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窗口说
当所有人的观点都一致时,或许真相已被忽视,正经银行间债券老司机和你一同感受债券的乐趣。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海峡导报  ·  演员鹿晗关晓彤,热搜第一! ·  5 小时前  
海峡导报  ·  演员鹿晗关晓彤,热搜第一! ·  5 小时前  
现代快报  ·  知名男演员突然自曝:没结婚,单身多年了! ·  19 小时前  
现代快报  ·  知名男演员突然自曝:没结婚,单身多年了! ·  19 小时前  
時間的玩家TimeIsArt  ·  每日临在 | 2025.02.21 ·  20 小时前  
時間的玩家TimeIsArt  ·  每日临在 | 2025.02.21 ·  20 小时前  
新黄河  ·  刘诗诗将所持股权转让给吴奇隆 ·  2 天前  
新黄河  ·  刘诗诗将所持股权转让给吴奇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窗口说

信用债继续跌的原因

窗口说  · 公众号  ·  · 2024-08-26 14:01

正文

最近一直关注利率,对信用债的关心反而少了

只是今天一看这个市场,跌势还在继续,能感觉出来,卖盘还是很多的。

我大致看了一下,信用的利率从低点基本反弹了快20BP了。

这个幅度还是比较深的。

信用债收益率持续下行,主要也是因为配置的压力

别的资产一跌再跌,只有债券,是有收益的。

随着收益率的创新低,还有一些资本利得可以支撑收益

大家为了业绩,就干了。

正向反馈就是

资产荒,赶紧买,利率进一步下行,赚资本利得,再吸引资金,再资产荒

不断的循环,每次循环都是一个开端。

原来信用的走势是跟随利率的

但这段时间,二者反而分化了

利率反弹之后,信用并没有跟随,现在利率又下来了,但信用反弹了。

有很多人分析了这波信用债的调整,

比如:防止理财负向反馈,比如机构限制买卖,比如存单利率上行,比如上面喊话,比如转债市场传导

但唯一没有提到的,就是利率已经到了历史最低点,且在不断创新低。以及决策本身的连锁反应。

上涨本身就是风险,决策代价也是风险

之前利率下行,配债的时候,大家都有一致性

认为,利率只会向下不会向上

就会自发形成趋势

但是至于利率会低到什么位置,并没有一个自己的看法

大家交流的就,你认为利率会到哪里?而不是想,我认为利率会走到哪里

虽然也都意识到了利率在不断的下行,且很低

这本身也是风险,但交易惯性,并不让你去承认这个风险。

我把他称之为:交易惰性

简单地说:就是依靠市场惯性去交易,而不主动思考

当10年的信用债且资质一般的主体,利率在2.4%左右的时候,肯定知道这个利率已经很低了,利差保护基本没有,且一旦反弹,就会很伤

但仍然会买进去

因为,欠配的压力大于价格的风险。

如果趋势继续向下,反而在强化这个认知,甚至觉得这么做是对的

丧失了对这个资产定价的认知

一言以蔽之:脑子变笨了

前面提到的那些利率反弹的理由,仅仅是表象。

有一个明确的定价思路,且不被市场裹挟,那才是真的强。

管住自己,坚持自己的看法,在这个市场里其实很难的。

投资决策很容易受到干扰

比如别人在买,你不买会有一堆问题:

投资人会问你为什么不买?

领导会问你为什么不买?

收益低了,排名降了,你又不听话,最终会怎么样?

哪怕最后你是对的,那谁又会承认你呢?

领导是不会犯错的,投资人爸爸永远是对的

如果市场下跌,投资人就来问,之前为什么不先卖?老板就会说,你既然这么认为了,为什么还在买?

总之,对与错,责任都在你身上。

从人性及保护自己来看,选择一条阻力最小,风险最小的策略

最终 演化:

利率下行了,就会追高,利率上行了就会恐慌性抛盘。

事情对错往往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件事背后所可能产生的连锁反应,才是决策的依据。

这就造成了,大家觉得投资经理是SB,领导是SB的现象。

心里都会说这帮人还不如我。

如果是我,我肯定会干得比他们好多了。

利率调头之前,很多外部的相反 信号,已经在提醒了, 都选择性忽视,埋头苦干

直到有外力干预或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海峡导报  ·  演员鹿晗关晓彤,热搜第一!
5 小时前
海峡导报  ·  演员鹿晗关晓彤,热搜第一!
5 小时前
時間的玩家TimeIsArt  ·  每日临在 | 2025.02.21
20 小时前
時間的玩家TimeIsArt  ·  每日临在 | 2025.02.21
20 小时前
新黄河  ·  刘诗诗将所持股权转让给吴奇隆
2 天前
新黄河  ·  刘诗诗将所持股权转让给吴奇隆
2 天前
科学世界  ·  水族馆为什么没有大白鲨?
7 年前
丁香园肿瘤时间  ·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 年版)下载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