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苍龙生活号
「麻辣娱投」是微博签约财经自媒体、界面JMmedia联盟自媒体,由清华北大文化产业研究教授与资深文娱商业记者团队共同创办,聚焦文化产业,纵深泛娱乐细分领域报道,更多的发掘与更远的探险,使我们得所遵循。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国际金融报  ·  起诉《哪吒2》索赔500万?哪吒汽车紧急回应 ... ·  6 小时前  
大道无形我有型  ·  回复@JasonQuan_CBS: ... ·  17 小时前  
香帅的金融江湖  ·  中国资产重估?香帅周评 ·  22 小时前  
YNTV2都市条形码  ·  价格涨幅超黄金,很多人都在买!网友:要入手吗? ·  3 天前  
YNTV2都市条形码  ·  价格涨幅超黄金,很多人都在买!网友:要入手吗? ·  3 天前  
雪球  ·  【港股午评:恒生指数涨2.93%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苍龙生活号

《庆余年》盗版致亿元损失, 影视盗版为何禁而不止?

苍龙生活号  · 公众号  ·  · 2019-12-24 21:14

正文


《庆余年》全集资源泄露了!

2019年12月19日晚上11点左右,《庆余年》全集资源泄露的消息在网上炸开。 很快,微博、豆瓣、贴吧等都呈现出争分夺秒存资源的奇特“狂欢”景象。

在豆瓣某小组,一个发《庆余年》全集资源的帖子一小时盖了两千楼,一个链接被和谐了,马上下一个链接就能跟上。

参考之前《陈清令》最后点播购买人数520万,六集创造的1.56亿额外收入。 如果《庆余年》泄露的这剩下二十多集,平台能以50元超前点播打包出售,收入肯定要超过这个数,所以对于平台来说,这是一次堪称 亿级损失的资源泄漏事件

12月21日早上,话题 #庆余年盗播链近4万# 上了热搜,置顶的第一条是中国版权检测中心的采访,主要内容是: 出现这么多盗版,和平台收费无必然联系。

专家说的没问题,但观众在下方也留下了自己的声音——截止12月22日早上,点赞前6条分别是:

1、我开会员是因为我支持正版,你二次收费就是逼我们看网盘。(16.3万点赞)


2、都在抵制盗版尊重正版,可有人尊重我们观众吗??(12.6万点赞)


3、二次收费是推波助澜,不要睁着眼说瞎话(11.1万点赞)


4、活该,硬生生的把人逼去看盗版(7.7万点赞)


5、有没有必然关系群众说了算,广大腾讯爱奇艺VIP付费用户说了算!只准平台肆意妄为收费,还不允许我等小市民自由选择?(6.1万点赞)


6、我有腾讯会员,但我看盗版,因为我就不让他多赚那几十块钱,我凭什么VIP还要成为VVIP,那我是不是可以合理怀疑以后还有VVIP(5.1万点赞)



新浪新闻就“你会看盗版吗? ”发起投票,截止12月22日早上有57.2万人参与了投票,41.8万人选择了“平台收费不合理选择盗版”。

从中不难感受到 国内内容付费模式与会员用户之间的矛盾 是这场风波主要的导火索,并最终在观众的愤怒中殃及了内容本身。

不过,内容平台急于在用户市场挖掘红利这一点我们都知道,尚未找到正确的路径也是现实,但 国内背后盗版产业链 的发达也是此次观众泄愤式传播最大推手。

今年夏天热播的剧集《亲爱的,热爱的》刚播出一半后就泄露出全集,更早的《风筝》《延禧攻略》《人民的名义》《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大热剧,也都遭遇过盗版问题。

盗版重灾区《权力的游戏》第八季,根据网络盗版数据监测公司的数据,在《权游》第八季首集播出后 24 小时内,网络盗播次数已经将近5500万。

17年7月13日,国产大片《悟空传》将于全国院线上映,但令影片制片与发行方万万没想到的是,该片竟然在7月8日便被泄露,并在各大平台疯狂传播。

18年十一国庆节,导演贾樟柯焦虑到快要精分了,因为他导演的电影《江湖儿女》上映不到一个月,网上资源已经流出。

2019年春节档,猖獗的盗版事件再次发生,正在上映的《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飞驰人生》等春节档电影全都可以在网上下载。

有的人甚至发微博炫耀: “大年初三,我已经下好了全部贺岁片”。

因为这次盗版,猫眼专业版直接把《流浪地球》预测票房从最初的53.3亿下调到了52.57亿,中国电影行业也迎来数年来最大的盗版风波——“2·15”专案。

……

盗版盗版,为什么眼见处处是盗版,而这些盗版资源又都是怎么来的呢?

那些掀起全民追剧热潮的热播影视剧官方上线还不到24小时,网上就已经有了可下载资源,这到底是怎么办到的?


