很可能不会给你最真实的反馈,所以最好有中间人(推荐人/猎头)来询问,内推的人跟面试官美言几句作用还是很大的,面试表现好,涨幅30% ~ 50%也可以要,50%朝上就是非常优秀,企业急需的人才。
-
你跳槽的频率;比如你在前一家公司待了3-4年,那一般幅度可以要高一点,常理来说内部涨薪跟不上跳槽的行情,当然除非有的公司非常壕,每年都大幅度涨。
-
目前工资在行业平均水平;看自己是不是属于相同年限偏低的,这个可能找猎头、网络、好友(公司比较敏感或关系不是很亲近的就自己斟酌)
-
你面试的公司;比如是互联网公司,年终和期权占比会比较重,现金可能幅度不会太高,典型的就是阿里,没有谈的余地,你可以选的是接受或者不接受,有的给你现金+年终+股票+加班费都算上,比如拼多多,有的是让你自己选
现金
+
期权
的占比,现金多还是期权多,比如字节,有的是只有现金,比如传统软件厂商。这种算法就比较复杂,有的期权行权价几乎为0,有的要自己掏一笔钱归属。
-
谈薪时手里是否有其他公司offer;这个有些公司会看,比如你拿了阿里的offer,再谈字节、美团,他们会参考这个offer的package,如果诚心让你过去,出价一般会高于这个数。
进公司如何快速适应?
-
学会求助,脸皮要厚、脸皮要厚、脸皮要厚;重要的事情说三篇。
你刚进一家公司,甭管你技术再牛逼,也要学习适应一段时间,这个时候千万不要不好意思问别人。
刚开始进公司,可能会给你派一些小活,你遇到困难,是自己闷头解决,还是解决不了怎么办?一定是及时求助和反馈。
你的同事、领导都是你完成任务的资源,你把这件事想清楚,事情就好办多了。
安琪拉刚来的时候,觉得自己是个P7,刚开始总担心人家会不会觉得我问的问题太简单,显得自己水平不行。
后面发现真的想多了,当你遇到一个庞大的新业务、新系统,你要做的就是快速熟悉、上手,当你专注于目的和结果的时候,根本不用有这些顾虑,老板看的是你能不能拿到预期的结果。尤其是业务系统,历史包袱很重的时候,新人其实跟老人比是没任何优势的,虚心请教比高高端着更容易获得尊重,而且往往爆炸输出都是在大后期。
新业务、新系统,不要着急输出看法,有个词叫深度思考,这个时候你就像海绵一样,快速吸收。把你系统的业务流程,调用的上下游、用到的技术栈全部熟悉,推荐大家二个软件draw.io,方便画系统交互图和流程图非常方便,一个是xmind,画思维脑图,让知识体系化。
刚才提到二个词:深度思考和体系化,是做事情的方法论,实践中反复想这二个词。
举个真实的例子: 安琪拉之前跟老板提出想做一套中心化流量分发的场,涉及的营销场景我就不说了,老板就问了我几个问题:1. 这件事有没有数据支撑,比如你是不是需要做A/B实验,在我们这里分发的效率更高,转化效果会更好?2. 这件事的出发点是什么?是满足B端商业转化需求还是C端用户体验的一致性?3.这个事情如果做,最终你想做成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