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股票的金酒
波音大飞机偶得金酒一杯,与君共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固收彬法  ·  流动性|倒挂的资金,分化的融出 ·  2 天前  
有色非无话语  ·  【稀土磁材系列二 | 缅甸篇: ... ·  6 天前  
淘股吧  ·  2万亿!春季行情确认启动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股票的金酒

吴小平:再次提示所有读者,能源自主供应国家战略下的战术性选择

股票的金酒  · 公众号  · 股市  · 2019-06-24 17:32

正文

如果需要不计成本的大规模投入去找油找气,那么能够为此提供一整套服务的油气设备供应商就大有可为! 其股票,也就大有机会。

这个逻辑很重要。


美国正在与伊朗展开新一轮的掰手腕。显然,这场斗争既不会骤然结束,也不会延绵无期。我相信,在军事压迫和外交斡旋的双重压力下,双方会在总体有利于美国要求的路线图上找成一个妥协点。


但是,值得提醒的,这既不是美国一家的事,也不是伊朗一家的事。从这次波斯湾的惊涛骇浪中, 我们要再次提醒自己: 中国能源自給的战略意义,值得重复一千次。


我已经写过这个主题的大篇文章,也没有兴趣再次用各种百分比来轰炸各位的眼睛。请记住,中国高度依赖原油进口, 而原油进口的比例是如此之高,以至于全球产油区的任何一个新闻,都将成为我们国内投资人所有的新闻。


这里,我看到了危机,但是也看到了机会。

第一,我们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更加可靠、稳定的原油供给商;

第二,我们必须在中国领土范围内寻找更多油气储备。


话说得轻松,但未必办得到。前者,只能是努力去做,但国际风云变幻,很多事情你未必能控制得住;后者,资源抓在自己手里,相对更加可靠。


我说一句“非经济理性人”的判断:在未来20年,中国必须全力提升原油(大陆、海洋)自給比率,不管这个战略的成本如何。 所有经济发展的蓝图,其底色就是能源供应,后者若依然保持超高进口比率,则威胁经济稳定发展的不确定性就是一个高到让投资人难以安心的数字。


这个逻辑很重要


买卖股票,投资债市,不管用什么模型来测算,其根本不也是看一个经济体发展的可靠性吗?如果波动率太高,则模型的结果就很难看!


很多人说,中国是贫油国,恐怕无论如何也榨不出多少油气资源来。这个判断,和开国时对新中国能源潜力的不少悲观论调是一致的。结果呢?中国逐步找到了一系列高产油田。也曾经有很多人认为中国缺乏天然气,事实也是相反。


当然,中国目前不少著名老油田确实已经到了寿命中期、后期,此时,必须未雨绸缪,不管成本如何,中国必须再一次持续投入重金,全面在中国陆地、海洋上开展超高力度的勘察,把国土的原油、天然气潜力好好挖一挖,这里并不能太考虑投入产出比,因为国家能源安全,是不能够用一张损益表就能说清楚的。


赔钱,也得干。事关安全,财务的可行性是第二位的。


上个月,中国石化前董事长傅成玉在上海的一次发言中提出,中国要小心原油“短期断供”的威胁。 作为全国最大石油、石化公司的前任一把手,傅总的这种公开表态,恐怕其措辞还是比较委婉的。

如果国际形势变化程度大过我国的预期,导致石油供给极为困难,而国内资源又短期跟不上,那你说会发生什么事情?


根据目前行业共识,加大页岩气开发,将成为中国提高能源自給安全的第一重要目标,也是比较合理的策略选择。这其中会需要大量压裂设备。


页岩气是蕴藏于页岩层可供开采的天然气资源,中国的页岩气可采储量较大,目前探测规模超过40万亿立方米。页岩气的形成和富集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往往分布在盆地内厚度较大、分布广的页岩烃源岩地层中。较常规天然气相比,页岩气开发具有开采寿命长和生产周期长的优点,大部分产页岩气分布范围广、厚度大,且普遍含气,这使得页岩气井能够长期地以稳定的速率产气。


说到这里,就够了。


总结下本文逻辑: 中国原油进口比率太高,而国际供应最近愈发不稳定,因此需要提供国产供油供气比率,其中比较可行的方案是增加页岩气探测和生产,因此需要大量压裂设备及相应服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