盗版电影的制作过程
才是一部真正的谍战大戏

19年4月30日,公安部召开了新闻发布会,通报“2·15”系列专案工作情况,表示经营着一家汽车影院的马某,是本次盗版案件的主使。

他一边在正规影院同步播放新片,一边又以更大牟利为动机,在自己的影院中翻录各种新片发展下线,顺着链条一环一环地卖出去,并建立了一个集制作、发行、加密管理为一体的盗版电影黑色产业链。

为了防止被人发现举报,他还特意制作了不利于大规模传播的加密视频文件,让他的下线也需要进行“盗录”才能获得更多可传播视频。

只是下线没有制作加密视频,这就导致资源一再转卖,在网络公开。 马某的团伙被抓时,在短短3个月间已有59人,涉案金额高达5000多万元!

不过,线下作案其实只是无数盗版案件中的冰山一角,真正数量巨大且难以追踪的是线上作案。

在流媒体还没发展起来之前,盗版资料的来源主要是拿着录像机、手机跑到影院盗录,是最低级的一种方法,出来的资源模糊、昏暗,音效也贼差。

这种资源获取方式及其简单粗暴,很多时候只是为了抢先爽一下,因此俗称“枪版”,随着盗版技术的不断精进,这种方法已经不是主流。

很多曾找过资源的人大概会有这样一个错觉,就是网上的资源好像都是字幕组那里来的,但其实国内的一些资源网站大都是搬运的国外破解资源,而字幕组的角色也只是这些现成资源的搬运工。

他们把经了两三手的资源,配上自制中英字幕,打上字幕组特有的标签,再分享到平台上。 这也导致粉丝会误以为这些资源都出自他们,实则不然,片源的原始压制另有其人。

这个第一手片源产出者,行业术语称其为资源 “压制”小组 他们的宗旨就是在最短的时间,甚至是在电影正版DVD发行和上映之前,把最高质量的破解资源发布到网上。

全球知名压制小组Centropy,就曾做过一个让他们引以为傲的事: 在2003年发布了有史以来最轰动影视圈的电影盗版资源—— 《指环王: 王者归来》

他们制作的这个电影盗版副本不仅超高清,体积小,而且比DVD正式发布提前了足足两个半月,影响甚广,广到你现在随便找一个王者归来的资源说不定都是当年Centropy的作品。

而他们用到的盗录技术,既不是电影院里偷录,也不是相对中阶的DVD解密处理,而是最高级的数字内容破解技术。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破解HBO、Netflix这样的主流平台,更可以破解DRM数字版权保护技术里最高级别的Widevine加密方式。

甚至Google前脚刚研发出了Windevine,他们后脚就已经拿出了破解工具,还是全自动的,只要在特定的服务器上装上这个工具,分分钟就能破解完一部数字平台上1080P的电影。

不知道各位朋友有没有留意过你在网上下载的文件,它们一般都有一串很长的名字,而从这些名字中,其实你就可以大致推断出这个种子是怎么来的。
以最常见的为例,这些名字一般可以划为6个部分。

1:片名;


2:第几季第几集;


3:资源的分辨率,清晰度;


4:信息源;


5:这个视频的编码格式;


6:盗版组织的发片小组名称,但现在大部分都被字幕组替换成了自己的名字。


其中第4部分的信息源,就是小组压制的源头。

举个很常见的例子,HDTV(高清电视缩写),如果你看到资源文件里有这几个字,那说明这个资源是通过采集设备,实时截取媒体的信息流得到的,资源很可能出自流媒体平台。

而如果带有WEB这个信息符号,那你的片源多半是从各大视频网站的付费视频库里淘来的,画质最好的,就是从itunes上扒下来的资源了。

另外,很多盗版组织其实是不挣钱的,都是凭借爱好在做这件事——他们当中的大部分成员只要愿意靠着 自己的技术 挣钱,可能早就实现财富自由了。

他们经常会举办圈子内的“竞速”,比如在新剧刚出来时会为了争夺业内最快,最清晰拼得你死我活,新的加密算法一公布,也会去比谁最先把它攻克下来。

这是什么? 这简直是一场狂欢啊!

只是在这场狂欢里,有人成了受益人,也有人成了受害者。

各种影视人,独立电影制作者,工作室们因为盗版问题吃不起饭,甚至被磨灭创作热情,观众市场的版权意识也因为盗版变得更加薄弱,影视行业愈发艰难。

而与此同时,作为观影爱好者,既可以免费欣赏大片,也可以找到国内院线没有引进的完整版电影资源,成了某种程度上来说的受益者—— 毕竟有时候真不是不想为爱充值,而是没有办法。

杀不死的盗版网站
永远在期盼的观影自由

这个月3号,一条刺痛无数影迷的话题# 500多家影视网站被关停# 突然窜上热搜,说的是湖北警方破获了一起非法采集10万余部影视剧的特大侵犯著作权案,关停影视网站500余个,抓获了涉案人员18名,追缴250余万元。

于情于理,该抓,该罚。

而在更早之前的今年3月1日,中国最有名的影视资源网站之一 “胖鸟电影” 也被查封,网站创始人小生被拘留。

被封之前,胖鸟电影日访问量约20万,在得知胖鸟电影站长被拘留并要交15万罚款后,用户纷纷自发捐款,说要还胖鸟电影一份会员费。

今年年初,江苏省淮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侵犯著作权罪,判处 BT天堂 站长袁某某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八十万元。

