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私立医院的增多,促使医疗行业市场的竞争激烈化,若公立医院想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获得发展,在提高医院的竞争力的同时,更要加强医院的内部管理。
众所周知,绩效考核是医院内部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良好的绩效考核制度,能规范医院员工的行为,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从而促进医院的发展。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38号)明确要求建立以公益性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制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2017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67号)提出要建立以公益性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定期组织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以及院长年度和任期目标责任考核,考核结果与财政补助、医保支付、绩效工资总量以及院长薪酬、任免、奖惩等挂钩。
2019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9〕4号)明确各级卫生健康委的工作目标是通过绩效考核,推动三级公立医院。
一是在发展方式上:由规模扩张型转向质量效益型;
二是在管理模式上:由粗放的行政化管理转向全方位的绩效管理;从而促进医院收入分配更科学、更公平,实现效率提高和质量提升。
更简单的一句话就是让医院从高速发展阶段过渡到高质量发展阶段。
梅奥国际认为,医护人员的工作核心是治病救人,而不是仅谈利益偏离工作原则,因此医院领导应根据医院实际情况来重新制定考核标准,不要以商业标准来考核医护人员,否则坏了医院的良好风气。
梅奥国际建议,医院管理层不应该局限于某个人的良好表现,而是一视同仁,让所有员工都能享受到医院的福利,比如可以设置部门考核机制,这样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从而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梅奥国际认为,医院的绩效考核涉及到质量,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贡献,部门及其他利益的医疗因素难以量化,从而形成统一的标准。
单纯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绩效包含有成绩和效益的意思。绩效是一家医院在一定时期内的投入产出情况,投入指的是人力、物力、时间等物质资源,产出指的是工作任务在数量、质量及效率方面的完成情况。绩效考核的真正核心在于绩效而不是考核,人的绩效来自于人的行为,没有行为也就没有绩效。
管理学上有句话:制度才是真正的老板。老板打天下,制度定天下,所以,靠人不如靠制度。但是,制度建立了,你怎么抓落实,怎样告别拖延、内耗,这需要和每个人的核心利益挂钩。
梅奥国际认为,当医院的绩效考核制度实现了一方面能够满足员工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保证医务人员在面对更大利益诱惑时,不会损害患者利益,这才使得绩效考核发挥最大的作用。
精彩文章回顾:
医院服务
《我不是药神》无情揭露了一种残酷的医疗服务!
医院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