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MedTrend医趋势
MedTrend医趋势——专注于医疗医药、生命科学、医院领域,为您提供及时、实用的热点资讯、市场概况、行业趋势等精彩内容,旨在建设最全面、最周到、最专业的信息分享与交流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MedTrend医趋势

捷迈邦美12亿美元并购能开出新路?骨科龙头们加速战略重塑

MedTrend医趋势  · 公众号  ·  · 2025-02-03 18:0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继数天前另外一个骨科巨头史赛克出售其美国脊柱业务,近日捷迈邦美公布了一个超10亿美元的并购计划。

扩展阅读: 突发!史赛克出售美国脊柱业务

美国时间 1月28日 捷迈邦美(Zimmer Biomet)宣布,已与Paragon 28,Inc.达成最终协议 ,以每股美元的现金预付款收购Paragon 28的所有已发行普通股,相当于总价约为 12亿美元(约合87亿元 人民币 ,而该交易拟于今年上半年完成。


此外,收购完成后,Paragon 28的股东还将获得一项非可交易或有价值权(CVR)。即在捷迈邦美的2026财年,若Paragon 28的净销售额超过3.46亿美元至3.61亿美元,股东将有权获得每股高达1美元的现金。


捷迈邦美总裁兼首席执行官Ivan Tornos表示, 这项拟议的交易使捷迈邦美在核心骨科之外的投资组合更加多样化,并使其在肌肉骨骼护理领域增长最快的专业领域处于有利地位,同时在快速增长的ASC(日间手术中心)领域创造交叉销售机会

值得关注的是,在2025JPM大会上,捷迈邦美对2025年及未来进行了展望。其预计在2025年至2030年期间,将解决肌肉骨骼健康领域中的关键挑战;2030年之后,将重新定义护理标准,寻求更显著的突破。

目前全球骨科巨头们都在调整战略,2025年呈现出来的行业趋势包括:骨科手术展现出向ASC(门诊手术中心)转移的趋势;骨科手术机器人赛道在全球持续升温;智能化解决方案成为骨科行业的共识……


01
意欲何为?


Paragon 28成立于2010年,并于2021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是一家专注于足部和踝关节领域的医疗设备公司。该公司拥有广泛的手术产品和产品系统,涵盖所有主要的足部和踝关节产品,包括近80种手术系统和超过8700种库存单元(SKU)。其中,代表性产品有Gorilla ® 骨板系统、Silverback ® 踝关节融合板系统、Phantom™髓内钉系统,以及PROMO™拇外翻矫正系统。


据该公司最新披露,预计2024年全年未经审计的初步净收入将在255.9百万美元至256.2百万美元之间,与2023年全年相比,报告增长约18.2%至18.4%。


不管是从产品组合,还是从业绩来看,Paragon 28都并不逊色。但作为小而美企业,Paragon 28的业务主要集中在美国市场,而其正在积极拓展欧洲和亚洲市场。 通过此次收购案,Paragon 28可以通过捷迈邦美的国际分销网络加速产品销售。

收购方捷迈邦美在业界一直以“买买买”著称,可以说和史赛克一样,能称作“骨科领域的并购之王”。而2024年,捷迈邦美首席执行官Ivan Tornos曾表示,尽 管也考虑并购,但将更专注于内部产品开发 。且在2024年也仅完成了一项并购。
  • 2024年8月,收购了OrthoGrid System的最终协议,意在扩大捷迈邦美在髋关节置换手术领域的产品组合,新增人工智能驱动的手术导航系统。

在此背景下,捷迈邦美收购 Paragon 28,意欲何为?

据相关数据显示, 全球足踝骨科市场估计为50亿美元,并且正在迅速增长。通过收购Paragon 28,捷迈邦美有机会快速获得与史赛克、 DePuy Synthes等已经在足踝市场站稳脚跟的公司竞争的机会。

另一方面,由于其微创性,足踝手术越来越多地在ASCs中进行。通过收购在足踝领域的领军企业,捷迈邦美可以更好地探索ASCs市场,并可以向ASC客户交叉销售其他捷迈邦美产品。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 2024年12月前,捷迈邦美逐步停止了其 CPT髋关节系统的销售,并将这一产线撤出市场 。原因是该产品存在骨折风险,并且,2024年7月捷迈邦美对该产品进行了召回。

当下, 捷迈邦美或许需要快速丰富其产品线,并购便是较快的方式。


02
巨头们的选择


当下,捷迈邦美正处于转型期。 受全球供应链风险的影响,2019、2021、2023年,捷迈邦美连续推出“全球重组计划” :2019年的重组计划目标是降低成本,优化投资结构;2021年的重组计划旨在进一步降低成本,为剥离ZimVie做准备;2023年的重组计划则旨在优化成本基础,推动公司提高效率。