而去年以来,包括 “MTV235在线手机电影天堂” 创始人汤某在内,多家资源平台的老板都因为侵权问题而遭遇过重罚。

2006年6月,前身为 YYeTs字幕组 的“人人影视”建立线上论坛,用户量过千万,也是当时国内最大的以分享、交流、学习为宗旨的外国影视节目社区。

那个时候,我们不论通过哪个资源网站下载的电影资源,开头总会遇到一行黄蓝相间的字幕: “本字幕由YYeTes人人影视翻译创作……”


每逢好莱坞大片、奥斯卡提名获奖影片一出炉,我们准能在人人影视上找到我们想要的资源。而这些资源也都有一个共性: 在国内影院看不到。

只可惜好景不长,2009年至2011年间, BTChina、VeryCD 这些曾经的大型资源下载网站相继被查封下架。

2014年,在国家盗版专项整治中,人人影视也在劫难逃。 当年11月22日,老牌字幕组网站射手网宣布关站; 一个月后,人人影视也宣布永久关闭网站。

……

2019,对于影迷来说可能是一个很可怕的一年,因为你会发现从前我们下载过电影的资源网站,已经慢慢从互联网上消失了。

关于这一点其实我并不意外,毕竟所有的资源网站从诞生之日起就难逃关闭的命运,这是合乎法理的结果。 随着知识产权的完善和互联网视频网站的发展,这个趋势还会加快。

凭良心讲,没有一个热爱电影的人会以看盗版为荣。 影迷们心中的遗憾,只是来自于他们对盗版的复杂情感。

在知乎关于“盗版”的问题下,网友对于“盗版游戏”“盗版音乐”等似乎一直秉持着零容忍的态度,往往能就反盗版、支持正版达成一致;

但当谈及“盗版影视资源”时,舆论却在倒转,很多不喜欢盗版的人也只得承认: “有些影片如果不选择盗版,那就无法看到。

他们对于这类资源站的心态必然是微妙的,心知肚明是盗版,但又自觉地小心翼翼维护它的存在。

有人将资源站比喻为盗火者,抛出了一个我们都在内心呐喊的问题: 盗火者之所以存在,还不是由于此间缺少光明?

是的,我们难以否认,盗版对于任何知识产权的侵害都是深刻的,知识产权也是许多文化机构赖以生存的命脉。

但在无路可寻的境况下,资源站又多多少少补足了当代青年精神世界的渴求,为艺术审美的多元保留了一条狭窄的活路。

“应不应该打击盗版电影资源” 本该是一个看上去毫无讨论必要的问题,但在中国的电影文化环境里,却逐渐演变成了看起来无解的“困局”。


上世纪80年代,作为很多中国观众接触海外(包括香港)电影的重要形式,录像厅开始兴起。

虽然在留存下来的文字和影像记录里,“录像厅”时常和“污秽”“混乱”等联系在一起,可对于那一代中国观众来说,这就是一块难得的“精神土壤”,也是一代中国观众开眼看世界的初代万花筒。

时评人韩皓月就曾在《我的录像厅往事》里写过: “这里可以成为一个孩子仰头所能看到的全部天空。 ”那个时候,老百姓们别说根本没有正版和盗版的区分意识,在一些小地方甚至连电影院的概念都没有。

之后,时间又走过十数年,录像厅式微,VCD和DVD相继引进中国,电视频道不再是家庭影像的唯一,中国观众可以通过碟片市场获得更多的选择。

总体而言,正版影像的监管状态已经比院线放映相对宽松,但不少影片仍然难以在正式发行的渠道上与中国观众见面。

那时,80后一代正值思想茁壮成长的青春期,面对寡淡的院线电影和选择有限的正规发行影碟,他们喜欢更为“地下”的观影方式。

大大小小的铺子里摆满了盗版碟的封面卡片,一张张翻阅看中了就告诉老板,老板会到附近的仓库取货或是跟其他音像店低价索要。

也就是从那时起,中国影迷才真正了解到世界上有那么多有名的大导演,诸如黑泽明、科波拉、让·吕克·戈达尔、大卫·林奇、马丁·斯科塞斯,都是中国影迷在拥有DVD之前无法想象的。


那个时候,祖国的大江南北都是盗版光碟,这些盗版光碟可以说“喂养”了整个华人世界无数个文艺青年和电影爱好者。


就连今天许多第五代、第六代导演,我也敢说,如果当年没有这些盗版资源,他们年轻的时候是不可能看到那么多国际级、了不起的艺术家作品的。

比如贾樟柯就曾说过: “在当代商城附近的一家商店,我同时买了两张VCD光盘。 一张是爱森斯坦的《战舰波将金》,一张是奥威尔斯的《公民凯恩》……

当车过大钟寺附近楼群里的那片田野时,突然意识到我用几十块钱,就把两个大师的两部杰作装在了自己的口袋里,心里猛然的一阵温暖……

对盗版我有一个比较宽容的看法,因为我知道除了所谓专业人士之外,那些电影资源是被屏蔽的……我觉得电影资源的开放对中国人的改变还是非常大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