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券商2016年年报还在陆续披露当中,无一不在强调投行业务的重要性,例如,中信证券在年报中指出,
将继续推动由“中介服务型投行”向“产业服务型投行”转变,加大在直接债务融资承销业务上的投入,重点开展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推进境内并购交易业务和新三板业务,拓展境外承销、并购等业务。
不过根据最新的季度数据,券商投行业务承销各类项目募资额却同比下滑了39.5%。其中,IPO项目和债券项目承销规模一增一减。
最主要的原因主要是债券承销出现大幅下滑,券商一季度债券承销实际募资额为6615.5亿元,同比减少48%。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债券承销规模整体下滑,但可转债规模实现大幅增长。
券商16年年报中看投行业务折射融资新变化
IPO
常态化、债券承销规模上升……资本市场去年融资的新变化,也折射到各大券商近期陆续披露的2016年报中。细看年报可以发现,券商业务收入结构正发生变化,支持企业融资、优化资源配置的力度加大。
受股市行情等因素影响,2016年券商的营业收入出现明显下滑。但部分券商的投行业务收入同比呈明显上升趋势,成为去年券商成绩单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同时,这些券商为企业提供的直接融资规模也实现不同程度增长。
总体上看,去年IPO发行速度逐步加快,再融资全年审核与发行节奏基本平稳。2016年,A股市场股权融资规模合计20468.24亿元(含资产类定向增发),同比增长23.68%。
市场整体的变化,在已披露的券商年报中可以窥见一二。中信证券、广发证券2016年投行业务分别实现收入54.9亿元、27.38亿元,同比增长20.4%和32.55%;股权融资主承销规模则分别约为2407.66亿元、700.46亿元,同比增长35.77%和35.05%。
与此同时,受IPO常态化等因素影响,中信证券、广发证券IPO主承销项目分别为19单和16单,主承销金额分别约为119.02亿元和70.84亿元,后者更是在承销金额上实现同比增长53.47%。
广发证券投行部相关负责人说:
“券商投行业务普遍实现两位数增长,反映了企业融资需求比较强烈。”
另有业内人士分析,随着监管层着力解决上市排队企业堰塞湖问题,IPO节奏不会因为股指波动而发生变化,今年的券商投行业绩或将加速释放。
从另一个融资的重要渠道上看,2016年国内债券市场发行规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债券发行规模约为23.34万亿元,同比增长30.43%。尤其是有利于多种企业直接融资的公司债增长更为迅猛。
以国泰君安为例,2016年的公司债主承销次数为178次,主承销金额1789亿元,而2015年这两个数字分别为45次和701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发展也体现在各大券商年报中。
中信证券年报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信证券为主办券商持续督导的新三板挂牌公司共计174家,所督导挂牌公司融资金额约141亿元人民币。2016年,中信证券为188家挂牌公司提供做市服务,做市服务总成交金额约为51亿元。
“新三板市场在实体经济中的直接融资作用正在凸显。”东北证券新三板研究中心总监付立春说,新三板从2013年到2016年实现第一次扩容。随着市场制度不断完善,新三板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空间广阔。
下一步,为了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投行业务将成为各大券商转型的重点方向之一。中信证券在年报中指出,
将继续推动由“中介服务型投行”向“产业服务型投行”转变,加大在直接债务融资承销业务上的投入,重点开展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推进境内并购交易业务和新三板业务,拓展境外承销、并购等业务。
17年一季度IPO和债券承销规模一增一减
今年一季度,券商投行业务承销各类项目募资额同比下滑39.5%。其中,IPO项目和债券项目承销规模一增一减。
新股发行,券商承销费落袋为安。一季度券商收入承销费35.7亿元,同比大增351.9%。与此同时,债券发行市场相对低迷。不过,在再融资新规下,可转债受到公司青睐,券商承销规模同比增长74%。目前来看,光大证券发行的可转债规模最大,达到300亿元。
广发证券IPO项目储备丰厚,今年投行收入有望增长75%。
今年一季度,券商投行业务承销各类项目募资额达到9466亿元,同比下滑39.5%。其中,IPO和债券承销规模一增一减。IPO项目合计募资589亿元,同比增长414%;各类债券项目承销规模同比减少48%。
具体来看,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截至3月27日,下同),86家券商承销IPO项目合计募资589亿元,同比增长414%;获得承销与保荐费用35.7亿元。同比增长351.9%。
首发募资额最大的前三家分别是中信建投、广发证券、中金公司,募资额分别为62亿元、58.8亿元、46.8亿元。
承销与保荐费用方面,广发证券、海通证券、中信建投位列前三,金额分别为3.9亿元、3.7亿元、3.2亿元。
广发证券于近期发布了2016年年报,投行业务是其中亮点。
去年,广发证券在投资银行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27.38亿元,同比增长33%,在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两方面均表现出色。2016年共完成16家IPO主承销项目,行业排名第二。公司全年实现债券承销业务净收入8.6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56.74%。
截至3月26日的数据显示,广发证券在会的IPO项目38个,行业第二,项目储备有望全部转化为收入。在2016年下半年以来监管层IPO发行提速的环境下,公司未来投行业务具有较高增长性,利润贡献可期。
总体来看,广发证券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207.12亿元,同比减少38.07%,实现归母净利润80.30亿元,同比减少39.17%。公司业绩优于行业整体水平(证券行业2016年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减少43.0%、49.6%)。广发证券表示,整体业绩优于行业水平主要得益于公司各业务规模和质量的提升,尤其是投行业务和资管业务的大幅增长。安信证券的研究数据显示,预计广发证券2017年可实现投行业务收入47.86亿元。照此计算,要比2016年增长74.8%。
一季度光大证券的可转债发行规模最大。债券承销方面,券商一季度债券承销实际募资额为6615.5亿元,同比减少48%。券商中,中信证券、招商证券、中信建投实际承销金额位居前三。
如果从全部承销机构来看,实际募资金额前十中,只有中信证券以及招商证券两家券商占据席位,分别为第九、十名,其余均为银行。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债券承销规模整体下滑,但可转债规模实现大幅增长。在再融资收紧的背景下,不少公司选择用转债融资替代原先的股权融资方案。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券商承销可转债实际募资达到355.6亿元,同比增长74%。
今年以来,光大证券发行的可转债规模最大,达到300亿元。中金公司、高盛高华、光大证券、大摩华鑫、瑞银证券、中信证券为其联席主承销商。
海通证券研究认为,2月17日证监会出台再融资新规,约束定增发行,新规规定再融资(包括首发、增发、配股、定增)必须间隔18个月,但发行可转债、优先股等不受此限制。考虑到发行优先股对于非银上市公司而言可行性较低,因而新规定或推动符合发行条件的公司转而发行可转债。另外在定增新规和资本压力下,不排除还有金融转债预案的可能。
目前转债市场560亿元的规模偏低,成交较为低迷,叠加供给扩容预期抑制市场估值,因此转债市场仍处存量博弈的阶段,依赖于股市行情和个股表现。但当前市场溢价率已经接近历史均值,且平均价格低于历史均值,待大盘转债发行后可逐步关注配置机会。(本文来源于新华网和证券日报等,定增并购圈综合编辑整理)
【关于报名结果确认的统一解答】定增并购圈2017年投资者大会发布之后得到了圈内小伙伴们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也有不少小伙伴在社群或者私信咨询报名结果的问题?在此做个统一解答:会务组将根据有效的报名信息,于【深圳站】会议(2017年4月11日)和【上海站】会议(2017年4月18日)召开前一周起,以电子邮件等方式,向通过报名审核的小伙伴发送确认信息和本次大会的正式邀请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