在重组计划的引领下,捷迈邦美采取了一系列拆分、裁员、关厂、供应链转移的动作。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3月,捷迈邦美将其业务占比最小、且持续下滑的脊柱与牙科业务拆分上市,子公司ZimVie诞生。两年后,2024年4月 ZimVie出售脊柱业务,成为纯粹的牙科公司 ;随后, 6月,外媒报道在收到收购邀约后,ZimVie表示考虑“卖身”。

也或许是重组计划成效显现,这两年间,捷迈邦美的业绩取得了亮眼的增长。2023年,捷迈邦美全年营收73.94亿美元,同比增长6.55%。这一增长在2024年仍在延续,据捷迈邦美财报显示,该公司2024前三季度净销售额为56.55亿美元,增长3.7%。

与捷迈邦美稳健的收购策略不同的是,史赛克选择的是“买不停”。

仅2024年一年,史赛克就进行了7次收购,涉及关节置换、足部和脚踝护理、软组织固定技术、乳腺癌手术护理、人工智能虚拟护理、手术室生态系统优化以及微创神经技术解决方案等领域。 史赛克首席执行官Kevin Lobo 表示,这些收购虽然规模不大,但都对史赛克的业务具有重大意义。这些收购不仅扩展了史赛克的产品线,还增强了其在新兴技术领域的布局。

在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Lobo表示, 并购是史赛克增长战略的核心,且透露,史赛克已花费了16亿美元进行并购,未来并购将是公司现金的第一大用途。


但值得关注的是,不管是何种方式的合作,可以窥见的趋势是,捷迈邦美和史赛克都正在朝着新领域进军。
  • 2024年11月4日,捷迈邦美与NeuroOne达成新协议,以300万美元(约合2133万元人民币)的预付款拿下OneRF 消融系统的独家分销权。根据更新后的协议,捷迈邦美后续还需向NeuroOne支付该产品的里程碑款项。

  • 1月6日, 史赛克 宣布,已同意以每股80美元的价格全资收购Inari Medical——一家专注于治疗静脉疾病的医疗器械公司。这一高额溢价,使全现金交易的总价值达到了49亿美元(约合360亿元 人民币 ),而此次并购使史赛克的业务从骨科领域拓展到了外周介入领域。

此外,在捷迈邦美宣布其最新收购计划的前一天,1月28日,史赛克宣布达成最终协议,将其美国脊柱植入物业务出售给专注于神经肌肉骨骼领域的家族投资公司Viscogliosi Brothers,LLC,成立一家名为VB Spine,LLC的新公司。

在骨科领域同样拥有霸主地位的强生,也正在推进骨科改革。 强生于2023年10月提出重组DePuy Synthes骨科业务,预计将于2025年底完成。 在为期两年的重组计划中,强生希望让骨科部门脱离“利润较低的市场和产品线”,以提高部门盈利能力。

强生最新财报显示,2024年其骨科收入为91.58亿美元,同比增长2.4%,髋部和膝部分别增长5%和6.1%。

骨科手术机器人也是强生改进骨科产品组合的重要一环。强生旗下Velys骨科机器人于2021年获批FDA,用于全膝关节手术(TKA),并在2023年获批CE, 2024年6月,获得FDA批准,用于单腔膝关节置换术(UKA)。


此外,2024年8月,强生DePuy Synthes 推出VELYS主动机器人辅助系统(VELYS SPINE),用于规划和操作脊柱融合手术,适用于颈椎、胸腰椎、骶髁脊柱等多个部位。



· END ·

--精彩推荐--

制药 | 生物药 | ADC | mRNA | CAR—T | PD-1 | 医械 | 影像 | IVD | 心血管 | 骨科 | 口腔 | 眼科 | 手术机器人 | 互联网医疗 | 医院 | CXO | 生命科


深度原创 | 年度盘点 | 趋势分析 | 穿越周期系列 | 股市动态 | 企业动态 | 高管动态 | 医药财报 | 医械财报 | 重磅并购 | 战略分拆 | 高管专访 | 薪酬 | 政策剖析 | 医保谈判 | DRG/DIP | 集采 | JPM | 最新闻 | 进博会 | CMEF


医械榜单 | 美敦力 | 雅培 | 强生医疗 | 西门子医疗 | 碧迪 | 史赛克 | GE医疗 | 罗氏诊断 | 飞利浦 | 波士顿科学 | 迈瑞医疗 | 联影医疗 | 微创医疗 | 乐普医疗 | 威高 | 丹纳赫 | 赛默飞


医药榜单 | 辉瑞 | 艾伯维 | 罗氏制药 | 强生制药 | 默沙东 | 阿斯利康 | 百时美施贵宝 | 赛诺菲 | 诺华 | 葛兰素史克 | 恒瑞 | 百济神州 | 石药 | 信达生物 | 君实生物 | 传奇生物 | 天境生物 | 基石药业 | 荣昌生物 | 再鼎医药 | 药明康德 | 启明创投 | 礼来亚洲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