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争夺"五芳斋"商标撕逼十余年
最后竟喜结连理?!
端午将近,粽香飘溢。端午吃粽子,是中国人两千年来的习俗。
而在粽子的品牌中,有着年均3.5亿个销售量的 “五芳斋”尤为醒目,说它是“粽子大王”一点也不为过。
因此,对于如此知名的品牌,想必不少人会很好奇它背后是否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今天小编就来介绍一下“五芳斋”的品牌由来。
五芳斋最早可追溯至1921年
,最初是浙江商人张锦泉在嘉兴城张家弄开设了首家粽子店,由三人合伙出资组成五股,取名“五芳斋”,寓意“五谷芳馨”。
△图为五芳斋创始人张锦泉先生
数年后又有两个嘉兴人在同一弄里开了两家"五芳斋"粽子店,三店分别以"荣记"、"合记"、"庆记"为号,并在粽子的选料、工艺等方面展开激烈竞争,使粽子技艺日趋成熟。
1956年,国内推行公私合营政策,这三家口碑极佳的店合并
,就成了延续至今的这家“嘉兴五芳斋粽子店”。
而后,五芳斋凭着特有的绝活和独门的秘方,造就了五芳斋粽子“糯而不糊、肥而不腻、肉嫩味香、咸甜适中”的显著特征,成为江南粽子的典型代表。
故事讲到这,所有的一切本该随着粽子店的“合并”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然而, “五芳斋”商标之争再起风云。
小编在汇桔网检索后发现,能查到“五芳斋”相关商标信息有86条,到底这个老字号商标是属于谁的呢?
▲ “五芳斋”粽子的商标之争花落谁家?
全国存在多家以“五芳斋”为字号的店铺,最著名的当属
“粽子大王”浙江五芳斋
和
“汤圆大王”武汉五芳斋
。
1988年11月,浙江嘉兴市饮食服务公司五芳斋粽子店在第30类“粽子”上成功注册了商标,随后成为了国家首批“中华老字号”。
1994年7月,武汉市江岸区五芳斋酒楼将“五芳斋”在第42类“餐馆、小吃店”上成功注册了商标,而后以软糯汤圆闻名荆楚,成为武汉市民耳熟能详的“汤圆大王”。
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这两家公司的商标注册范围也随之扩展,于是发生冲突在所难免,“五芳斋”商标战从2000年打到2013年,最终,武汉五芳斋完败。
武汉五芳斋最大的失误还是宣传的失误。2000年3月,浙江五芳斋发现武汉五芳斋在媒体上做宣传,其出品的粽子、汤圆的商品包装袋版面设计上强化了“五芳斋”三个字,而武汉五芳斋的商品商标“WFZ”被放在角落,包装袋上还用了“武汉五芳斋股份有限公司”不规范的名称。
2000年5月,浙江五芳斋据此向武汉市中院提起诉讼,状告武汉五芳斋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
2000年6月的庭审上,武汉五芳斋的代理律师拿出一叠浙江五芳斋在嘉兴一些门店的店招照片,向法庭提出了反诉。告浙江五芳斋在店招有使用了“五芳斋”三个字,这是对第42类“五芳斋”商标即服务商标持有人武汉五芳斋的侵权。
浙江五芳斋辩称,武汉五芳斋提出反诉的发生地在嘉兴,不是武汉中院管辖地。武汉五芳斋的反诉被驳回。
最终,这场官司以庭外和解方式结束。和解后,拥有五芳斋商品商标的浙江五芳斋认为,双方合则两利,斗则两伤,遂主动发出了合作的邀请。
2014年8月,双方完成了工商部门的证件变更及商标变更,浙江五芳斋收购武汉五芳斋全部股权合为一家,双方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这2家公司为争夺“五芳斋”商标撕逼十余年的商标纠纷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汇桔知识产权专业人士提醒:商标绝非小事,商家要重视,最好是选择正规可靠的代理机构协助对商标进行全类注册,避免侵权事件的发生。
来源:汇桔网
编辑:尚飞飞(ID:lawptczhiqiao)
知产团每天更新,查阅更多内容请订阅我们!
关注知产团手机网页,收获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