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黑天鹅”事件波动后,央妈的爱又来了!
11月16日早间,央行发布公告称,
当天开展8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中标利率2.95%。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11月累计到期6000亿,此次续作MLF操作规模超额2000亿,远超市场预期,利率与此前持平。
央行大额MLF操作也快速缓解了市场流动性。当天上午,国债期货全线上涨,银行间市场短期品种利率出现部分下行态势。
在业内看来,
此次11月MLF操作利率不动符合市场预期,预计20日公布的1年期LPR报价也将保持不变。
超量“麻辣粉”续作来临
8000亿规模超市场预期
刚刚,央行续作“麻辣粉”端上,规模远超预期!
11月16日早间,中国人民银行在官方网站发布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020年11月16日人民银行开展8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含对11月5日和16日两次MLF到期的续做)。今日无逆回购操作。
不难看到,此次MLF操作的规模量也备受市场关注。
wind统计显示
,11月累计有6000亿元MLF到期,其中,11月5日有4000亿元MLF到期,11月15日有2000亿元MLF到期。
这也意味着此次央行MLF续作规模超额超量,大大高于市场预期水平。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分析表示,今日央行开展8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而11月MLF到期量为6000亿元。
这意味着本月央行通过MLF超额续作,向银行体系投放2000 亿元中长期流动性。这也是央行连续第四个月超额续作MLF。
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四季度银行压降结构性存款任务依然很重,亟需寻找替代性稳定资金来源。可以看到,6月监管层要求压降结构性存款以来,作为替代品种,银行同业存单发行“量价齐升”,10月1年期股份制银行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均值达到3.15%,比9月上升13个基点;进入11月,该指标继续上扬,截至12日均值水平升至3.23%,已明显高于1年期MLF操作利率。受此影响,当前银行对MLF操作的需求很大,这是本月MLF超额续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国债期货全线大涨
流动性紧张获得缓解
毫无疑问,央行此番操作,无疑也对市场流动性担忧进行了较大程度的释放。
11月16日上午,MLF续作超规模后,国债期货全线飘红。
截至午盘,国债期货全线上涨,10年期主力合约、5年期主力合约涨0.11%,2年期主力合约涨0.06%。银行间债券市场收益率波动较小,10年期国债活跃券200006收益率下行0.5bp报3.26%。
截至11点左右,Shibor短端品种涨跌互现。隔夜品种下行27.1bp报2.252%,7天期下行9.4bp报2.339%,14天期上行1.8bp报2.86%,1个月期上行0.3bp报2.682%。
实际上,此次央行续作MLF操作早在两周前的提前“预告”,已经引来市场的热度讨论。
11月5日,央行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11月5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3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20%。
同时,央行还在当天发布预告称,将于11月16日对本月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一次性续做,具体操作金额将根据市场需求等情况确定。
就在上周,信用债“黑天鹅”事件也引发了市场一定的担忧,同时也带动了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的波动,各方对流动性紧张的担忧也在加剧。
据业内人士分析,信用风险事件引发的货币市场波动,主要有两条路径:
其一,
资产价格下跌,冲击债基等产品净值,债基赎回压力上升,形成流动性需求。这一过程中,可能导致债基被动抛售资产。
其二,
信用债跌价及风险偏好下降,增加了非银机构在银行间市场融资,特别是质押信用债融资的难度,加剧流动性分层。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违约风险向流动性风险传导的过程很快,短短两天,债券市场的赎回压力已不仅仅局限于信用债,债基、货基、利率债压力也开始加大,机构被迫压降杠杆。这在客观上也带来了补充流动性的需求。
11月13日,央行开展了1600亿元逆回购操作,资金投放力度开始加大。
分析人士预计,后续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仍将维持一定的力度。
机构:LPR报价大概率维持不变
流动性仍处于紧平衡状态
随着MLF操作利率的公布,各方对随后LPR报价是否调整也有了明显的预期。
在机构看来,近期银行平均边际资金成本难现明显下行,报价行下调11月1年期LPR报价加点的动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