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者在东湖绿道骑行。记者商佩 摄
长江日报记者实地探访发现,确实有骑行者在绿道上疾驰,速度远超10公里每小时的限速规定。东湖风景区回应称
:绿道内已设置各类减速带
,相关部门也在探索更多改进方法,欢迎市民建言献策。
“最近流行骑行,很多人在东湖绿道‘飙车’。”市民罗先生喜欢在晚饭后去东湖散步,他告诉记者,“特别是落雁岛方向,经常有骑行团骑着车呼啸而过,给行人安全带来隐患。”罗先生的担忧并非个例,不少市民都反映了这一问题。
市民安先生在
武汉城市留言板
留言:“有些骑行者在拐弯的地方也不减速。我就碰到过一个飞速骑行的人撞到了一个骑共享单车的人。”
有市民建议,东湖绿道应禁止竞速自行车进入。也有市民提议:“在路上多设置减速带,让竞速自行车的速度提不起来。”
东湖绿道上,共享单车和专业竞速自行车发生碰撞。网友供图
骑行爱好者王先生每周都会去东湖绿道骑行2至3次,他解释:“我们在人群密集的地方不会骑得太快,但常有孩子乱跑乱穿,或是有共享单车突然拐到路中间,容易发生碰撞。”
接连多日,记者在东湖绿道观察发现,尽管“游客须知”上明确写有自行车限速10公里/小时,绿道里各处广播也在循环播放限速提醒,
但仍有不少骑行者在湖中道、郊野道等区域超速骑行
。路边的一位巡查人员表示:“他们(骑行者)大多数都是在社群里约好了来东湖绿道骑车,少则三五人,多则十几人。我们拦也拦不住。”
骑行者在社交平台分享的骑行平均速度超过30公里/小时。社交平台截图
记者在郊野道骑行时注意到,有专业骑行者主打休闲放松,速度和共享单车骑行者差不多;也有骑行团“嗖”的一下从身边疾驰而过,速度远超10公里/小时。记者在社交平台上检索发现,不少骑行者分享的平均时速超过30公里/小时。
记者在东湖绿道上随机采访了几位骑行者,其中一位年轻人表示:“我觉得只要注意安全就行了,而且这里这么宽敞,不骑快点就‘浪费’了。”当记者提到限速规定时,他认为在人流量小的路段限速10公里/小时并不合适。
6月7日,记者来到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咨询是否可禁止竞速自行车进入绿道。相关负责人表示,绿道作为公共活动场所,骑行和步行的人都很多。绿道在建设时就考虑到了骑行需求,大部分道路都是按照专业的自行车道标准建设,6米宽的道路和适当的弯道,也适合专业骑行训练。
“游客须知”上写有自行车限速10公里/小时。东湖风景区供图
针对市民诉求,东湖风景区在
武汉城市留言板
回应称:针对竞速自行车的问题,
东湖绿道各入口处均设立了减速缓冲带,部分重要卡口加设了专业马路减速带
;
要求卡口安保在竞速自行车进入绿道前进行限速、文明骑行等提醒工作。东湖绿道指挥中心在特定时间针对性循环播放自行车限速规定,提醒骑行者减速慢行、文明骑行;特勤队每日对主要路段针对性巡查,遇到骑行者车速过快和不文明行为将进行劝阻,对于不听劝阻人员采取报警处理。
能否在东湖绿道上增设更多减速带?相关负责人直言:“减速带是一把‘双刃剑’,若设置不合理,也会带来安全隐患。5月下旬,我们在郊野道田园童梦附近设置了一处黄色点状减速带,准备先期试行一个月,积极听取市民和骑行爱好者的意见建议,探索兼顾安全骑行和良好体验。效果好的话,再广泛推广。”
大量骑行者在磨山景区北门集合。记者商佩 摄
记者获悉,目前全国不少地方已经出台绿道管理办法。例如,成都就出台了《成都市环城生态区绿道骑行管理办法(暂行)》,其中明确规定,安全骑行速度提醒标志应按照高风险路段及人流密集区域最高速度不大于15公里/小时、其他路段最高速度不大于20公里/小时的原则设置。骑行人员应靠右侧骑行,主动避让行人。
骑行者在东湖绿道骑行。记者商佩 摄
“我们也有相关的条例,下一步将细化规章,设置明确的制度规范。”该负责人解释称。2020年起施行的《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条例》第四十五条提出:“在东湖绿道步行道、自行车道分开设置的路段,行人和自行车应当各行其道;合并设置的路段,自行车应当控制行驶速度,避让行人。”
该负责人称:“出现人车矛盾,说明我们的管理和服务与骑友、游客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下一步,我们一方面将加大沿途巡逻和重点路段驻守;另一方面,通过骑行俱乐部引导社会的力量来缓解矛盾。”在一东湖骑行俱乐部旁,记者看到了《骑行公约》指示牌,上面写着:“安全骑行,不竞速;礼让行人,文明骑行。”
6月17日,记者获悉,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已举行专题会议,召集绿道管理单位和骑行俱乐部等多方代表作进一步研究。“我们还需要一些时间去做改进,也欢迎广大市民提出建议意见。”该负责人表示。
骑友和行人的矛盾如何破解?
绿道上骑行如何规范
?
你有哪些看法和建议?
点击图片说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